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写作ppt课件

应用文写作ppt课件

小标题、正文及附件项目顺序、依次从大到小选用。 ❖ 公文标题一般用2号宋体;小标题、主题词用3号宋
体;正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
公文文种的选择
❖ 1.文种的选择必须符合发文目的 ❖ 2.文种的选择要符合制发单位的权限 ❖ 3.文种的选择要考虑收发文单位之间的隶属
关系
.
公文文种
❖ 按2001年1月1日实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为13类13种,即(1)命 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 (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 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 (12)函;(13)会议纪要。
❖ 通报: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 情况的一种下行公文。 通报的特点:知照性、教育性、政策性、针对性、 典型性。 通报的类别: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 报。 通报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组成。
.
5、通报
❖ 通报的正文:通报原由、通报事项、分析概 括、处理决定。
❖ 通报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要及时;事例要 真实、典型;叙述要详略得当;要突出教育 性,注意掌握政策。
密期限。
.
公文的一般格式
❖ 份号 0001 ❖ 密级 机密★×年 ❖ 急度 特急
❖ × × × ×文件
❖ × × × ×【2005】 × ×号
❖ × × ×关于× × × ×工作的紧急通知
❖ × × × ×(主送机关)
❖ ×××××××××××××××××××××××××××× ×××××××××××××××××××××××××××××
.
四、行文规则
❖ (四)报告规则 ❖ 1、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 2、一般不得越级报告 ❖ 特殊情况需越级汇报和反映时,必须将报告
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
四、行文规则
❖ (五)报刊发表的公文可视为正式公文 ❖ (六)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
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 (七)协商一致原则 ❖ 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
❖ 【批示只是上级机关领导人对下级机关来文 (含请示和报告)所批注的处理意见。】
.
3、批复
❖ “批复”标题的写法: ❖ 发文机关+批复事项+行文对象+文种 ❖ 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圳特区私人建房问
题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并福建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的批复 ❖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 如:国务院关于广东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 快经济发展请示的批复
.
5、通报

表彰通报
市美雅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
《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
制,实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市第一个安
全生产年企业。为此,市政府决定对美雅化
工厂通报表彰。

市政府

2003年1月2日
.
6、函
❖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 和答复问题或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的 公文。
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 令纠正或撤销。
.
公文拟写的一般格式
❖ 公文由文头、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 1.公文格式的文头部分 ❖ 文头位于公文首页上端 ❖ (1)公文格式代码(又称公文检索代码) ❖ (2)印制顺序号(又称公文份号) ❖ (3)秘密等级(密级) ❖ 分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秘密等级注在版头左上方,并标明保
.
3.公文格式的文尾部分
❖ (1)主题词 ❖ 用来标引公文主题内容,便于电脑检索,提高检索
和查询速度,有利于公文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 科学化。
❖ (2)抄送单位 ❖ 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 ❖ (3)印发说明(又称印刷版记)
.
(四)公文的其他格式
❖ 1、公文用纸规格 ❖ 2000年国务院规定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 ❖ 2、排印 ❖ 一律采用从左到右横排。 ❖ 3、字号 ❖ 公文中印刷字号,一般按发文机关名称、大标题、
.
4、通知
❖ 通知种类;
❖ (1)指示性通知
❖ 用于直接发布行政法规和对下级某项工作的指示、要求, 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
❖ (2)批示性(转发性)通知
❖ 批转下级机关送来的工作报告、建议、计划等。
❖ (3)周知性通知
❖ 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 制性。
❖ (4)会议通知
.
2.公文格式的主体部分
❖ (6)成文日期 ❖ 以领导人签署日期为准; ❖ 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署的日期
为准; ❖ 会议通过的公文以通过的日期为准; ❖ 法规性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
.
2.公文格式的主体部分
❖ (7)用印(骑年压月) ❖ 除以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公文外,
都应加盖公章。印章要端正、清晰地盖在成 文时间年、月、日的上方。上不压正文,下 要压年、月、日。 ❖ (8)附注 ❖ 主要指阅读范围。
应用文写作
.
公文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 公文即公务文书。它是法定组织或个人 在公共事务活动中依据规范体式形成并固定 使用,以直接发挥其社会管理效能和法定效 力的文字材料。
❖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 广义公文,是同私人文书相对而言的,包括 行政公文、规章文书、事务文书等机关常用 应用文。
❖ 狭义公文,专指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 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 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 重要工具。
.
2、报 告
❖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 出建议、答复上级询问的上行公文。
❖ 报告的种类: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建议报 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
❖ 报告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签署构成。 报告正文由开头(报告目的)、中间(报告 内容)、结尾(结束语)组成。
.
2、报 告
❖ 工作报告正文由工作过程、成绩或收获、经 验或体会、存在问题与今后打算构成。
.
二、行文方向
❖ 1、上行 ❖ 即公文向发文机关的上级机关运行。 ❖ 2、下行 ❖ 即公文向发文机关的下级机关运行。 ❖ 3、平行 ❖ 即公文向发文机关的同级单位或不相属的单位运
行。 ❖ 4、泛行 ❖ 公文运行方向广泛,方行不定。 ❖ 5、行文方向不同,所用的公文文种不同。
.
三、行文方式
❖ (一)按受文机关或行文对象的范围分类 ❖ 1、逐级行文 ❖ 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或下级行文。 ❖ 2、越级行文 ❖ 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或直接下级行文。特殊情况
.
公文的分类
❖ 1.从公文来源分:对外公文、收来公文、内部公 文。
❖ 2.从公文作用分:指挥、规范、报请、知照、记 录性公文。
❖ 3.从公文行文关系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 4.从公文处理要求分:需办件、参阅件;急件、
平件;秘密件、普通件。
.
一、行文关系
❖ 1、上下级关系 ❖ 2、平级关系 ❖ 3、隶属关系 ❖ 4、非隶属关系
叙来文一般为:你局《关于的请示》( 发[2002]号)收悉。 ❖ 撰写批复的要求: ❖ 有理有据,态度明朗,及时批复,对象明确。
.
4、通知
❖ 通知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平行机关以及 机关内部发布规章、布置工作、传达指示、 任免人员等经常使用的一种公文。
❖ 通知由标题、受文单位、正文(通知原由、 通知事项、执行要求)、落款组成。
.
通告
❖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 的事项的公文。
❖ 通告的种类:政务性通告、事务性通告。
.
1、请 示
❖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请求决断、 指示、批准事项时使用的呈请性上行公文。
❖ 主送机关是负责答复、批准请示事项和指示 工作的上级机关。
❖ 请示的分类: ❖ 请求指示的;请求批示的; ❖ 请求审核的;请求解决的; ❖ 请求批转的。
下越级行文时,必须同时抄送直接上级。 ❖ 3、多级行文 ❖ 同时上行、下行文。
.
三、行文方式
❖ (二)按发文机关个数分类 ❖ 1、单独行文 ❖ 由一个单位签署发文。 ❖ 2、联合行文 ❖ 现实中,解决某件事情牵涉到多个单位时,
就需要两个和两个以上单位联合行文。
.
三、行文方式
❖ (三)按行文的主次分类 ❖ 1、主送 ❖ 发文机关直接针对与行文内容关系最密切,
❖ 用于下级或平级。
❖ (5)任免通知
.
4、通知
❖ 拟写通知的注意事项 ❖ (“三忌三要”): ❖ 一忌啰嗦,二忌条理不清,三忌无谓的客套
寒喧; 内容要明确具体,语言要简洁肯定, 要使用一定的专用语。
.
4、通知
❖ 三种特殊类型的通知 ❖ 1、批转性通知 ❖ 2、转发性通知 ❖ 3、发布性通知
.
5、通报
.
四、行文规则
❖ (二)抄送规则 ❖ 1、下行文抄送原则 ❖ 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
机关。 ❖ 2、上行文抄送规则 ❖ 上行文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
四、行文规则
❖ (三)请示规则 ❖ 1、一般不得越级请示 ❖ 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
的上级机关。 ❖ 2、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 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 3、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 4、请示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 情况报告正文由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办理结 果构成。
❖ 建议报告由事项、意见或建议构成。 ❖ 答复报告由报告起因、报告内容构成。 ❖ 报告与请示的最大区别是不要求批复。
.
3、批复
❖ 批复是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的一 种公文。
❖ 批复的特点:行文的被动性、回复的针对性、 效用的权威性。
❖ 批复的结构:标题+受文单位+正文+签署+成 文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