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成立外协工作领导组及相关人事调整的通知-山煤集团霍尔辛赫煤

关于成立外协工作领导组及相关人事调整的通知-山煤集团霍尔辛赫煤

霍煤办发〔2015〕号关于下发《2016年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公司各单位: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以人为本”思想,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真正把“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技术水平、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为公司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制定《2016年培训工作计划》,现予以下发,要求各单位认真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2016年培训工作计划》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2015年12月31日抄送:公司各领导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2015年12月31日共印18份附件:2016年培训工作计划为充分发挥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素质技能、促进安全生产发展的服务职能,营造学习提高和干事创业氛围的导向作用,保证培训工作的适应性、超前性和有效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山西省煤炭行政部门及我公司职工教育工作的整体要求和部署,在广泛开展职工培训教育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规划,特制定培训中心(2016)建设和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为目标,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落脚点,按照“理实一体、岗学融通,适当超前、思维引领,持续培训、稳步提高”的原则,理清培训层次、统筹培训内容,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培训能力,拓展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制度保障,紧扣“矿情”实际、开发培训资源,扩大合作交流、增强发展活力,致力培训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努力使培训工作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发动机,成为企业员工成长的加油站,为全面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主要目标(一)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施本规划,使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全面增强公司经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领导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二是加强公司中层干部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三是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能力。

四是加强公司一般管理人员及岗位员工的培训,不断提升一般管理人员及岗位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其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培训工作目标1、形成良好的培训运行体系。

培训工作组织结构合理,公司各级机构培训职责明确,工作流程顺畅、有序,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全公司形成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培训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的强大动力。

2、建立健全规范的培训制度。

通过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培训工作管理制度,使公司培训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

3、建立一支懂教育、有理论、能实操的专业培训师资队伍。

其中,企业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五大”系统每个系统的专职教师不少于1名,逐步激励、锻炼、培养各安全生产科队管理技术人员成为相关专业的兼职教师。

4、拓展培训学习模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形成适应企业实际的集中培训、自我学习、自主培训、网络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模式。

5、编写“矿本”培训教材。

依据公司实际生产情况,组织公司内外专家,按照生产“五大”系统环节,两年内编写出一套符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矿本”培训教材。

6、扩大培训规模水平。

从2016年开始,每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中层干部和五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50学时;一般职工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0学时。

为完成同期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做出贡献。

三、重点工作(一)培训运行体系建设1、理顺公司班组、科队、培训中心三级培训运行体系。

明确培训中心、科室(区、队)、班组日常培训任务和责任,落实三级培训考核责任人。

建立“班组”、“科队”、“培训中心”三级培训体系,将培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针对性的强制培训”变为“有针对性的内需培训”。

培训从基层逐级抓起。

“培训课题”分层培训、逐级解决。

充分解决“工学矛盾”突出问题,保证培训课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落实责任明确任务:(1)培训中心应打造成为公司各单位培训的服务平台和考核监督中心。

①组织完成各单位内部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培训课题,以及组织协调需要各单位共同解决的培训难题。

②为各单位提供良好的对外培训服务窗口。

③建立健全规范的培训制度。

为公司各单位则提供和谐的培训环境,激励并监督各单位领导和员工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类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

④为公司构建公平、公正的培训考核机制,保证公司上下各部门各类培训的水平和质量。

⑤负责新员工理论培训、三违人员培训和上级要求的其他培训。

⑥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按时支付教师培训费,配备各类培训教材、用具,保证专款专用。

⑦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加强公司各级培训班的管理和对区队级培训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2)各科室(区、队)培训任务和责任:①培训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②培训单位内部、班组、各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技术及注意事项;③监督考核各班组各岗位基本安全知识、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注意事项、岗位标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岗位设施设备基本参数、矿工自救互救知识等知识培训。

④负责合理分期分批调配安排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确保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⑤负责调入本单位人员转岗培训和新员工实习培训(3)班组培训任务和责任:①负责培训班组各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技术及注意事项;②负责培训本班组各岗位基本安全知识、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注意事项、岗位标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岗位设施设备基本参数、矿工自救互救知识等。

③负责调入本班组人员转岗培训和新员工实习培训(4)建立科队、班组培训负责人制。

由科队负责人指定一名科队干部具体负责全单位各类培训工作,班组日常培训由当日值班干部负责。

培训中心向各安全生产科队分派辅导员,负责每月考核监督各科队培训工作执行情况,根据每月考试考核各单位培训效果向各单位派发培训津贴,各科队培训负责人再通过合理分配教学经费,激励各班组培训。

(二)日常培训工作1、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着力开阔其领导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视野、思路和胸襟,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开拓创新、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抓好战略规划、市场竞争、资本运营、风险控制、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培训。

由培训中心联系国家安监总局培训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参加培训每周时间不少于2学时,每月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学时。

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培训课题由公司领导根据工作实际选定,培训中心提前联系、安排专家进行针对性讲授。

2、科队级中层干部培训切实提高科队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落实岗位职责的执行力。

目前公司现有120余名科队级中层管理人员,在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根据各科队工作职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两种轮训方式,一是组织公司各科队管理人员到各大煤业集团相关优秀科队进行实地咨询、调研、学习;二是联系先进单位相关科队干部来我矿各科队进行实地指导授课。

各单位培训负责人应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状况安排相应管理人员参加外出调研或接受指导授课,学习方式由各科队自行选择,要求各单位外出调研不少于2天,专家到矿指导不少于10学时。

调研单位及专家可自行联系也可由培训中心联系,涉及的各项费用由培训中心根据相关培训制度集中解决。

3、班组长岗位培训通过强化培训,使班组长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安全技能和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煤矿班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重点抓好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班组长培训工作。

由培训中心组织各单位配合,对全矿60余名班组长分专业进行一次培复训或再培训,班组长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

4、安全岗位人员取证培训形成安全培训取证工作“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责任体系,把煤矿安全岗位取证培训落实到公司各个管理层面和生产环节,做到100%参加培训和100%持证上岗。

各单位培训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证件持证上岗率负责;培训中心则负责积极联系协调各取证培训机构,为各单位培训、取证提供全面服务;督查科负责对各单位现场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各科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员定岗并制定长期计划,安排各特殊工种人员分批分年度培训,不得无故缺培。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煤矿瓦斯检查工、井下爆破工、安全检查工、主提升机司机操作工,井下电钳工、采煤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安全作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培训中心负责组织17名主要管理人员参加A类安全资格证培训班;分批组织60名左右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市煤管局举办的B类安全资格证培训班,通知协调全矿10类共340余名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训工作。

加强矿山安全救护培训,提高矿山应急救援能力。

做好特种设备人员资格培训,根据长治市质监局的要求,定期联系对特种设备作业操作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岗位资格培训。

5、各安全生产科队理论培训狠抓“岗位标准应知应会”培训考核,最终实现员工“岗位职责”和“岗位操作标准”应知应会双达标。

由培训中心牵头在安全生产科队组织进行“岗位标准化培训”。

培训中心制定《岗位应知应会编制及培训方案》,牵头组织各科队制订各工种相应“岗位标准应知应会”。

“岗位标准应知应会”编写内容包括:岗位基本安全知识、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注意事项、岗位标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岗位设施设备基本参数、矿工自救互救知识等。

“岗位标准应知应会”内容制订完毕,由培训中心总结资料,牵头组织培训并监督各单位具体实施。

组织监督各安全生产单位职工每天对自己的岗位应知应会进行抄写记忆。

岗位应知应会内容列入每月业务培训考核试题范围,由培训中心向各单位分派的班主任对各单位职工分批进行背诵抽考。

通过半年时间使每个员工对“岗位标准应知应会”做到“记得住,背得出”。

6、各安全生产科队日常的岗位技能培训公司各科队自主培训考核以:“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反馈”的形式进行。

各单位班组培训、科队培训、培训中心培训通过“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季一反馈”逐级分层次开展,班组培训以“每日一题”开展,值班干部“谁值班、谁备课、谁讲课”利用班前会结合现场简要讲解,着重突出专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解决各班组安全真正需要的技术问题,解决不了的安全技术课题,由科队培训负责人通过“每周一课”集中解决,各单位内部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培训课题以及需要协调各单位共同解决的培训难题通过“每季一反馈”报培训中心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协调解决或联系到外单位调研、实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