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狂人日记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山作

4狂人日记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山作

精神错乱、主观臆想 4、真狂乎?
头脑清醒,先知先觉者形象
狂人的多疑与敏感有其 自己的道理吗?为什么?
【提示】结合当时社会与 人们的做法进行分析。
这个“吃人”的历史、社会是怎样
的?
(1)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 煎炒了吃 (三) (2)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人肉可 以煎吃” (五) (3)“易子而吃”(五) (4)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十) (5)徐锡麟的心肝被炒吃(十) (6)人肉人血治痨病(十)
具体事例在?
?“从来如此……总之你不该说,你 说便是你错!”【八】
?——麻木
?让被吃的人自己勒死;罩上“疯 子”“恶人”的名目;和在饭菜 里,暗暗给人吃。【七、十、十 二】
?——盲目维护
狂人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一个历史、社 会的?
?他能清楚地认识历史、社会 、他人(吃人
? 1. 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 2. 剖解狂人形象,作品在形式上的创新及心
理描写的特色。 ? 3. 体会本文的反封建意义。
? 教学重点:剖解狂人形象及心理描写的特色。 ? 教学难点: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
回顾小说基本知识
? 1、小说的三大要素是? ? 2、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3、情节的组成部分为? ? 4、情节作用是? ? 5、小说刻画人物一般从哪四个方面进行? ? 6、小说人物刻画的作用是? ? 7、环境,指作品中描写出来的,围绕人物促使人
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 为笔名,是中国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鲁迅的心路历程
? 绍兴 为父病、四处忙 看透世态 想投异路 ? 南京 求新知、开眼界 抉择学医 报效祖国 ? 仙台 攻医学、欲救民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 东京 搞文艺、唤民众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 北京 抄古碑、泻忧闷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 北京 应索稿、挥战笔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请观看北大中文系副教授 孔庆东主讲的《百家讲坛——谁在吃人》
导入新课
?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个怎样的社会?作 为五四悍将的鲁迅先生以小说的方式做出了自 己的回答,它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让我们切换视角,看看 当时的社会在“狂人”的眼中是怎样的景象。
狂人日记
鲁迅
学习目标
《狂人日记》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 一篇现代型短篇白 话小说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 创作的开端。
理清脉络
??引子:由来 ?开端(第1、2自然段):踹书结仇 《狂人日记》??发展(第3~11自然段):吃人与合伙吃 ??高潮(第12自然段):历史真相 ??结局(第13自然段):寄希望于将来
人物形象
“狂人”是怎样一个艺术 形象?你如何评价他?
想吃掉他,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小 动作皆包藏祸心。 从医学角度看,这种处于反 应性妄想之中,对周围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 物特征而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 或怀疑有人侮辱他,就是“迫害狂”的病症。
合作讨论:
1、何谓狂?
疯子,精神上不正常的人 2、为何狂?
认为别人要吃自己 3、怎样狂?
创作背景
《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4 卷第5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从日本回国后,鲁迅接连遭到严酷现实的打击, 一度失望而沉默。正当鲁迅埋头在中国古文化中消 沉的时候,正当鲁迅在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痛苦、 焦虑的时候,《新青年》树起了“文学革命”的旗 帜,使鲁迅走出沉默将已数十年来对中国社会历史 的思考和认识,浓缩在一篇小说里,与《新年青》 同仁一起,站在了文学革命的最前沿,向整个封建 社会提出了挑战。这篇非同凡响的小说,就是《狂 人日记》。
合作探究
对于这一个有着长久 “吃人”历史的社会,周围 的人是怎样对待这个历史与 社会的,而狂人又是怎样对 待的?
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一个历 史、社会的?
?P40
? “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 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 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 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 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物行动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哪两个方面。 ? 8、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回顾小说基本知识
?小说的三大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
记叙(故事情节)、描写(人物、环境)
?情节的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情节作用:
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深化)作品主题
狂人日记
鲁迅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的 奠基人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运 动的一面旗帜。
?中 国 现 代 最 杰 出 的小说家
鲁迅(1881 ——1936 ),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18 岁以前,先后在本宅家塾和三味书屋读书, 1893 年离家到南京求学, 1902 年赴日本留学 ,1909年回国 。鲁迅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 他在《自题小像》一诗中表达了他的强烈的爱国 主义情感: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正是这种情感驱使 ,鲁迅为了中国的维新而去 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回国后奋身投入了辛亥 革命的宣传活动,甘当新文化运动的一名小卒, 20年代后为为周树人,改字樟寿, 号豫才。
“狂人”为什么名之为“狂人”?
? 所谓“狂人”是从所谓“正常人”的角度说的, “狂人”即“不正常”的人。文中的“我”有
他是可悲的, 哪些不正常的表现 ——极度敏感,行为怪异,
日夜胡思乱想,常发生错觉、幻想 ,思维错乱, 怀疑周围的人,不论认识与否、不论男女老幼、
值得同情的!? 不论贫富亲疏,甚至骨肉之亲的大哥都仇视他,
? 小说刻画人物一般从 四个方面进行。
肖像、动作、语言、心理
? 小说人物刻画的作用: 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
发展、表现(深化)作品主题
? 环境,指作品中描写出来的,围绕人物促使人 物行动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渲染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为人物的出场做烘托),塑造了人物形象(反映了人 物的心理状态),揭示(深化)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