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PPT
定性措施和控制出血最有效的措施。(1h)
2.护理措施
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必须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1)现场救护(p111)
(2)运送途中的护理
(3)院内救护
院内救护
院内救护包括常规救护措施、密切观察伤情变化 和配合医师对各脏器损伤分别采取确定性治疗
1)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视病情给予气管插管、 人工呼吸、足够有效的氧供
2)循环支持:主要是抗休克, 建立足够的静脉通道(禁忌在受伤肢体的远端)
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 3)控制出血:对活动性出血应迅速清创止血,对内脏大
出血准备手术
院内救护
4)镇静止痛 5)防治感染:遵循无菌术操作原则,按医嘱
使用抗菌药物;破伤风预防 6)密切观察伤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支持治疗:维持体液平衡,营养支持 8)配合医生对各脏器损伤的治疗 9)心理治疗 :信息沟通
第2死亡高峰受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救治影响较大( 受伤-ICU 或手术室)-新黄金时间目标
2.新黄金时间
指把重度创伤患者从院外转运至急诊科,到出现生理极限 之前的一段时间,其终极目标是缩短创伤至手术时间或被 送到ICU的时间,实现“早期确定性救治”
多发性创伤
多发伤(multiple trauma) :单个致伤因素导致人体同时 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且至少 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
进一步评估
VIPCO抢救程序
V(ventilation):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和给氧 I(infusion):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抗休克 P(pulsation):监测心电和BP,发现和处理休克 C(control bleeding):控制出血(加压包扎止血、手
术止血) O(operation):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是严重多发伤的决
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
2019.12.13 王建锋
创伤的死亡3个高峰时间
第1死亡高峰:伤后数分钟内,约50% 死因:多为严重的脑或脑干损伤、大出血等
第2死亡高峰:伤后数h内,约30% 死因:主要为颅内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 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等
第3死亡高峰:伤后数天至数周,约20% 死因:主要为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
谢谢
谢谢 第九章 创 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连枷胸与反常呼吸
护理措施: ①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适当运用呼气末正 压通气 ②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防治感染。 ③有效镇痛,胸部固定。 ④必要时行急诊开胸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胸部呼吸型态,血压 及氧饱和度的改变。
腹部脏器破裂出血
1)护理措施: ①吸氧,禁食禁饮,不随便搬动患者。 ②建立2路以上静脉通路,慎用止痛药,抗休克、抗 感染,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不能从下肢静脉输液) ③对所有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在伤后三小时内遵 医嘱尽早使用止血药。 2)病情观察: 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改变。 ②关注腹部体征变化,动态评估是否有腹痛、腹胀、 压痛及反跳痛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与股骨骨折
护理措施: ①吸氧,开放2条以上静脉通路,早期控制损伤,止 血、止痛、备血。(不能从下肢静脉输液) ②对于低体温积极复温。 ③骨盆及下肢固定,遵医做好术前准备。 2)病情观察:①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的变 化。②在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的条件下,如患者出 现不能解释的低血压,即应高度警惕腹膜后有大出 血的可能。③密切观察下肢皮温、动脉博动等。
复合伤: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创伤, 如一个脏器有三处的裂伤,一个肢体有两处骨折。
病因:多种多样,可为钝性损害和锐器伤。 平时多发伤以交通事故最常见
(二)临 床 特 点
伤情重且变化快,死亡率高
休克发生率高(不低于50%) 低氧血症发生率高(90%以上) 感染发生率高且严重 应激反应严重 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高 伤情复杂,处理矛盾多,治疗困难 并发症发生率高(应激性溃疡、脂肪栓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