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国防教育
当今国际大环境是一超多强,超级大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限制。
可是天下仍然远远没有真正太平,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
国际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和军事干涉主义的抬头都说明了实力政治和丛林法则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世界。
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祖国的发展进步、长治久安,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培养他们保家卫国、为祖国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如今,“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类消极思想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
这不仅有利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
加强国防教育,首先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府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制度,大力宣传国防政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调动起政府各级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关注,促进高校对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视。
落实好政策和制度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校国防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方法。
积极探索办好全民国防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发挥好传统教育模式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广播电视、新闻报刊、互联网
等多种手段的宣传力度,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为大学生国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要在教育形式上创新,加强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知识理论水平。
抓住教育重点环节,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
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
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国防教育对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国防教育机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义,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国防教育机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故此,在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有着极大的历史前瞻性的,故此,在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有着极大的历史前瞻性的,对国家,学生个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对国家,学生个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有效地将大学生与国防联系起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同国防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穿插其中。
二是要把开展大学生军训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大学生军事训练,锻炼他们的身心素质。
三是要把高校征集新兵工作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
最后,要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育的时事性、针对性和生动性,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课堂教育和娱乐活动的各个方面。
作为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当关心时事,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并自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力;培养创新精神,锻炼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能力;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这些科学理论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理论指导,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也只有这样,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