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田地质勘探中的煤质工作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煤炭的勘探对于保证煤炭供应以及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煤田地质勘探工作顺利开展,在煤田勘探过程中要做好媒质工作。
文章就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媒质工作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我国的煤炭供应安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标签煤田地质勘探;煤质分析;煤质检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对于煤炭的消耗日益增大,我国每年的煤炭消耗已经高达二十五亿吨,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
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媒质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设计到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除此之外,在煤田地质报告的编写中,媒质占有很大的部分。
对于一个地区的煤炭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了解煤田的媒质,如灰分、含硫量以及发热量等,而这些内容都是媒质工作来提供的,且媒质牌号的确定有利于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造成损失。
这些都使得煤炭勘探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要做好媒质工作,从而保证国家的煤炭安全,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的发展。
1 煤样的代表性问题
要对整个勘探地区的煤炭的质量和性质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评价,那么在煤样的选择要做到具有代表性,这是十分重要的。
煤样的代表性与煤芯采取率具有直接的联系,煤样的代表性随着煤芯采取率的升高和升高。
如果煤芯采取率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那么煤样的代表性就会降低,这使得媒质的检验结果与实际的每层的煤质产生较大的误差。
尤其是煤的真相对密度,对于采取率的要求比较高,一旦采取率达不到要求,就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最终造成储量的计算与实际储量直接存在加大的差距。
在取样的过程中,钻头和煤层发生剧烈的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会造成煤样的氧化甚至是燃烧,这样就会造成煤样代表性不强,从而造成牌号的偏差。
在钻芯煤样的时候很容易混入泥浆等杂质,造成煤样的灰分增加,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为了将煤样上的泥浆去掉而进行清洗,造成煤样中的一些物质被冲走,导致煤样的灰分要低于实际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刷子将煤芯上的泥浆去掉,而不是用水进行清洗,从而减少人为原因带来的误差。
如果煤芯破损可以将表面的泥浆小心的去除,尽量避免煤芯的损失。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年代比较短的煤,为了防止煤样接触空气而发生氧化要对将煤样及时的进行密封,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动力用煤的基低位发热量直接受到其煤样代表性高低的影响,最终对煤层的可采性的高低造成影响。
在采样的时候应该将煤样做好包装,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水分的流失,并尽可能早的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尽可能降低认为原因带来的误差。
如果煤样代表性得不到保证,那么对于检测结果最多进行参考,不能作为煤质指标的计算,从而防止做出错误的结果。
2 煤质分析检测项目的合理选定问题
要完成煤田的地址勘测报告,必须对煤样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那么就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煤样,如果取样不够科学合理,那么就无法正确的评价煤田的煤质,这份报告的准确性就大大的不足。
要保证检测项目的必要性,对于一些没有必要检测的项目要进行排除,从而减少检测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
煤种的差异会造成其不同的使用方式,因此在对不同的煤种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对对煤田进行检测的时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检测指标。
2.1 预测找煤、煤田普查、矿区详查或精查阶段应测定的项目
原煤水分、灰分、挥发分及焦渣特征、全硫、发热量、煤灰成分、有害元素、微量元素等。
如地质报告中需要提出C 级以上的储量,应测定煤芯煤样的原煤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
对某些高灰分煤或特殊地区的煤还应测定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2.2 动力煤
对动力用煤,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煤芯煤样测定煤灰成分,煤灰熔融性。
在精查阶段,检测样品比例数可适当增加,最终普查报告检测样品的比例数也不宜过少。
2.3 其它煤质检测项目的选定
动力煤可考虑增加可磨性指数,无烟煤、以及不黏煤、长焰煤等年轻块煤可检测煤的抗碎强度。
煤的热稳定性、结渣性等气化指标,也是非炼焦用煤必须测定的主要指标,特别是作为生产化肥的无烟煤类,在精查地质報告中要考虑上述指标。
对于年轻的褐煤、长焰煤必须测定燃点,以便考虑开发使用后如何防止自燃问题。
对年轻煤可考虑选取一定数量原煤样、浮煤样做低温干馏试验。
如果进行煤层对比, 所有牌号的煤都必须进行岩相鉴定。
镜质体最大反射率, 一般对区分贫煤和无烟煤及无烟煤需要再划分成小类时比较有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总之,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煤质工作, 除必须适应勘探程度以外, 还要结合井田的储量来统盘考虑。
有些只适于建小型矿井的井田, 虽然勘探程度可能为精查或最终详查, 但是也没有必要做较多的工业性或半工业性试验。
3 地质报告中煤质分析部分的编写问题
煤质分析部分是煤田地质勘探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区内大量的煤质分析检测资料最优化地编入地质报告,是煤质检验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在整理、汇
总和分析煤质资料之前,首先要对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代表性不强的应该删去,对有疑问的结果,可以请地质勘探技术人员协助进行复查。
在对煤质分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过程中,首先对煤样的代表性和正确性进行审定,合理取舍,避免作出人为的不正确结论。
舍弃可疑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发现煤样的某一项目的检测结果有异常时,应及时检查,了解该煤样的代表性是否可靠。
比如发现灰分结果偏高,应首先了解是否由于混入钻探泥浆,或者是否由于钻孔的位置刚好布置在断层带或火成岩侵入严重的地段,或者是否由于钻孔处于煤层变薄或接近边缘地带,致使煤的灰分增高。
在排除了以上因素之后,就可进一步质疑是否在送样、制样和检测过程把煤样搞错。
再检查送样单是否有抄错样号等情况。
即使煤样已选定,并进行了化学分析,检测室还需要复查该样的检测结果,以确定煤样确实具有代表性。
4 结语
总之,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做好煤质分析检测工作,得出正确的煤质检测结果, 达到最优化的应用,对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极为重要。
煤质检测工作直接关系到钻探工程的质量和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不仅要求煤质检测工作人员除必须对来样检测数据负责,还要帮助勘探人员分析勘探现场结果,协助解决好采样、送样和样品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利娟.煤田地质勘探的布置系统[J].科技风,2010,(01).
[2]石瑛.浅谈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研究和评价的意义[J].中国煤田地质, 2007,(04).
[3]胡明岩.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煤炭,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