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优秀课件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
肾脏替代治疗(RRT)
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
血浆置换(Plasmapheresis,plasma exchange,PE)
CRRT抗凝方式的临床实施
枸橼酸 肝素/AN69 ST
低分子肝素 联合抗凝 无肝素抗凝
无禁忌的常规患者,特别是有出血倾向的高危人群 枸橼酸使用禁忌、血栓性疾病、高凝状态 枸橼酸使用禁忌、血栓性疾病、高凝状态 枸橼酸联合肝素/低分子肝素 出血倾向同时存在枸橼酸禁忌的患者
CRRT技术要求—抗凝问题
➢ 评估出血风险,个体化抗凝: 无出血风险:全身抗凝(不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常规冲洗管路) 高出血风险(活动性出血、Pt小于6万、INR大于2、APTT 大于60S、 24小时内出现出血):首先局部抗凝或不使用抗凝剂
60 113 168
778 1355 11800 17000 17000 35000 39000-225000 66000
CRRT的原理
• 弥散 • 溶质分子在不同浓度
的溶液中分散趋于均 匀的过程 • 跨膜弥散的过程称为 透析 • 小分子毒素
CRRT的原理
• 对流 • 溶质分子在压力梯度
下随着水分进行跨膜 移动 • 血液滤过的基础 • 中、大分子物质
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PA)
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
血浆滤过吸附(plasmafiltration coupled with adsorption; CPFA)
内毒素吸附(Endotoxin adsorption,EA)
肾脏替代治疗(RRT)分类
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IRRT)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缓慢连续超滤(SCUF)
间歇性血液透析(IHD) 间歇性血液透析滤过(IHDF) 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
短时血液滤过(SVVH) 脉冲式高流量血液滤过(PHVHF)
•RRT分类依据: •持续时间长短 •血液循环的方式 •溶质清除的方式 •透析剂量
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
血液净化模式如何选择
ECTeMxtO SLED
CPFA CRRT ITHexDt
THexPt
PE
单一的治疗模式无明显优势 序贯治疗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杂合式治疗模式将受到青睐 个体化治疗模式将逐渐推广 亚病种的模式探讨亟需解决 临床科研设计需进一步细化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BP)
连续性血液净化优秀课件
定义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 连续性血液净化
–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
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 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CRRT的历史
• 1960年,Scribner等人提出CRRT • 1977年,Kramer等人将CAVH首次应用于临床 • 1979年,Bischoff和Doehr应用CVVH治疗心脏手术后ARF患者 • 1982年,美国FDA批准CAVH在ICU应用 • 1983年,Lauer等人描述CBP(CRRT)理论
CRRT技术要求—血管通路
➢ 选择生物相容性较好材料,聚氨酯或硅酮 ➢ 导管直径10~14F,长度25~35cm(股静脉) ➢ 双腔导管,超声引导下穿刺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Tordoir J,et al.Nephrol Dial Transpant 2007;22(S2):ii88-117 Leblane M,et al.Clin Nephrol 1996;45(5):315~319 Ganaud B,et al.Contrib Nephrol 2008;161:39~47.
小分子物质
尿素
Urea
肌酐
Creatinine
尿酸
பைடு நூலகம்
Uric Acid
中分子、大分子物质
多肽 维生素B12 β2 微球蛋白 肌球蛋白 白介素1β 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 白蛋白
Peptide A Vitamin B12 β2-microglobulin Myoglobin Interleukin-1 β Pepsin TNF Albumin
迫止血不易 ➢ 颈内静脉:HD中心首选,CRBI风险高于锁骨下静脉,
ICU中心是否如此? ➢ 股静脉:ICU首选
血肿发生率低、易止血 CRBI发生率与颈内静脉相似(Parienti JJ,et
al.JAMA2008;299(20):2413~2422)
穿刺方便,技术要求低(Kloichue K,et al.AJKD2007;49(1):99~108)
CRRT的历史
命名
认识核心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单纯替代肾功能
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
清除溶质
肾脏支持治疗 ?
RST ?
支持手段
Ronco等(2002) 提出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multiple organ support therapy,MOST)一词,将CBP治疗和呼吸机等放在同一地位
常见毒素和细胞因子分子量大小
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 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CAVHD)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 连续静静脉高通量透析(CVVHFD) 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
CRRT技术要求—血管通路
➢ 血管通路一般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非内瘘和动脉置管 ➢ 锁骨下静脉:CRBI发生率低,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压
CRRT的历史
• 1984年,CRRT被全世界大多数学者认可 • 1995年,第一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在圣地亚哥召开(命名) • 2000年,Renal support (第五届CRRT国际会议)
•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ies February, 12-16, 2011,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