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家对我国钢铁企业并购的分析

专家对我国钢铁企业并购的分析

专家对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的分析
一些年产千万吨的钢铁项目在2005年若隐若现,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米塔尔收购中国第八大钢铁公司华菱集团股份的消息,更是为风起云涌的中国钢铁市场添上了意义独特的一笔。

显然,这些钢铁巨鳄纷纷选择在那个时机出手,并非偶然。

同样的,他们如出一辙的操作思路也清晰地表明,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在2005年依旧没有减退的迹象。

经历过2003年、2004年繁荣之后,能够预见,中国钢铁工业的新版图将在这些钢铁工业“大事件”尘埃落定之后浮出水面。

2005年1月,传出宝钢增发欲收购马钢、邯钢的消息。

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东涛称,宝钢并不仅仅在“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宝钢的雄心甚至遥指1亿吨,并在2010年跻身世界前三强。

若要尽快达成此目标,除扩大生产外,非做大手笔的并购不可。

另外,武钢欲沿长江收购鄂钢、重钢、杭钢。

但在参与了《钢铁产业进展政策》草案起草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看来,钢铁业的并购时代并以后临。

他分析讲,优势企业间的并购,不是简单的事,"在中国,这种并购差不多在省内进行,跨省是专门少见的。

"
钢铁业是各地点政府的利税大户,因此跨越行政区域进行兼并的难度特不大。

古语讲,“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100万吨级的企业一年能产生效益几个亿,既然能够自足,便没有人情愿被并购,而并购者出手的时机也没有到来,因为所需成本太高。

出于成本的考虑,并购适宜发生在萧条期。

而在可预期的2005年,这种萧条期看起来可不能出现,并购的高潮远未到来。

“即便如此,提高产业集中度怎么讲已形成了共识,”东涛指出,假如三五家大厂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能达到70%,局面就操纵下来了。

浦项制铁占有韩国市场的50%以上,新日铁、JFE则几乎垄断了全日本的钢铁制造。

韩、日企业的集中度十分可观。

然而,李新创指出,“与日、韩不同,中国是大国,几家强势企业想达到如新日铁、JFE和浦项制铁在本国的阻碍力,是不现实的。


海通证券分析师雍志强称,业内共识认为,要组建以宝、鞍、武为核心的钢铁集团,使产业全局相对集中。

目前的情况是,这三家合起来也只占到全国总量的15%,雍志强讲,“在此基础上翻一番,也就不错了。

”产业假如要集中,必须有核心。

那么,具备如何样的资格才能作为核心?东涛的思路是,以大吞小当然看起来专门自然,但企业规模并不是唯一的重要因素,技术水平
同样特不重要。

而关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来讲,技术一直是其软肋,这从中国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就可见一斑。

李新创告诉记者,2004年年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的钢厂达46家,占全国总产量的85.2%;300万吨以上企业达26家,500万吨以上的达到了15家,都比2003年有所增加。

发改委推断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将接着回落到18%左右,能够推测2005年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增速也将随之回落。

中国钢铁协会秘书长戚向东指出,中国钢协可能2005年钢材消费的增长率将位于6.4%--10.3%的区间,明显低于光大证券估算的2004年13.7%的增速。

而钢价仍将高位运行,涨跌幅度差不多上有限的。

银河证券分析师田书华可能2005年钢产量将突破3.2亿吨,比2004年增长14%,供求关系差不多平衡。

而原材料价格及电力、运输费用的上涨,使行业的生产成本也走高,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的增速将明显放慢。

从以后几年的经济增长来看,专门可能是逐步回稳的走势,即可不能再出现比2004年更火爆的行情了。

展望几年内的钢铁
需求,其走势专门可能与经济增速相协调,增长率逐渐回落,而增量也缓慢下降,整个行业的下一个低点有可能出现在2007年、2008年左右。

国际钢铁集团接着查找并购机会
华东钢铁在线2004-6-1
前一段时刻对盘条生产厂和热压铁块生产线的收购并没有满足国际钢铁集团的扩张欲望。

在周三进行的年会上,国际钢铁集团治理人员称他们对收购仍有浓厚的兴趣,将接着查找机会,在国内外扩大公司资产。

国际钢铁集团于2002年通过对LTV公司的资产收购而形成。

在2002-2003年之间,先后完成了对伊利诺斯州Acme钢铁公司和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收购。

今年年初,国际钢铁集团完成了对维尔顿钢厂的收购,从而超越美国钢铁集团成为美国最大的钢材生产商。

目前国际钢铁集团在美国本土的产能约为2100万吨。

不久前,在对盘条生产商乔治敦钢铁公司的收购中,国际钢铁集团成为最据竞争力的投标人。

假如收购成功,国际钢铁集团
将具备利用电炉产钢的能力,并进入长材生产市场。

5月初,国际钢铁集团还宣布,将通过对Cliffs公司热压铁块生产厂进行收购来增强公司的原材料供应能力。

韩INI和现代钢管正式并购韩宝公司
华东钢铁在线 2004-9-3
7月31日,韩国INI钢公司和现代钢管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正式签署了并购韩宝钢铁公司的协议,并购金额为9100亿韩元(约合7.6亿美元),待对企业考察后,并购的价格还会有小幅调整。

据称,韩国国内钢铁生产形成两大竞争新格局:浦项钢铁集团地位相对下降,现代汽车集团地位提升,双方在车用钢材领域将展开激烈竞争。

今年亚洲地区企业并购呈激增趋势
华东钢铁在线 2004-12-9
据韩国媒体转引英国市场调查机构(Dealogic) 8日发表的资料显示,今年亚洲地区企业并购(M&A)比上年增长50%,要紧由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及韩国的企业进行。

其中,日本企业并购占40%,澳大利亚占23%,中国占15%,韩国占5%。

资料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