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急危重症识别及急救处理原则及技能

常见急危重症识别及急救处理原则及技能


急救医学内涵 急救医学核心
治疗 诊断
评估
判断、救治 急危重症、创伤
预防
处理
急救诊断思维与决策 临床诊断思维
专注寻找 证据
重视生命 体征
正确判读 危值
辅助检查 精准
识别技巧
Forced postures 强迫体位
Chief complaint 主诉
急危重症识别
危critical value
10分钟的急救处理,即生命黄金1小时和生命白金10分钟。
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
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 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
快实施目标治疗 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 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
项目 WBC PLT Hb HCT 血钠 血钾 血钙
单位 ×109/L ×109/L
g/L % mmol/L mmol/L mmol/L
高值 30 300 200 60 160 6.2 3.5
低值 2.5
100 50 15 120 2.8 1.75
备注 末梢血 末梢血 末梢血 末梢血 血清 血清 血清
项目 PH PCO2 PO2 HCO3SaO2
单位
mmHg mmHg mmHg %
高值 7.55 70 45
40 75
低值 7.25 20
10
备注 动脉血
四、强迫体位 定义:指患者为了减轻痛苦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
四、强迫体位
强迫坐位 强迫蹲位 辗转体位 角弓反张位 重点体格检查
强迫体位
Forced postures
强迫俯卧位 强迫停立位 强迫侧卧位 强迫仰卧位 重点辅助检查
早期预警评分
对患者血压、呼吸、体温、 脉搏、意识、血氧饱和度六项生命指征定为评 估病情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就必须尽快地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按病情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生命体征临界值
一、主诉 胸痛
AMI
主动脉 夹层
肺栓塞
气胸
食管破裂
致命性胸痛
출처: 정보통신부 자료
二、生命体征
体温 呼吸 脉搏 血压 神智 血氧饱和度
生命体征临界值 需急救的生命体征
心率:<50次 /分或心率 >130次/分;
呼吸:<10次/ 分或呼吸>30 次/分
血压SBP<85mmHg、 DBP<50mmHg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濒危病人 ( fatal patient ) 有生命危险急症者 ( critical patient )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 acute patient )
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
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 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人工呼吸——B
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 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鼻 包口 气匀(1秒) 上抬 松手
球囊面罩辅助呼吸 l选择适合面罩 l操作者在患者头侧 lE-C手法
l提下颌、开放气道 l固定面罩防止漏气 l适量通气
急救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
Ø 尽早除颤: 可在CPR前,<3min
三、临床常用危急值
项目 血糖 肌酐 尿素 血氨 血乳酸
单位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淀粉酶
u/L
渗透压
mosm/L
高值 22.2 530
低值 2.2
35.7 176 5
正常值上限3倍以 上
330
280
备注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三、临床常用危急值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和急救处理原则及技能
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科 晏东 13087756901
@
概述
临床急危重症(criticalemergency):是指病情在多因素作用下发展到了危险严重阶 段的综合表现。
特点:迅如闪电,突然发生,变化迅速,瞬间病情即告危急。 急救(firstaid):则是指在发生威胁生命危象的现场立即对病人采取紧急救治。 目的:以抢救病人的生命为先,器官支持为主。尤其应重视发病后1小时内急救和首次
心肺复苏新理念2010
按压 C
气道
呼吸
A
B
A:畅通气道——仰头提颏法
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
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畅通气道——托颌法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普通急诊患者 (emergency patient) 非急诊患者
(non-emergency patient)
濒危病人
常用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电除颤 简易呼吸气囊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
早期 识别与呼叫
2010(新) Ø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2005) Ø 变为:反应:无
呼吸:无或不正常
脉搏:<10s(仅限医务人员)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
早期
早期
识别与呼叫
CPR
Ø按压通气比:30:2 Ø按压速率:≥ 100 次/分 Ø 按压幅度:≥5cm Ø 胸部回弹 Ø 尽量减少中断 Ø 避免过度通气
CPR ABC→CAB
心肺复苏(CPR): A-B-C 更改为 C-A-B 2005年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2次) C:胸外按压 2010年 C:首先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2次)
或 SBP>240mmHg、 DBP>120mmHg
血氧饱和度:< 90%;
三、危急值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通常指的是检验结果高度异常,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患者可 能已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故危急 值也成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三、临床常用危急值
早期
早期
早期
Ø 单次电击:减少连续电击,随即CPR
识别与呼叫
CPR
除颤
Ø 能量选择:双相波 120 ~ 200J
单相波 360J
除颤
❖ 适应对象: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 ❖ 步骤: ➢ 确定心律 ➢ 开启除颤仪,选择电复律类型 ➢ 涂导电糊(C字形) ➢ 选择合适电量。 ➢ 充电。 ➢ 放置电极板 ➢ 清场 ➢ 除颤 ➢ 紧接着继续CPR 5个循环 ➢ 评估心律及除颤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