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地形图的应用
1、 图名、图号
图名:本幅图的名称 图号:本幅图的编号 2、 接图表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 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 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3、 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i 0.033
使园规两脚尖的距离
为图上30m,在图上 从A点出发与等高线 交点至B点。
第三节 面积计算
一、几何图形法
把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形状,计算 所有简单几何图形面积之和。 2
A=A1+A2+A3
3
常用几合图形:
1
三角形 长方形
图廓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标格网线21.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993年图式。
1:1000
外图廓----仅起装饰作用
4 、投影方式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投影方式东:村 正投西保影村 方仙式台镇南 坐标系统8钢0:3厂厂 指该北宋村幅图第小是三庙小村采学 用的1坐0.热标0-电系21厂.统0 高程系21.0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高程基准
则算得
DAB 169 .705 m
800
700
B
600
n
α
pA q
500
(X0,Y0) o m
4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三、确定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直接量测
例:图上量得 2、量测坐标计算
AB 45
AB
arctan
( yB (xB
yA) xA)
二、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1、图解法(直接量测)
D dM
例:图上量得dab=169.7mm,则AB的 实地距离:
DAB 169 .7m
2、量测坐标计算(解析法)
DAB (xB xA)2 (yB yA)2
例:图上量得
xA 540m, yA 1260m xB 660m, yB 1380m
例:图上量得
xA 540m, yA 1260m
xB 660m, yB 1380m
则算得
AB 45
800
700
B
600
n
α
pA q
500
(X0,Y0) o m
4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四、确定点的高程
等高线上点的高程 , 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 不在等高线上点的高程,用内插方法求得。
(X0,Y0) o m
4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例∶ 则:
x0 500m y0 1200m
mA 4cm pA 6cm
xA 540m yA 1260m
考虑图纸伸缩(l 格网理论长度10cm)
X
A
X0
l mn
mA
M
YA
Y0
l pq
pA M
梯形图幅的 图廓有三层: 内图廓 外图 廓和分图廓。
返回
二、地物识读
主要根据地形图图式进行判读。
1、测量控制点 2、居民地 3、工矿企业建筑 4、独立地物 5、道路、管线和垣栅 6、水系及其附属设施 7、植被的分布、类别、面积等 8 、境界等
三、地貌识读
主要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进行判读 主要包括:
七、确定汇水范围
1、连接分水山脊线。 2、利用面积量算方法, 确定出汇水面积。 3、据汇水面、最大降雨 量计算最大流水量Q。 4、据Q设计桥涵断面。
汇水范围
公路
桥涵
八、在图上设计等坡线
等坡线—坡度相等的方向路线。
例∶ 设i=3.3%,h=1m,
求图中AB之间的
等坡线。 解∶由
i
h d
得 d h 1 30m
H F=H m+hf
H
m+h
d1 dΒιβλιοθήκη 式中 mF d1, mn d
h —等高距
n F
m 50
例∶已知Hm=53m,h=1m量得 mF=d1=1m,
mn=4mm。
则:
HF
H
m+h
d1 d
= 53.75m
五、确定两点间的坡度
i hAB H B H A
DAB
DAB
式中:
h —A,B两点间的高差 AB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993年图式。
1:1000
密级
22.0 10.8
附 注 :
10.0 22.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5、三北方向 线及坡度尺
第八章 地形图的应用
§8-1 地形图的识读 §8-2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8-3 面积计算
第一节 地形图识读
一般原则: 先图外后图内 、先地物后地貌、 先注记后符号、先主要后次要。
一、图廓外注记识读
1、图号、图名和邻接图表 ; 2、比例尺、图幅范围、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3、测图年月和测图单位 ; 4、图的新旧。
A
B
H
平面图1:1000
1:100
A
剖面图1:1000
B
D
(二)按限制坡度选择最短路线
1、根据限制坡度求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最小平距dmin 2、以A为圆心,以dmin为半径,找出与相邻等高线的交点 3、依次做法,直到终点,依次连接各点
I=h/d
dmin= h / I H --等高距 I --设计坡度
D —A,B两点间的实际 AB 水平距离
A B
六、绘制地形断面图
(一 )欲绘AB方向的断面图 绘制方法∶ 1.定义一坐标系,以高程为纵轴,距离为横轴。
2.连AB直线 。 3.AB与诸等高线交点的位置垂直投影到下面的图上。 4.垂直投影线与下图的高度线得交点 。 5.连相邻的交点即得断面图。
注:高程比例尺一般比平距比例尺大10~20倍
地面坡度的变化、地势起伏的 大体趋势、是否有山头、鞍部、 山脊、山谷及其大致走向等。
第二节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一、确定点的平面坐标
如图:
求A点坐标
800
X A X0 mA M
YA Y0 pA M
式中:
x y , —该点
所在方0格西0南角 坐标; M — 比例尺分母
700
B
600
n
α
pA
q
500
10.8
密级
22.0 10.8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993年图式。
1:1000
附 注 :
10.0
22.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