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炮制学期中试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业中药学班级09458生物技术学号0945824,15姓名李熙莼核分人: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历史沿革研究何首乌炮制最早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自此历代也都有详细记载[1]1、历朝历代的炮制方法的变迁及时代特点(1)净制:去泥土或粗皮,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采时乘湿布帛拭去泥土、何首乌新果者去皮土”。

《本草纲目》又载有“竹刀刮去粗皮”。

[2]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05版药典)中规定何首乌“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 削去两端。

”[7]2010版药典去除“削去两端”的规定。

(2)切制何首乌切制法,历史记载有竹刀、铜刀切片、锉、捶碎等法。

清时期多沿用前人的切制法,历代对何首乌切片的工具、切片的厚薄已有较明确的记载,切制时多用竹刀,后提出用铜刀,忌铁器,但未见有明确的理论阐述。

[4](3)加或不加辅料制[4]2、历史上几种典型的何首乌炮制方法简介1、黑豆蒸制古人多用黑豆与首乌同煮,煮制时间未见明确记载,但需反复多次,有七蒸七晒者[5],有九蒸九晒者[6]。

同煮方法有黑豆汁拌蒸,有首乌与豆间隔铺层蒸等方法[7]。

现代多用豆汁拌蒸,不再反复多次,也常使用高温高压技术。

据报道,1980年开始使用高压灭菌柜蒸制中药材,对于何首乌,高压0.1MPa,温度120℃,蒸制4小时为较佳方案。

[8]2、清蒸古人亦是蒸晒相间,重复多次,现代多用高温高压法提高效率与质量。

亦有有关报道,高压0.1MPa,温度120℃,清蒸10小时为较佳方案。

[8]炮制原理探讨1、金代有“竹刀子刮去皮”的说法[1]:据研究何首乌药材两端、外皮和去皮片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外皮>两端>去皮片,蒽醌类含量:两端>去皮片>外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规定何首乌产地加工应去除两端。

[9]2、干燥时阴干较晒干和烘干为好: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10]、游离蒽醌[11]等成分对湿、热不稳定。

3、忌铁器:(1)蒽醌类物质容易被破坏,该说法欠妥当:蒽醌类物质是致泻与抗氧化的主要成分,若能破坏该类物质则利于炮制,同时不符合《本草纲目》中所载“蒸熟能黑须发, 但尤恶铁器”。

[12]蒽醌亦可以与铁原子络合,使得药材表面变色。

(2)鞣质能与铁产生化学反应,使外观颜色改变,[13]不利于炮制终点的判断,易引起炮制不当,甚至会影响疗效。

测得何首乌外皮中鞣质含量为13.0% , 去皮片为10.4%。

[10](3)有些报道中提到用Fe3+络合物检测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效果[14],故使用铁器炮制可能会使抗氧化有效成分发生还原,从而减弱抗氧化的疗效。

4、炮制前后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原因浅析(1)蒽醌1、含量变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炮制后,何首乌中结合蒽醌含量减少,游离蒽醌含量增加[11],但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达到最大值(清蒸约32h)后而下降。

总蒽醌含量报道不一。

[11][15]2、原因分析:①结合蒽醌变为游离蒽醌是一个水解过程清蒸动力学,蒸制、煮制或炖制都可以使水接触结合蒽醌,使之水解。

②游离蒽醌含量先升后降可能是由于游离蒽醌对热不稳定造成。

[16]3、对功效的影响:①炮制能减轻泻下作用[16],改变药性②炮制能增加游离蒽醌,增强抑菌作用③炮制可能会减轻肝损伤[21](2)二苯乙烯苷1、含量变化除甘草煮外,其他常用的炮制方法都会引起二苯乙烯苷含量的降低,[18]且炮制时间越长含量越低。

2、原因分析二苯乙烯苷对湿、热不稳定[16]高温、暴晒都会引起一定量的分解。

3、对功效的影响1、二苯乙烯苷是抗氧化成分之一2、二苯乙烯苷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具有保肝作用。

[18](3)糖类1、含量变化炮制后何首乌中单糖、低聚糖、多糖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多糖增加为主。

[1]2、原因分析未见报道,可能为淀粉或苷的糖链水解的原因造成单糖和低聚糖的增多。

3、对功效的影响增强补益作用。

[18]制何首乌则可增加肝糖原的积累,由此有人推断制何首乌的补肝肾作用在于修复肝细胞的损伤。

[1](4)卵磷脂1、含量变化随着药用辅料、加热时间、温度和饮片厚度等条件的不同,何首乌炮制品中卵磷脂的含量差别很大。

[1]但各种常用方法都会导致这类成分含量的明显下降。

[19]2、对功效的影响卵磷脂的作用经药理研究表明有升血糖、抗衰老等等,这与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抗衰老等作用更为接近,故在炮制中应尽可能保护这类物质不损失。

[19](5)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二者亦随炮制的方法与时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儿茶素和没食子酸除具有抗氧化活性, 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应加以关注。

5、回归中医理论:(1)蒸制后糖类和磷脂类含量升高使饥饿动物肝糖元升高,故制首乌味甘厚入阴,能增强其滋阴补肾、养肝益血、乌须黑发的功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20](2)黑入肾,故古人多用黑豆炮制,意在加强其补肾的作用。

6、其他:总体来说,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缓和其泻下之性(2)减轻其毒性(3)增强其补益作用(4)增强其免疫药理学作用叶定江免疫关于其毒性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蒽醌是毒性成分之一[21],有人认为与鞣质有关[1]。

也有研究表明,在炮制过程中,毒性成分不是被破坏而是溶入蒸煮的水液中。

但口服毒性小。

故炮制确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何首乌经炮制后既有已知成分量的变化, 更存在内在成分质的改变。

而炮制后新产生组分的化学结构及其与功效改变的关系.经鉴定,炮制后产生新成分2, 3-二氢-3, 5-二羟基-6-甲基-4氢-吡喃-4-酮( DDMP)和5-羟甲基糠醛( 5-HMF),DDMP又可衍生出一系列新成分,而5-HMF较稳定,故可以在研究的基础上, 可以将5-HMF作为区别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性成分。

[22]炮制工艺改进1、净选:(1)何首乌的两端与藤茎相连, 从新鲜药材的切制与干燥过程可知, 两端富含纤维, 与药材的其余部分相比,干燥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何首乌的藤茎部位为夜交藤, 其功能主治与中药何首乌有很大不同。

因此, 在何首乌的净选加工中应注意除去两端。

[10]古时炮制多去除外皮和两端。

虽外皮物质含量与去皮片相比有所不同,但由于外皮所占比重较小,可考虑不去外皮,[10]生用时亦可不去两端。

(2)大个何首乌比小个的二苯乙烯苷含量较高,但游离蒽醌差异不大。

[10]净选时应注意大小分档。

2、切制:(1)间接切制饮片使二苯乙烯苷含量降低,蒽醌类无明显差异。

设想如果采用在产地将新鲜药材直接切制成何首乌饮片的形状, 既可以简化操作程序, 降低成本, 又可以避免水溶性成分的流失。

[10](2)何首乌的饮片规格对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也有很大的影响。

饮片过厚很难将其有效成分全部煎出。

[23]3、润制:何首乌润制的基本要求是:在完全润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润制用水和浸润时间。

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的平均吸水率为51.76%时可完全浸透,合适的用水比例为何首乌药材:浸润用水=1:1,室温润制12h或加热至71.26℃,131.34min可较好地达到润制要求。

[24]4、蒸制:(1)蒸得汁液的去留:如蒸得的汁液可以增强疗效,可将汁液拌入药材后晾干。

何首乌炮制的初步研究,凌罗庆采用蒸制法炮制何首乌, 将饮片与黑豆汁拌匀后, 没有将其放在特制适宜的容器中, 而直接在蒸笼中蒸制到棕褐色时, 弃去蒸制时流出的汁液后而取出干燥, 则制成的制何首乌其化学成分会损失很多, 如将流出液与烘至半干的棕褐色制何首乌拌匀后再烘干, 则如此制成的何首乌与炖制的制何首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23](2)清蒸:综合评分法得出清蒸最佳工艺为:蒸28-36h,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7-9h。

亦有报道为提高效率采取高温高压法:将净何首乌摊于搪瓷盘内,将盘交叉排放于高压灭菌柜的载物车上。

按高压灭菌柜操作规程,进行常规操作,当压力达到98kPa,温度达到120℃时,保持蒸制30min,然后闷2h,干燥处理。

[25]经证实,高压蒸制法与药典规定方法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药典炮制法所得制首乌。

7(3)黑豆制:黑豆汁的制备:黑豆汁的制备取黑豆100 g, 加水适量, 煮约4 h,熬汁约50 g, 豆渣再加水煮约3 h, 熬汁约100 g, 合并黑豆汁约250g。

测得进出率较好。

何首乌的炖制:据报道,在黑豆汁水溶性浸出物为11. 05% ~ 16. 46%;炖制36h , 干燥9 h, 干燥温度80℃的炮制条件下,可达到其醇溶性浸出物6.69% ~ 11.14%, 二苯乙烯苷1. 49%~ 2.26%。

[26](4)其他新兴炮制工艺:A.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 炮制时间5min, 药材铺叠厚度2cm. 微波用于新鲜何首乌药材的快速干燥和膨化效果均比较好, 但对于降低结合蒽醌含量并不明显, 因此微波用于何首乌炮制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B.发酵工艺:将何首乌饮片70 ℃干燥,粉碎过60目筛,称量5g放入500 mL的三角锥瓶中,加入100 mL蒸馏水,制备成浓度为5%的首乌粉末混悬液,121℃高压灭菌20min。

将米根霉于无菌环境接入何首乌发酵培养基中。

接种完成后放入恒温培养振荡器中,28℃,180 rpm 振荡摇瓶培养5 d。

何首乌发酵溶液于65℃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发酵方法所得炮制品其二苯乙烯苷含量较清蒸与黑豆制的保留值都要高,但其成分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引起游离蒽醌向结合蒽醌的转化。

[14][27]饮片质量控制1、检测项目(1)外观性状药典关于黑豆制何首乌的标准:本品呈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l c m。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

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

气微,味微甘而苦涩。

[28](2)物质含量按照药典方法,以干燥品计算,含游离蒽醌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 10%。

10版药典新增检查项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D - 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 .70%。

[28]有报道建议对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限度,生首乌和制首乌可分别规定为“不得少于2.0 %”和“不得少于1.5 %”。

[29]但有人提出环境温度、湿度及溶液的酸碱度均影响其稳定性,笔者认为应选择稳定性强,可控性好的化学成分代替上述化合物作为何首乌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并为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30](3)安全性制何首乌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减毒的作用,但因毒性成分尚不完全明确,故现基本没有在根本上考察其安全性的方法报道。

仅已证明制首乌无致畸作用,主要毒性表现为肝损伤。

[3]2、质量影响因素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法(净选、切制、炮炙)、辅料质量与用量3、常用检测方法HPLC检测主要成分含量[28]TLC鉴别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10]及炮制工艺的优劣[23]指纹图谱法[29](HPLC-MS)生物效应评价法发展方向分析整体来看,何首乌应用历史悠久,并十分广泛,生、制首乌区分相当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