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目前我国的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之一。
由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我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等成绩斐然。
但这些成绩绝大多数体现在新建建筑中,而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贡献较少。
以南通市区为例:老城区中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了大量砖混结构的多层住宅(多为5~7层),这些住宅远没有达到使用年限,但又不具备整体拆迁改造条件,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现状。
按现行标准衡量这些建筑,既达不到节能标准,也不能满足小康社会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与现代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而对城市中大量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解决雨季漏雨、降低房屋能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可以接层或接建阁楼、增加住房面积、减少城市建筑用地、提高住房舒适度、增加楼房美观、延长楼房使用寿命。
但就是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却推广困难,裹足不前。
1改造遇到的困境以位于南通市区北街口、人民路北侧的3幢6层砖混结构住宅为例。
此3幢均为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
因其紧临城市主干道———人民路,影响了市容市貌。
市政府于2年前对其投资,进行了简单改造,主要是对其墙面进行整体粉刷,对原平顶屋面添加彩钢瓦尖顶(并未增加建筑面积)。
但这些大多是简单维修改造,仅暂时改善了市容市貌(房屋外观),并未涉及建筑功能的改善。
由于当时维修任务紧张,工期较短,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时间一长,墙面粉刷层剥落等问题已凸显出来。
又如中法合作试点项目、哈尔滨电表小区共6栋,这些房屋房龄都在20年以上。
其中5号家属楼共6层,建筑面积4374m 2,住户96户,户均45m 2。
改造方案是在屋顶增加1层阁楼,增加建筑面积796m 2,并对整栋大楼的外墙进行保暖改造。
改造成本费用为:阁楼922元/m 2,外墙保温及供热控制费用288元/m 2,土地出让金、市政配套费、税金等按新建住宅对待,应缴320元/m 2,成本总计1530元/m 2,再加上改造企业的各种行政运行费用及员工工资,其总成本超过1600元/m 2。
而改造效益仅为:阁楼按市场售价1600元/m 2计算。
改造企业资金入不敷出。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冷夏热尤为明显,冬季多收稿日期:2009-12-05;修回日期:2009-12-29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现状与出路沈可及(江苏省南通市直管公房管理中心,江苏南通226001)摘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不能单独以政府行政命令来进行,应该在政府的引导帮助及受益者部分出资的前提下,坚持走市场化道路。
改造企业要勇于突破限制房屋节能维修改造的常规,吸纳社会资金的参与,创造建筑产业新的增长点。
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节能改造,扶持改造企业,勇于承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社会责任和风险,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中图分类号:TU113.6+61;TU1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237(2010)01-0010-03Current Status and Solution of Energy-saving on Established BuildingsSHEN Ke-ji(Nantong Direct-management Center of Public Housing of Jiangsu,Nantong 226001,Jiangsu,China)Abstract:The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for the established buildings can not only be implement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order from government.It should also adhere to the market-oriented path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guidance and help of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partial contributions of beneficiaries.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should break the convention of the restrictions of transformation and main -tenance of energy-saving housing to absorb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capital,and create a new growth poi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guide th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energy-saving and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At the same time,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risk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for the established buildings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truly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research and investment.Key w ords:established buildings;re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market-orient■墙体与设计WALL &DESIGN建筑节能2010年第1期(总第38卷第227期)No.1in 2010(Total No.227,Vol.38)doi :10.3969/j.issn.1673-7237.2010.01.00410采取集中供热采暖,夏季采取空调降温;而南方地区冬夏的温度调节则都采用空调。
以北方冬季为例:不少地区传统的按建筑面积分摊供热费用的方式不配套,有很多弊端,由于用户用热多少与付费无关,用户虽感觉屋子暖和了,但采暖费仍按照面积收,住户“节能不节钱”。
同时,由于改造过程中同一热源的其他既有建筑没有同步进行改造,造成了房屋冷热不均,用户又缺乏温度调节手段,温度过高就开窗,这样既没有起到节能效果,又影响了生活舒适度。
而南方地区夏季空调的大量使用,极大的增加了用电负荷,甚至在某些地区造成用电紧张。
现行的用电收费虽分时段,但在居民用电总量上却未能有效控制。
况且以现行的生活用电价格,对高收入人群无法起到有效调控作用。
这些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出路2.1解决资金问题是节能改造的保证资金是否充裕是改造成功与否的保证。
既有房屋节能改造不同于房屋开发,利润空间相对较小,改造中需要花费相当大的力气去调节不同住户的不同要求———事务性工作繁杂,还要涉及多个政府部门。
(1)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给予经济上的扶持,可以适当减免市政方面的配套费用,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都给予减免,并可以在住房公积金和商业贷款的申领上予以政策倾斜;(2)业主在购房时缴纳的购房款的3%作为住宅公用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这些基金常年由行政主管部门或业主委员会管理,而一些机关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只是让这些钱躺在银行里拿着活期存款的微薄利息。
虽然这些钱是业主房屋的“养老钱”,主要用来对严重老化损坏的房屋进行维修,优先保证房屋安全,但在房屋50年的使用年限中,维修主要以屋面做防水层和外墙粉刷为主,而房屋的结构构件损坏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房屋安全问题,所以目前这笔钱的利用率并不高,处于常年闲置状态。
如果政府部门能主动加强监管和引导,将节能改造和房屋安全维修结合起来,在节能改造中使用这部分基金,并统筹管理、合理分配,同时在改造工程中,对部分损坏的结构构件进行维修加固和更换,对部分裂缝进行有效填补,使其得以延长使用年限。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房屋的安全性,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降低房屋能耗,节能环保,达到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一举两得。
2.2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虽在发达国家已成建筑产业支柱,但对我国而言,目前建筑市场只是大量建新房,没有真正认识到挖掘旧房改造的价值。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困难重重,多数建筑企业对既有建筑改造没有兴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更新思想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对既有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管,积极培育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完善民用建筑节能规范,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并对既有建筑节能工程进行政策扶持。
(1)首先,政府应在财政上进行鼓励引导,建立既有建筑融资体系,以“谁出资、谁受益”为原则,辅之以政府社会资助、银行贷款;并可免除企业部分税费,减少改造成本;简化节能改造施工审批手续,降低改造难度;宣传节能改造的诸多优点,提高市民主动节能改造热情。
这些方面欧美各国都有很好的政策鼓励措施。
如法国不但不收市政方面的配套费,而且还给予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减免。
因为改造既有建筑不同于新建筑,它有许多困难,包括改造企业利润较低甚至无利可图,业主是否愿意,改造工程影响居民生活等,政府应给予更多地鼓励扶持政策。
由于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市场刚刚起步,各级财政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可直接设立专项基金,指导商业银行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和社会资助;(2)政府应加强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管理,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一些省市参照各自的实际情况,颁布出台了一些地方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范围,勘察判定原则,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要求和验收等内容,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
但这些标准都是针对地方情况的,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点和局限,亟待出台相应的国家性标准和依据来规范指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政府需加快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适应的供热供电收费体制改革。
把热和电变成商品,通过合理的价格收费系统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供热来看,依照目前广泛采用的按建筑面积分摊供热费用的方式,用户用热多少与付费无关,因此,很少关心供热的能耗问题。
施行供热改造,供热计量收费就需要实现“谁用热、谁交费,多用热、多交费”,节能建筑物的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因此,用户交费也少,从而使用户切实感到节能建筑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