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重点整理一、名解:1.嗅裂:又称嗅沟,各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总鼻道,而中鼻甲游离缘平面以上间隙特称为嗅沟或嗅裂。

2.鼻疖:是发生于鼻尖、鼻翼和鼻前庭等部位单个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其形小根紧,状如钉盖,顶有脓点,相当于中医的“鼻疔” 。

(鼻疔走黄)3.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以鼻前庭皮肤弥漫性红肿疼痛,或干痒、结痂、鼻毛脱落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属中医“鼻疮” 。

4.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以鼻腔黏膜萎缩性或退行性病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

主要临床特点是鼻粘膜、鼻甲萎缩,鼻腔宽大,鼻腔内积结黄绿色分泌物和痂皮,恶臭,嗅觉障碍。

中医属于“鼻槁”范畴。

5.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为鼻粘膜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临床类型。

6.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发生病理性增生,称为腺样体肥大。

本病主要见于儿童。

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指因某种原因致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造成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等症的综合征。

8.急性会厌炎:又名急性声门上喉炎,是喉科的常见急性感染性疾病,以会厌充血肿胀、咽喉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9.急性喉炎:是喉黏膜的急性弥漫性卡他性炎症,为常见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多因感染或用声不当所致,以声音嘶哑,声带红肿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称“暴喑” 、“急喉喑”。

10.慢性喉炎:是喉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以声音低沉,讲话费力,声音嘶哑,日久不愈为主要特征,是喉科常见的慢性疾病。

11.喉阻塞:也称喉梗阻,为喉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导致喉气道狭窄,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12.四凹征:在吸入性呼吸困难时,胸壁和周围软组织如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肋间隙、剑突下窝及上腹部于吸气时内陷,称此为四凹征。

13.外耳湿诊:为发生于外耳、耳廓等处皮肤的变态反应性多形性皮炎,多见于小儿,分急性和慢性两型。

14.分泌性中耳炎:以耳内胀闷堵塞感、鼓室积液及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1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

16.梅尼埃病:因膜迷路积水所致的内耳疾病,以发作性旋转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为主要临床特征,属耳源性眩晕之一。

17.特发性突聋:亦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原因不明性感音神经性聋。

18.贝尔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瘫,为原因不明、起病突然的常见面神经疾病,属于周围性面瘫。

19.Hunt 综合征: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又名耳带状疱疹。

主要表现为患侧耳颞部疼痛,周围性面瘫伴耳部疱疹。

20.危险三角:由于内眦静脉跟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且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双流通,故上唇及外鼻区域感染如治疗不当或误加挤压,可循此途径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21.咽峡:由悬雍垂、软腭游离缘、腭舌弓、腭咽弓和舍背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22 .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之裂隙,称之为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处。

23.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严重者可累及骨质,并可引起周围组织和临近器官的并发症。

二、填空、判断、选择:1. 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

2.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咽隐窝;临床症状:痰中带血、耳鸣、头痛、鼻塞、不明原因的渗出性中耳炎、颈部 包块、复视。

3. 鼻窦共有4对,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前组有上颌窦、额窦和前组筛窦,窦口均位于中鼻道; 后组鼻窦有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开口于上鼻道,后者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上额窦是鼻窦中 最大的一对,因窦口位置较高而不易引流,故易患炎症。

4. 鼻腔的主要功能:呼吸、保护、嗅觉和共鸣。

5. 咽的淋巴内环构成: 腭扁桃体、腺样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和咽后壁淋巴结。

6.咽的生理:①呼吸功能;②吞咽功能;③共鸣作用;④调节中耳气压功能;⑤防御和保护功能。

7. 喉的软骨共9块,包括单个而较大的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成对而较小的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及楔状软骨。

甲状软骨是最大的喉软骨,其上缘正中有一“ V ”陷,称甲状软骨切迹;环状软骨是喉部唯一 呈完整环形的软骨,对保持喉腔形状、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具有重要作用。

8. 喉的韧带包括喉外韧带和喉内韧带两类。

喉的肌肉分喉外肌和喉内肌两类。

9. 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鼻咽咽口的后上方有一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圆枕后上方有一凹陷,称 咽隐窝,是鼻咽癌好发部位。

10. 喉的生理:①呼吸功能;②发声功能;③保护功能与反射机制;④屏气功能。

11.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组成。

12.鼓膜可分为松弛部和紧张部。

13. 鼓室内容物:听小骨、听骨韧带和鼓室肌肉。

听小骨是人体中最小的三块骨头,分别称之为锤骨、砧骨 和镫骨,相互连接成听骨链,联系骨膜和前庭窗。

14. 内耳又称迷路,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

骨迷路由致密的骨质构成,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

15. 喉的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都是迷走神经的分支。

由于左侧喉返神经路径比右侧者长,故左侧声 带麻痹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右侧。

16. 小儿急性喉炎易发作的原因:①小儿喉腔较小;②粘膜下腺体和淋巴组织丰富,粘膜于粘膜下层附着不 紧密,组织疏松,发生炎症时粘膜下易水肿,出现呼吸困难;③小儿抵抗力较弱,咳嗽机能差,喉分泌物 不易排出;④神经系统尚不稳定,易发生喉痉挛。

17. 鼻疔,即中医所言的“鼻疔走黄”,好发部位为鼻尖、鼻翼和鼻前庭等的单个毛囊、皮脂腺或汗腺。

禁忌 一切挤压、触碰及局部灸治和早期切开,以免邪毒扩散。

18. 慢性鼻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鼻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 性鼻炎。

19. 上颌窦穿刺冲洗:须在患者无发热并于抗生素控制下施行。

20. 鼻出血的诊断要点:确定出血部位,估计失血量,查找出血原因。

治疗原则为首先止血,然后循因施治; 体位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有休克者应取平卧低头位。

应急处理:简易止血法,烧灼止血法,填塞止血 法。

21. 慢性咽炎的分类:①慢性单纯性咽炎;②慢性肥厚性咽炎;③慢性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

22. 慢性扁桃体炎病理分类:增生型、纤维型和隐窝型。

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治疗禁忌:①炎症期; 经期;③有全身性疾病的人。

23. 鼻咽炎的致病为表皮葡萄球菌。

24. 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颌及面颅骨发育不良,致上颅骨狭长,腭骨高拱变窄,咬合不良,上下唇不闭合呈半张口状,表情淡漠,面容呆板,即所谓“腺样体面容”。

咽喉疼痛,畏寒发热,急性痛苦面容。

以抗感染,防止喉阻塞为基本治疗原则,可给予足量抗生素和糖皮 质激素治疗。

治疗:①抗生素疗法;②糖皮质激素;③保持气道畅通;④会厌脓肿的处理。

26. 小儿急性喉炎呼吸困难的原因:小儿喉腔较小,黏膜下腺体和淋巴组织丰富,黏膜与黏膜下层附着不紧 密,组织疏松,罹患炎症时易发生黏膜下水肿,出现呼吸困难。

27. 喉梗阻的病因:①喉解剖变异;②喉及其邻近结构急性炎症;③喉水肿;④喉部外伤;⑤喉肿瘤;⑥异②女性月牙列不齐, 25.急性会厌炎症物;⑦声带外展麻痹。

28.先天性耳前痿管若感染不愈,或反复发生感染者,则需要手术(炎症发生后)切除痿管。

29.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所在。

分泌性中耳炎禁行咽鼓管吹张法。

30.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侵袭耳的途径有咽鼓管途径、骨膜途径、血行感染。

3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表现:(1 )症状:初期可表现为耳闷胀感,随即出现明显的耳部疼痛。

稍后,严重的耳深部刺痛或跳痛成为其主要症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或牙齿,吞咽或咳嗽时耳痛加重。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患儿可因耳痛而表现为抓耳、哭闹、不睡觉等,或伴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有耳鸣及力下降,但常被耳痛症状掩盖。

一旦鼓膜穿破流脓,耳痛及全身症状即迅速缓解。

(2)体征:疾病早期,鼓膜多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膨出,标识不清。

鼓膜穿破流脓后,若为紧张部小穿孔,可见分泌物呈搏动性溢出征(灯塔征);若为鼓膜大穿孔,则脓液引流一般较为通畅。

急性期可有鼓窦区皮肤红肿及压痛,即急性中耳炎的乳突反应。

32.梅尼埃病的症状:主要为“四联症”,即发作性眩晕、波动性与渐进性耳聋、耳鸣、耳胀满感。

检查:甘油试验,即比较甘油脱水前后的听力变化,空腹口服50%生理盐水油,脱水后患耳听力提高15dB以上为阳性。

33.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①先天性聋;②老年性聋;③传染病源性聋;④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耳聋;⑤ 耳毒性聋;⑥自身免疫性聋;⑦其它:梅尼埃病、耳蜗性耳硬化、小脑脑桥占位性疾病、多发梗化症。

34.鼻咽纤维血管瘤易致出血,一般不主张术前取活检。

35.声门上型喉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发展快,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转移,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36.黎氏区动脉丛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7.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

38.在喉腔内部,借室带和声带将之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三个部分。

39.声音的传导途径包括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以空气传导为主。

40.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在肺、脾、肾三脏虚损基础之上,感受风寒异气,鼻窍受邪所致。

主要症状为喷嚏、鼻涕、鼻塞、鼻痒、嗅觉减退,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或淡白,灰白或呈浅蓝色,以下鼻甲明显。

41.儿童鼻窦炎,上颌窦和筛窦发育较早,故常先受感染,额窦和蝶窦一般在2~3岁后才开始发育,故受累较迟。

新生儿即可患急性筛窦炎,婴儿期可患上额窦炎。

42.急慢性扁桃体炎的常见全身并发症有风湿热、急性关节炎、心肌炎、急性肾炎等。

43.声带小结在间接喉镜下,表现为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接处声带黏膜不同程度隆起,一般呈对称结节状,表面光滑,可有分泌物黏附。

44.气管切开术应避免切开第一气管环及气管后壁,以防形成气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痿,也不应低于第以防伤及5环, 大血管发生大出血。

45.耳廓假囊肿属于无菌性炎症,局部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培养无细菌生长。

穿刺抽液后需要加压包扎。

46.外耳道疾病均会出现耳屏压痛和耳廓牵拉痛。

47.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检查:平坦型(B型)鼓室导抗图为鼓室积液的特征性表现,负压型(C型)鼓室导抗图则提示鼓室呈负压,咽鼓管功能不良48.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相当于中医的“脓耳变证”,主要包括耳后附骨痈、脓耳面瘫、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寒等。

49.鼻骨复位术在常规麻醉后,用鼻骨复位钳复位。

鼻骨骨折复位有效时间为2周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