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感冒PPT课件
辛凉解表,清肺透邪
清暑祛湿解表
银翘散Biblioteka 新加香薷饮银花、连翘、辛凉透表、 香薷、金银花、连翘、 薄荷、荆芥、豆豉疏风 厚朴、扁豆 解表,桔梗、牛蒡子、 甘草、竹叶、芦根
12
分证论治
证型 症状
病机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身热,微恶风,少汗,头痛,
咳嗽痰白,倦怠无力;平时恶风、心烦、干咳少痰,舌红少苔,
15
[结语]
1.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 热、全身不适为主症。 2.病因为外感六淫、时行病毒,在人体卫外功能减 弱,不能调节应变之时,从皮毛、口鼻入侵,邪犯 肺卫,卫表不和而致病。
16
[结语]
3. 治疗以解表达邪为主,忌用补敛,风寒宜辛温, 风热用辛凉,暑湿当清暑祛湿,时行感冒当清热解 毒。虚体感冒则应扶正祛邪,不可发散太过。 4.感冒一般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当防诱发它病。
19
4
[概说]
三、讨论范围 1. 中医范围 主要讨论感冒、虚体感冒和时行感冒 的特点。 2.西医范围 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表现为本病 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5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六淫外袭 以风邪为主,常兼夹当令之气。 当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一般较感受
当令之气为重。 2.感受时行疫毒 时行疫毒伤人,其发病快,病情重而多变,往往 相互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且无明显季节性。
易汗出,神疲体倦,稍有不慎反 脉细数。稍有不慎反复易感,
复易感,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头晕心悸、口干,干咳少痰,
而无力
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
风寒外袭,腠理不固,卫表不和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
治法 例方 常用药
益气解表
参苏饮
党参、茯苓、甘草、苏叶、葛根、 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 解表药煎服方法:中药煮沸后文火煎煮5~10分钟 即可,煎煮过久会降低药效。汤药趁热温服,服 后覆被取汗,也可进热粥以助药力。出汗后应注 意避风,以防复感。
14
[预后转归]
❖ 感冒一般病程短,预后良好。时行病毒则发病较 重,部分会变生它病。部分婴幼儿、老年、体弱 患者可因感冒诱发其他宿疾而使病情恶化。
17
[临证备要]
1.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 2.感冒属轻浅之疾,只要能及时恰当治疗,可以较 快痊愈。但对老人、婴幼儿、体弱患者及时感重症, 必须加以重视,防止发生传变,或诱发加重宿疾。
18
复习思考题
一、简述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的辨证论治。 二、时行感冒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是什么? 三、虚体感冒的特点及治疗要点是什么? 四、在感冒治疗中,如何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的论述?
玉竹、葱白、豆豉、桔梗 薄荷、白薇、大枣、甘草
13
[预防调护]
❖ 本病在流行季节须积极防治。可用贯众、板蓝根 (或大青叶)、生甘草等中药水煎服;室内可用 食醋熏蒸。
❖ 感冒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重症者,应卧床休息, 时行感冒者应予隔离。患者应多饮开水,饮食清 淡,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出汗及症情变化。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概说]
一、概念 ❖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的
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特征。
3
[概说]
二、沿革 1.《内经》已认识感冒是外感风邪所致 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为后世辨治感冒的表 虚、表实奠定了基础 3.《丹溪心法·头痛》始把感冒作为病证名 4.《证治汇补·伤风》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 5.《类证治裁·伤风》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6
[病因病机]
二、病机 1.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与正气之强弱、感邪之 轻重有关 2.病位 主要在肺卫 3.基本病机 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4.病机转化 寒热转化或错杂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床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见以鼻塞,流涕, 喷嚏,咽痒、咽痛、头痛、肢节酸重,恶风或恶寒, 或有发热等。 2.病程一般3~7日。 3.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 血常规及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9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属实,应根据临床症 状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 2. 虚体感冒多见形体虚弱或有宿疾之人,稍有不慎 即易受邪,屡感屡发。证候特点为虚实相兼,病情 多缠绵。 3. 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 且症状类似,多见恶寒、发热(高热),周身酸痛, 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更重。
暑湿感冒
发热,微恶风,汗出 热不解,鼻塞流浊涕, 头昏重胀痛,身重倦 怠,心烦口渴,胸闷 脘痞欲呕,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 濡数
病机 风寒上受,卫阳被郁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
荆防达表汤
常用药
荆芥、防风、苏叶、 白芷、豆豉、葱白、 生姜;橘红、杏仁、 前胡、桔梗、甘草
风热犯表,卫表失和 暑湿伤表,表卫不和
8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感冒可与温病相鉴别 许多温病早期有类似感冒症状,尤其是风热感冒。 但一般来说,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服解表宣 肺药后,多能汗出热退,多不传变。温病病势急骤, 发热高、咳嗽胸痛,头痛较剧,传变迅速,由卫而 气,入营入血,甚者出现谵妄、神昏、惊厥等。感 冒四时常发,而温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10
[辨证论治]
二、治疗大法 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 三、分证论治
11
分证论治
证型 症状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 发热较重,微恶寒,汗 汗,鼻塞声重,喷嚏, 出不畅,头痛,鼻塞浊 流清涕,咽痒,咳嗽, 涕,咽喉红肿疼痛,咳 痰白清稀,头痛,肢 嗽,痰粘或黄,口干欲 节酸重,口不渴或渴 饮,舌苔薄微黄,舌边 喜热饮,舌苔薄白, 尖红,脉浮数 脉浮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