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
智障教育组评比细则
一、比赛项目分数权重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评比,权重占70%;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权重占30%。
二、评比要求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评比
1、制作要求:参与评比课例要保证图像清晰,播放流畅。
视频文件扩展名为MPG或WMV。
2、作品设计要求:
(1)、依据2007年2月2日教育部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选取学科;鼓励展示校本课程成果;
(2)、对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评比,包括课堂录相及对应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文字资料)两部分内容;
(3)、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对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考查;
(4)、适合智障碍学生特点,课堂教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的进行整合,课件的使用目的性强,辅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学习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障碍提供辅助支持,使他们的学习得更简单;
(6)、课堂教学时间为30—40分钟。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
1、制作要求:
(1)、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98操作系统;网络版应能用IE浏览器播放;不使用特殊的插件,课件应保证能够流畅运行。
(2)、制作课件应保证可脱离(编制)环境良好顺畅地运行。
(3)、课件的片头应注明教材版本、学科、年级、册数、章节和课数等,片尾注明有关制作者的姓名、单位等。
2、作品设计要求:
(1)课件必须在报送的整合课例中使用过,要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相符。
(2)鼓励参赛教师独立开发课件;也可以选用全国特殊教育资源库或其它现有课件组合使用,参考课件或引用素材必须在说明中注明来源,否则承担侵权、抄袭责任,非参赛者自制课件不能参加单项奖评比。
(3)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声画同步,富有感染力。
注意难重点的分解,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4)课件要求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兼容性、通用性好,便于维护使用,也便于资源共享。
播放流畅,操作简便,导航、检索、帮助要方便合理。
(5)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三、预赛
(一)随同光盘邮寄的文字资料:
1、完整的全部邮寄资料目录表一份;
2、本人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的报名表(请在指定网站下载)一份(否则无效);
3、参赛选手情况简介一份;
4、参赛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份;
5、参赛课件设计特点及使用说明(500字以内)一份。
(二)邮寄光盘内容:
1、每个参赛作品及相关材料存放于一张CD光盘内(如果存放于多张光盘内,请注明)。
2、光盘内文件有:
文本文件:参赛选手情况简介、教学设计方案、课件的设计特点及使用说明(全部为word格式,标题使用三号黑体,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
参赛作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
光盘刻录文件夹目录示意图:
3、光盘无病毒,运行良好。
文件如不能读取将取消参赛资格。
(三)初评:由“大赛组委会”选聘专家、教师等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出决赛选手及其它奖项。
四、决赛
(一)决赛形式:现场比赛,以评委会成绩为主,占90%,选取现场观摩教师作为观众评审组出席评审,观众评审组成绩占10%。
当场亮分, 综合全部竞赛成绩决定名次。
(二)决赛内容:
1、参加决赛评比的内容(含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与预赛重复。
2、课堂教学由承办学校提供学生和设备,借班上课。
决赛缺席者将被视为自动放弃所有获奖资格,并在各种媒体中公布。
3、承办单位提供相关制作软件及平台。
AUTHORWARE6.0、WORD2007、POWERPOINT2007、PHOTOSHOP8.0、FORNTPAGE2007、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如需要其它软件请于决赛前告知承办单位。
4、教学软件制作和主题网页制作由组委会现场命题,参赛选手在指定场地现场制作,允许其他教师现场观摩。
5、时间:课堂教学30-40分钟;教学软件制作3小时。
决赛正式比赛时间为2天半,其中课堂教学评比2天,课件制作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