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细菌的分类鉴定

各类细菌的分类鉴定

液体培养基:均匀混浊生长,加入血清、腹水、葡萄糖,可促使其生长。
糖类发酵:多数菌株分解菊糖;
胆汁溶解实验(+);
奥普托欣敏感试验(+);
荚膜肿胀实验(+);
动物试验:小白鼠对肺炎链球菌极为敏感;
快速乳胶凝集试验(+)。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副鼻窦炎、脑膜炎及败血症。
H2O2(+);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能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
①蛋白抗原:SPA蛋白(存在于葡萄球菌表面,结合在细胞壁的黏肽部分,具有抗吞噬作用),有种属特异性。
②多糖抗原:有型特异性。
1.侵袭性疾病:①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毛囊炎、疖、痈);②全身性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③呼吸道感染;④医院内感染
③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侵入结肠粘膜上皮,引起志贺样腹泻(黏液脓血便)。
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又称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
⑤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ggEC)
2.肠道外感染:常见于泌尿系感染。
CDC将大肠埃希菌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6、7、8三个月O157:H7感染的发生率最高。
其他
沙门菌属
G-b
有周身鞭毛(除鸡沙门菌)
有菌毛
无芽孢
无荚膜
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透明或半透明菌落,对胆盐耐受。产H2S者在SS琼脂上形成黑色中心;
液体培养基:均匀混浊生长。
糖类发酵:均不发酵乳糖(亚利桑那菌除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
IMViC:- + - +
KIA:K A +/- +/-
O157是4岁以下儿童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原菌。
对产ESBLs产酶株所致感染需要采用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类进行治疗。
志贺菌属
G-b
无鞭毛
无芽孢
无荚膜
有菌毛
普通琼脂平板和SS琼脂 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宋内志贺菌可形成扁平粗糙的菌落);
液体培养基:浑浊生长。
糖类发酵: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宋内志贺菌可迟缓分解乳糖);
②H~O变异:有鞭毛的沙门菌失去鞭毛的变异。
③相位变异:具有双相H抗原的沙门菌变成只有其中某一项H抗原的单项菌。
④V~W变异:失去全部Vi抗原的变异。
变形杆菌属
G-b
有周身鞭毛(摩根菌属的部分菌株在30℃以上不形成鞭毛)
无芽孢
无荚膜
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平板:迁徙扩散生长(普通变形和奇异变形),可被0.1%苯酚、4%硼酸、5%~6%琼脂及同型血清或胆盐所抑制。普罗威登斯菌和摩根菌属无迁徙生长现象。
沙雷菌属
G-b
有周鞭毛
部分有荚膜
无芽孢
普城沙雷菌和深红沙雷菌可耐5%~10%NaCl。
普通培养基:白色、红色或粉红色菌落。
各种沙雷菌可产生两种色素:灵菌红素(非水溶性)和吡羧酸(水溶性)。
糖类发酵:能发酵多种糖;
常引起尿路感染(最常见)。
肠球菌是G+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
菌名
革兰染色
形态与结构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
致病性
其他
脑膜炎奈瑟菌
G-双球菌
无鞭毛
无芽孢
有菌毛
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含有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糖类发酵: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
血平板:圆形,凸起,灰白色,不溶血的菌落。有时菌落呈黏液性,用接种环挑取时呈长丝状。
肠道选择培养基:乳糖产酸菌落。
液体培养基:浑浊生长,可形成菌膜与黏性沉淀物。
糖类发酵:发酵乳糖;
H2O2(+);脲酶(+);
OX(-);鸟氨酸(-);
动力(-)。
本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
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可用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类进行治疗。
哈夫尼亚菌属
G-b
无荚膜
无芽孢
有周鞭毛
糖类发酵: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可利用枸橼酸盐、乙酸盐和丙二酸盐作为唯一碳源;
H2S(-);山梨醇(-);DNA酶(-);
赖氨酸(+);
关键生化反应:葡萄糖酸盐(+)。
爱德华菌属
G-b
IMViC:+ + - -
H2S(+);
甘露醇(-)。
菌名
形态与
染色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糖类发酵:分解葡萄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
脲酶(+);
鸟氨酸(+);
H2S(-);
VP试验:25℃(+),37℃(-)
本菌为人畜共患菌。
假结核耶尔森菌
G-b
25℃
周鞭毛
37℃
无动力
普通琼脂:圆形,中心凸起,呈颗粒状,灰黄色,半透明菌落。
液体培养基:
光滑型菌株:均匀浑浊生长;
粗糙型菌株:沉淀生长。
含有胆盐的培养基:扁平、圆形、半透明菌落。
含有铁离子或铅离子的培养基:产H2S菌株的菌落中心呈黑色。
液体培养基:生长迅速,早期培养物呈混浊,可有部分沉淀。
迁徙生长;
H2S(+);
明胶液化(+);
酯酶(玉米油)(+)
共同特点:
OX(-);
苯丙(+)
普通变形和奇异变形引起尿道、创伤、烧伤的感染,奇异变形还可引起婴幼儿肠炎;
OX(-);
IMViC:- + - -
KIA:K A - -
MIU:- - -
H2S(-);苯丙(-);
赖氨酸(-);柠檬酸盐(-)
NIT(+)。
只有菌体抗原(O)(分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
K抗原存在时能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作用,加热100℃,60min可消除K抗原对O抗原的阻断作用。
致病因素:侵袭力、内毒素、外毒素
与大肠埃希菌鉴别:
①无动力,不发酵乳糖,靛基质(-),赖氨酸(-)。
②发酵糖,产酸不产气
③分解黏液酸,在醋酸盐和枸橼酸盐琼脂上产碱。
与类志贺邻单胞菌和伤寒沙门菌鉴别:
动力和氧化酶:志贺菌(-);类志贺邻单胞菌(+)。
伤寒沙门菌:动力(+)H2S(+)
菌名
革兰染色
形态与结构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
致病性
H2S(-);
MIU:---;
丙氨酸脱氨酶(-)
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G-cb
25℃
周鞭毛
37℃
无动力
无芽孢
无荚膜
25℃培养时形成周鞭毛,呈翻滚旋转状运动。
血平板:圆形光滑,凸起的菌落。
麦康凯平板:形成不发酵乳糖的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扁平、较小的菌落。
液体培养基:浑浊生长,表面形成白色菌膜或有沉淀生成。
病原性球菌
菌名
染色
形态与结构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
致病性
其他
葡萄球菌
G+c
无鞭毛
无芽孢
普通琼脂平板: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的菌落。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
血琼脂平板:几乎所有的葡萄球菌可产生α、β、γ和δ溶血素;
液体培养基:生长迅速,呈均匀混浊状。
糖类发酵: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
需置5%~10%CO2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
培养基表面可见光滑、凸起、半透明、高亮度的圆形菌落。
糖类发酵:发酵葡萄糖、产酸,但不酵解麦芽糖、蔗糖和乳糖;
H2O2(+);OX(+)。
①菌毛蛋白抗原、
②脂多糖抗原、
③外膜蛋白抗原。
淋病的病原菌。
浓汁标本中,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而在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外。
细菌培养仍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患者的唯一方法。
液体培养基:溶血性菌株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生长,不溶血菌株呈均匀混浊生长。
糖类发酵: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H2O2(-);
A群链球菌:杆菌肽(+);
B群链球菌:CAMP实验(+),水解马尿酸钠;
D群链球菌:七叶苷实验(+);
α-溶血性链球菌:对奥普托欣耐药,不分解菊糖。
A群链球菌:急性化脓性感染;猩红热;风湿热和肾小球CLSI/NCCLS推荐的标准确证实验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
肠杆菌属
G-短而粗的杆菌
部分有荚膜
有周鞭毛
无芽孢
普通琼脂:大而湿润的黏液状菌落。
肠道选择培养基:乳糖发酵菌落(聚糖肠杆菌除外)。
液体培养基:均匀浑浊生长,表面有薄膜,管底有黏稠性沉淀物。
G-b
无鞭毛
无芽孢
有荚膜
培养初期的菌落特征:显微镜观察可见一层形状不一,浅灰色小菌落。
液体培养基:形成絮状沉淀(“钟乳石”状)和菌膜。
每毫升中加入0.25ml亚硫酸钠或0.1%~1.0%脱纤维血液的培养基对鼠疫耶尔森菌生长有刺激作用(可能与降低培养基氧化还原点位有关)。
KIA: ;利用葡萄糖,不利用乳糖;
H2O2(+);OX(+);
NIT(-);H2S(-);
吲哚(-);尿素(-)。
①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②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③脂多糖抗原、
④核蛋白抗原。
治疗原则:青霉素G为首选,三代头孢也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青霉素过敏者可考虑选用三代头孢或氯霉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