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法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法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维护村社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业法》、《会计法》、《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乡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和财务管理。

第三条村社集体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
机制,实行村社财务管理制度化、账务处理规范化、资料管理档案化、群众监督经常化、民主理财公开化,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四条乡农财中心是村、社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全乡村、社财务管理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依法监督工作。

第五条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村级“一事一议”筹集的劳务和资金,公益事业金,集体资产及其承包、租赁、拍卖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征(占)用地补偿费,上级专项拨款和补助经费,村集体公积金公益金以及应纳入村社集体管理的其它资金。

第六条为规范全乡村、社集体财务管理,统一实行村社集体财务“双代管”制度,即在保障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得益权“四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乡农财中心代为管理其所有的资金和账务。

第二章组织建设与人员管理
第七条村主任是本村社的财务管理法人代表。

第八条村社集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村务监督委员会由3人组成,设主任一名,其成员经本村村民会议或农户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报乡纪委备案。

对不履行职责的成员,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罢免其资格。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是:认真听取和反映全体成员对村社集体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审查村社财务开支,并对现金、存款、物资进行检查;监督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重点对收益分配方案、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和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提取和使用,管理人员工资和奖励支付情况进行监督;监督村社财产管理;监督承包合同及其它经济合同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对村社财务公开内容和程序进行检查。

第三章制度建设
第九条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一)村社集体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行钱账分管。

一切现金收付由村社财务人员负责经办,账务由乡农财中心管理。

严格杜绝现金“坐收坐支”。

(二)村社实行备用金制度。

村社现金收入在收款后7日内,必须存入银行专户。

严禁用借条、白条等充抵库存现金。

所留备用金:村委会不超过2000元,合作社不超过800元。

(三)对村社的各类收入,6个月未入账的要进行账务处理,收入未入账且不挂账的有该村法人村主任承担责任
(四)乡农财中心每月记账按照银行出具的收支凭证记账。

记账单位同时提供该单位的银行“余额对账单”。

第十条票据管理制度
(一)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向单位和农户收取现金时,必须使用乡农财中心领用的收款凭证。

(二)村社集体所有支出,必须使用税务、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

第十一条财务管理制度
(一)会计核算制。

乡农财中心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印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和监督一切经济活动。

村社一切收支必须纳入账内核算,严禁账外品迭、坐收坐支、以收抵支和私设小金库;账簿设制齐全。

(二)预决算制度。

年末应根据村社的收支情况,编制年度决算(主要以群众最为关注的机井电费、河灌水费、一事一议资金为主),并经村务监督委员会讨论,经乡农财中心审查后,提交村民会议或农户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张榜公布。

(三)财务审批制度。

村社集体的一切开支实行群众监督、限额审批制度。

即所有收支发票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逐笔审查后,再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经批准的收支方能入账。

村社开支由村委会主任一支笔审批。

村委会开支1000-5000元及以内的,经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讨论后签字报销;超过5000元的,经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讨论,村主任和理财小组签字,并附有集体讨论的会议记录复印件后报销。

合作社生产性开支2000元及内的由社理财小组成员、社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