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表
广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表
②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取6.0KN/m2,远大于规范要求。
③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KN/m2,是否符合该工程所处的基本风压,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协商确定。
2
GS-4-05:
①基础的环境类别为二a,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4.2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②未见地质报告,强风化泥岩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450Kpa,应有根据。
8
目前框架的面筋配置较少,如2Φ12或2Φ14,应认真复查计算书的内力包络图,确保反弯矩不在2Φ12或2Φ14之内,否则应加长支座筋的长度;请检查各栋图纸的类似问题。
2、3号楼
1
GS-2-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2008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版本号应为GB50223-2008;
2
GS-5-05:
①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应根据地质条件(现无地质资料)是否符合广东省建设厅《关于限制使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通知》(粤建管字[2003]49号)文及市建委相关文件的要求并严格执行。
②说明3中护壁应按上述文件规定采用混凝土护壁,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6.6.6条要求,护壁厚度不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
②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取6.0KN/m2,远大于规范要求。
③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KN/m2,是否符合该工程所处的基本风压,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协商确定。
2
GS-2-05:
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3
GS-2-14、15:
地下室基础梁JZL,应按框架的抗震构造设置,加密区箍筋间距200mm不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3.6条要求,应调整。
4
GS-4-08、10:
5米跨度的大板厚取130mm,偏薄,且ф8@100的钢筋直径偏小。
5
GS-4-08:
-2.1标高的板跨4.5米,板厚取100mm太薄。
6
GS-4-09:
KL13(4)第二跨梁端配4Φ25+2Φ20,配筋率达1.99%,不满足《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第6.3.5-4条,应复查同类问题。
7
缺混凝土强度等级。
5、6号楼
1
GS-5-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2008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版本号应为GB50223-2008;
②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取6.0KN/m2,远大于规范要求。
③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KN/m2,是否符合该工程所处的基本风压,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协商确定。
4
GS-2-15:
后浇带的划分应全面考虑,如CG~CM/C4~C6在X和Y向可以满足后浇带划分后的间距,但斜向距离却很大,应调整。
5
GS-2-18:
①KL41第一跨第一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请检查全套图纸的类似问题。
②KL24第六跨右支座筋是否为10Φ28,请注意底筋与支座筋的比值。
广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单
编号:S09042
项目名称:番禺莲花山高尔夫俱乐部配套设施专业:结构
序 号
审 查 意 见
设计单位回复
意见
1号楼
1
GS-1-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2008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版本号应为GB50223-2008;
②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取6.0KN/m2,远大于规范要求。
3
GS-5-10:
KL27(2A)第二跨梁端配4Φ25+构技术规程》第6.3.5-4条,应复查同类问题。
4
缺混凝土强度等级。
缺地质勘探资料;各栋图纸均无计算书。
图纸为何为“招标图”?请检查。
审查人:(实名)韩建强 黄一丹09/04/15设计回复人:(实名)
6
GS-2-20:
有些单向板的长度达10多米,应采取措施防止纵向开裂。
7
GS-2-26:
斜向必然有水平推力,应加大四个柱子的抗剪截面尺寸。(检查其他栋同类问题)
4号楼
1
GS-4-01:
①总说明的主要设计依据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注明2008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版本号应为GB50223-2008;
③基础高500mm和600mm,配筋为0.15%和0.126%,不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1条。
3
GS-4-07:
BZ-2异形柱,总面积为200×1000,配8Φ14,各肢肢端配2Φ14,配筋率0.154%<0.2%,违反《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第6.2.5条,应复查本工程同类问题,一并修改。
5
GS-1-14:
KL13第2跨、KL37第4跨、KL30第1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请检查全套图纸的类似问题,一并解决。
6
GS-1-16:
WKL26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7
GS-1-17:
9.000标高处的150板厚的板筋未标注。
③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6KN/m2,是否符合该工程所处的基本风压,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协商确定。
2
GS-1-05:
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3
GS-1-10:
JZJCL14第8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4
GS-1-12:
KL19第5跨、KL20第2跨底、面筋面积之比小于0.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2条。
(签名)(签名)
注:黑体字表示违反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