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B
【解析】要想此类题目不失分,必须注意日常积累。

本题宜根据自己最确定的字的读音,用排除法做出正确选择。

2.【答案】D
【解析】A.相得益彰。

B.沥尽心血。

C.真谛。

3.【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开展、筹备、策划”调整为“策划、筹备、开展”。

B.成分残缺,缺少与“满足”搭配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需求”。

D.搭配不当,“增长”与“知识面”搭配不当,应将“增长”改为“扩大”。

4.【答案】C
【解析】C.《过零丁洋》中的“四周星”是“四年”的意思,并非指“寥落的群星”;“风飘絮”和“雨打萍”并非实景,而是用来比喻国势和个人身世,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都难以挽回;诗人为国破家亡而感到悲痛凄凉,而非“为报国无门而悲伤沮丧”。

5.【答案】(1)温故而知新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角声满天秋色里
(4)便引诗情到碧霄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为有源头活水来
(7)断肠人在天涯
(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解析】注意第(2)题的“沧”、第(4)题的“碧”“霄”、第(5)题的“雕”、第(7)题的“涯”不要写错。

6.【答案】(1)①
(2)④
(3)③
(4)②
【解析】注意对联采用的是对偶修辞,对对联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反。

本题对对联时先依据节日特点做出初步判断,然后根据对对联的要求加以验证。

①句有“开元夜”,对应元宵节。

②句“遍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风俗。

③句“朗月”与月亮有关,对应中秋节。

④句由“角粽”“投江”“祭诗魂”可联想到投粽江中祭屈原,对应端午节。

据此代入题中,再按对联要求验证,上下联均成对偶修辞。

二、阅读
7.【答案】①还得有耐心,须持续
②读书亦如熬粥
③选择经典好书去读(意对即可)
【解析】在文段中补写语句,首先要细读文段,了解文段大体内容及行文思路,然后结合上下文确定补写内容,注意题干中字数的限制。

①处句子要承接上文“熬粥”,所以此空要填的句子一定是“熬一锅好粥”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要引领下句“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结合下文“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来分析,应在补充的句子中体现出“耐心”和“持续”。

②处已另起一段,从下文内容看,应把话题从“熬粥”引向“读书”。

③处句子则应将读书与“好米”联系起来,即写出读书首先要选择经典好书。

8.【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宜用排除法。

由作品名可确定作者,排除B、D两项;从文段中“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知,C项“贝多芬不再孤独”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C.“作者展开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表述有误。

在《名人传》中,作者客观地介绍了三位名人的人生,没有“展开想象”。

10.【答案】A
【解析】A.异:认为……奇异。

11.【答案】D
【解析】例句中“之”为代词。

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结构助词,“的”。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代词。

12.【答案】C
【解析】例句为被动句。

A.省略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D.倒装句,谓语前置。

13.【答案】B
【解析】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表述不正确,选文第一段有“诩实非段颖外孙”。

14.【答案】(1)有人对贾诩说:“这里不可以久留,你为什么不离开?”
(2)天子东归之后,李傕带领军队来追赶,天子的军队大败。

【解析】(1)注意“或”“胡”要翻译准确。

(2)注意“既”“败绩”要翻译准确。

15.【答案】D
【解析】D.“已率先发现暗物质”的表述是无中生有。

选文最后一段“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和“我们希望‘悟空’不负众望,用火眼金睛找到更多线索,早日探到‘妖’的真容”都可证明目前并没有发现暗物质的踪影。

16.【答案】B
【解析】A.全文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

C.选文第③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引出了对什么是暗物质和寻找暗物质的原因的具体说明。

D.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很有可能”表明探寻暗物质的前景大为乐观。

17.【答案】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分别列举暗物质和普通物质在宇宙总能量中所占比重的数据,并将二者的能量大小进行对比,准确、具体、突出地说明了暗物质在宇宙中是个巨大的存在。

【解析】画线句中列举了“26.8%”“4.9%”“5倍”等数字,可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同时又将宇宙总能量中暗物质与普通物质的能量贡献进行对比,可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结合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18.【答案】事件2:爸爸节衣缩食也要为“我”买流行的彩色变速车,他总是倾其所有宠爱“我”。

事件4:爸爸在抢救之后醒来,“我”给他戴上新买的表。

【解析】本题已给定答题区间,细读相关文段内容,仿照表格中给定的内容,按“爸爸……,我……”的格式概括主要内容即可。

19.【答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文,在“我”成长的不富裕的年代里,爸爸总是倾其所有宠爱着“我”;引起下文,长大后能够独立的“我”不遗余力地回报爸爸。

【解析】记叙文中间文段的作用一般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思考作答。

内容上,分析其与开头、结尾是否存在照应关系,是否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结构上,则要分析其是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说清楚如何承上,如何启下。

本文第⑨段“所以”是对上文所述内容的一个总结,“早到了该还的时候了”引起下文“我”对爸爸的回报。

20.【答案】(1)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爸爸听到“我”要买流行的彩色变速车后沉默的样子,体现了爸爸既想满足“我”的愿望,又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为难心理,同时爸爸也在努力想额外赚钱为“我”买车的办法。

(2)神态描写,形象传神地写出“我”对爸爸向“我”索要东西时故作嫌弃的样子,也体现了父女之间的默契,以及“我”为自己能够回报爸爸而感到快乐。

【解析】本题先要分析加点词语属于哪种细节描写,然后结合语句及上下文具体情节分析。

(1)(2)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都属神态描写,应结合文句及上下文内容具体分析“半天不语”和“翻着白眼”写出了爸
爸和女儿怎样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21.【答案】感谢爸爸给“我”回报他的机会,让“我”此生心安,不留遗憾。

感谢爸爸让“我”在回报中体会到无法言说的幸福感。

感谢爸爸能够让“我”与他分担生活中的辛苦,分享人生中的甘甜。

感谢爸爸让“我”体验到做人的智慧。

感谢爸爸对“我”深沉的爱。

【解析】分析题目含义之前先要在理解全文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解题,“你”指的是爸爸,“允我回报”的意思是“给‘我’回报的机会”,“谢谢”是表达“我”对爸爸给自己回报的机会的感激。

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出“我”感谢爸爸给自己回报的机会的原因即可。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中第⑰⑱⑲⑳㉕段等有抒情议论内容的文段,抓住“不留遗憾”“幸福感”“做人的智慧”等关键信息作答。

三、作文
22.【答案】略
【解析】(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完成这篇作文,首先要审好题。

“这也是一种荣誉”,这个题目中“也”字是关键点,也是构思的难点。

它意味着考生在文中展示的对“荣誉”的观点和认识应有异于一般的看法,应是自己的独特见解。

所以“这”一定是不同于事业有成、比赛胜利、评比获奖等普遍意义上的荣誉,而是一种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却赢在精神、毅力和品质等方面的别样的荣誉。

如:赛场上受伤却依然坚持跑到终点,亲吻跑道的刘翔;因裁判误判而失掉比赛,虽败犹荣的球队;默默做了好事,后被发现,得到迟到的表扬等都可以是题目中的“这”。

总之,抓住“也”字这个题眼,挖掘出富有深意和新意的“这”,就能写出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的考场作文。

(2)这是一篇导语引导式的自命题作文。

这道作文题的题眼是“喜悦”,细读导语材料,可以发现这里所说的“喜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高兴、开心、快乐、欢喜,而是一种基于个人爱好、生活追求而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所体会到的乐趣,以及在享受这种乐趣的过程中内心的那份恬静和舒适。

如导语材料中所言,“这喜悦使生活多了趣味,让心灵得以舒展,为人生增添亮色”。

所以,这篇作文可以写自己在阅读、练习书法、学习国画、参加运动或公益实践活动等过程中所享受到的乐趣和获得的深刻感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