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项目建议书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2月25日目录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名称 (1)1.1.2承办单位概况 (1)1.1.3编制依据及原则 (2)1.1.4项目提出的理由 (2)1.2项目的范围 (5)1.3项目概况 (5)1.3.1拟建地点 (5)1.3.2建设规模 (5)1.3.3主要建设条件 (5)1.3.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6)1.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6)2市场分析 (7)2.1行业分析 (7)2.2市场现状 (7)2.2.1国内外市场供应现状 (7)2.2.2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 (9)2.2.3市场预测 (10)2.2.4主要原材料价格分析及预测 (11)2.2.5目标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13)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3)3.1建设规模 (13)3.2产品方案 (13)4场址选择 (14)4.1位置现状 (14)4.2场址建设条件 (14)4.2.1资源情况 (14)4.2.2地形、地貌情况 (15)4.2.3工程地质及气象条件 (15)4.2.4交通运输 (15)4.2.5环境保护条件 (16)4.2.6公用设施条件 (16)4.2.7防洪、防潮及排涝条件 (17)4.2.8征地及拆迁 (17)4.2.9法律支持文件 (17)4.2.10施工条件 (18)5技术、设备、工程方案 (18)5.1技术及设备 (18)5.1.1技术方案 (18)5.1.2工艺方案及流程 (19)5.1.2主要设备方案 (20)5.2工程方案 (21)5.2.1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及面积方案 (21)5.2.2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23)5.2.3抗震措施方案 (23)5.2.4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23)5.2.5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主要材料用量估算 (25)6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26)6.1主要原料材料的品种、质量及年需求量 (26)6.2主要辅助材料的品种、质量及年需求量 (26)6.3原料运输方式 (27)6.4燃料供应 (27)7总图、公用与辅助工程 (27)7.1总图布置 (27)7.1.1总平面布置 (27)7.1.2竖向布置 (30)7.2公用与辅助工程 (32)7.2.1给排水工程 (32)7.2.2供配电工程 (33)7.2.3通信设施 (36)7.2.4供热设施 (37)7.2.5仓储设施 (38)7.2.6维修设施 (38)7.2.7道路 (38)7.2.8绿化 (39)7.3场内外运输 (39)8节能及节水 (40)8.1主要能耗指标 (40)8.2节能措施 (40)9环境影响评价 (41)9.1 设计原则 (41)9.2场址环境条件 (41)9.3执行的环境标准 (41)9.4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2)9.4.1生产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2)9.4.2生活辅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42)9.5环保方案及投资 (42)10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3)10.1影响劳动安全因素分析 (43)10.2有关安全标准 (43)10.3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43)10.4影响职工健康的因素及保护措施 (44)10.5消防设施 (44)11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45)11.1组织机构 (45)11.1.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45)11.1.2管理机构方案和体系图 (45)11.1.3机构适应性合理性分析 (46)11.2人力资源配置 (47)11.2.1生产作业班次 (47)11.2.2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47)11.2.3员工工资福利 (47)11.2.4劳动生产率水平分析 (47)11.2.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48)11.3员工培训计划 (48)12项目建设工期 (48)12.1建设工期 (48)1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8)13项目招标内容 (50)13.1项目招标范围 (50)13.2招标组织形式 (50)13.3招标组织方式 (50)13.4不招标内容申请及申请理由 (51)13.5招标基本情况汇总表 (51)14投资估算 (51)14.1总投资估算 (51)14.2土建投资 (52)14.3设备投资 (52)14.4流动资金估算 (53)15融资方案及资金筹措 (53)15.1资金筹措 (53)15.2分年度投资计划 (54)16财务评价 (54)16.1基本依据与参数 (54)16.2销售收入估算 (55)16.3成本费用计算 (56)16.3.1原材料消耗定额 (56)16.3.2成本估算 (56)16.4财务评价 (58)16.4.1销售收入、利润与税金计算 (58)16.4.2财务评价指标 (59)16.5.财务评价结论 (60)17不确定性分析 (61)17.1敏感性分析 (61)17.2盈亏平衡分析 (63)18社会效益分析 (63)19风险分析 (64)19.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64)19.2风险程度分析 (64)19.3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64)20市场竞争力分析 (65)20.1主要竞争对手的确定 (65)20.2产品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65)21结论及建议 (66)附图附表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3万吨/年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项目1.1.2承办单位概况1.1.2.1承办单位名称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2.2法人代表何树山1.1.2.3单位概况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直属企业,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31.39亿元。
2003年总资产为72.98亿元,资产负债率44.9%,净资产44.3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6.87亿元,实现税费3.43亿元。
公司现有主要专业技术设备6204台(套),物探、钻井、井下作业、基本建设、机械加工等各类施工队伍282个,人员10623人。
是一个集工程作业、技术服务、机械制造、辅助生产、社区服务、多种经营多元发展,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
目前,公司现有在册职工3704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88人。
下设44个直属单位,7个全资公司、3个控股公司,机关设18个部室,设12个机关附属中心(室)。
1.1.3编制依据及原则1.1.3.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油计字[2003]518号文件附件1《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要求。
1.1.3.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供的技术鉴定报告等相关资料。
1.1.3.3根据厂址条件,对项目所需的水、电、蒸汽、人力、资金、原材料来源及质量进行测算,在宏观政策、市场前景、技术水平、风险预测、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
1.1.3.4根据对市场、价格、效益预测等进行的科学分析。
1.1.3.5编制过程中本着“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1.1.4.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2003年8月初,国务院提出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整体部署。
吉林省是主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石油化工是吉林省的三大支柱产业,吉林省也将以中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石化集团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和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建立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吉林油田目前已经探明拥有200亿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气田,利用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生产降解塑料,可大大提高二氧化碳的附加值,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可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1.1.4.2控制“白色污染”的需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由于大气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人们对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认识日益提高,加之国内外一次性泡沫、食品及医药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等方面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如我国电器产品出口欧美时,由于包装用的防振泡沫不可降解,必须额外付出环保费用;各种用途的包装袋、垃圾袋覆盖在农田上随风四处飘浮,不仅污染了环境,也破坏了土壤土质。
这些现象均对降解塑料产品的尽快工业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通过实施该项目,可将资源型产业转化为资源综合利用的接续产业,无疑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发展思路。
1.1.4.3社会对降解塑料市场的强烈要求目前降解塑料已经在国外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国内外相继出台了有关降解塑料的一些法规,1989年,美国就有30多个州必须使用降解塑料制品;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于20世纪末,相继制定了强制性法律,对使用降解塑料有了明确规定;我国国家环保局、原国家经贸委等政府部门也相继制定了法规,到2000年底,全国已有上海、北京、天津等30个城市下发文件全部或部分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而以降解塑料替代。
国内降解塑料也在一定的范围的市场上获得了应用。
如出口产品的电器包装、医药包装、食品包装及一次性餐具等领域。
1.1.4.4技术上具备了工业化的条件CO2固定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始于1969年日本油封公司的井上祥平,他发现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固定为全降解塑料,美国的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空气产品公司),通过购买日本专利并申请了改进催化剂的美国专利后,1994年已有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商品试销售。
进入八十年代末期,我国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相继开展了二氧化碳固定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
浙江大学于1993年终止了相关的研究。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1997年10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可生物降解的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合成及加工研究,随后分别获得了吉林省省长特别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项目的支持。
已申请了5项中国专利和3项美国专利,获得的共聚物可制成白色粉末树脂和白色透明薄膜。
聚合物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45wt%,催化剂利用率为50-55g 聚合物/g催化剂。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正在与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合作,并于2003年4月建成了年产3000吨二氧化碳基塑料的生产线,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具备了工业化条件。
1.1.4.5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
对于吉林油田而言,如何尽快开发利用CO2,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此,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利用长春应用化学所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加速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项目的建设进程,为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两个跨越,两个翻番,一个改善”的奋斗目标,做好“替代产业”这篇文章,为该公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做出贡献。
1.2项目的范围本项目包括主体建设工程(原料净化工序、催化剂合成工序、聚合工序、原料回收工序、聚合后处理工序)和配套的辅助工程(办公设施、水、电、路、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