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国医疗行业现状1.产业结构2.行业规模3.产销情况4.盈利情况5. 出口情况二.中国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三.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2、技术因素3、社会因素四.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五.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农村市场发展概况六.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未来几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会以4%~6%的速度增长,而200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已经达到2900亿美元。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医疗器械市场增长速度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开始放缓,不过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国家中等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器械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目前,随着我国研发、生产水平的提高,与国外医疗器械生产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常规医疗器械设备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高端医疗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且部分产品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由此表现为我国出口逆差逐步缩小,并于2005 年首次实现顺差。
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业终于迎来出口大增长的局面。
在上半年进出口医疗器械总额超百亿美元的基础上,下半年进出口贸易继续呈增长态势。
其中,出口近150亿美元,进口为76亿美元,顺差较为明显。
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基本构成如下:高端产品仅占25%,而中低端产品则占75%。
反观国际医疗器械市场,高端产品一般占55%的份额,中低端产品仅占45%。
这表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仍以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
在我国出口的高端器械类产品中,美国GE、荷兰飞利浦、日立等在华外资公司的产品约占近八成,这反映了我国本土企业高端产品制造力不足。
虽然我国在一次性耗材、义齿材料、轮椅、卫生材料及医用敷料等大路货产品的产能已居世界第一,但毫无疑问,这些产品均为低附加值、高耗能产品。
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所占份额太低。
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总销售额仅有140亿元,而且市场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仅占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较小份额。
这反映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过大。
目前,家用医疗器械产品仅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4%。
而在国外这一比例一般在25%左右。
由此可见,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品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令人兴奋的消息是,我国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等,已开发上市“百奥奇脑健康仪”、“频谱仪”等一批适合家庭使用的新型电子医疗器械产品,并已开始在市场畅销。
这表明我国长期滞后的家用医疗器械新品开发工作已开始加速。
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1.产业结构医疗器械产业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许多医疗器械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其核心技术涵盖医用高分子材料、检验医学、血液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
按经济类型分析,2009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
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
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产品布局上,我国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
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
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都有境内产品上市,多限于中档产品,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出口数量接近2.5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
临床实验室设备不断出现新产品,有两分类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2.行业规模2010 年,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行业规模呈持续扩大之势。
2010 年1~2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4.92 亿元,同比增长29.0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06 个百分点。
2 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资产总计为816.80 亿元,同比增长19.9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5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220 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49 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22.4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64 万人。
2010 年1~2 月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业规模情况单位:个,万人,亿元,%3.市场规模①国际市场规模医疗器械的市场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
医疗器械市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国际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
美国、欧洲、日本共同占据超过80%的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市场的40%以上。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已从2001年的1,870 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9 年的3,533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2001-2009)高达8.35%。
即使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 年和2009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依然逆流而上,分别实现6.99%和7.02%的增长率,高于同期药品市场增长率。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国家中等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器械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②国内市场规模医疗器械的朝阳性已经不言而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消费和投入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迅速壮大,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已经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加的主要区域。
医疗器械与药品是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发达国家这两者的销售额比例约为1:1,而我国仅为1:10,可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活跃,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使中国成为了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迅速。
2005 年-2010 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0.81%。
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官方网站统计,2010 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首次突破1000 亿元大关。
尤其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产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蓬勃发展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国际上对医疗器械的巨大需求为中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订单,据统计,2010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100.88 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出口额为65.73 亿美元,同比增长26.86%;进口额为35.15 亿美元,同比增长28.15%。
总体上看,2010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出口增幅略低于进口增幅1.29 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额达30.58 亿美元。
二是中国自身医疗器械市场的日益增长。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推进,基层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新的生长空间,国家财政投入专项投资48 亿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带来大规模的医疗设备采购。
另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人民对自身保健意识的提高也为医疗器械的增长增加了助动力,这种由于经济收入和观念的改变,给医疗器械市场带来的是一种“主动性”增长。
5.产销情况2010年一季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销情况良好明显好于09 年,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增速环比增长,产成品资金占用环比下降。
2010 年1~2 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39.38 亿元,同比增长26.9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10 个百分点。
2 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1.13 亿元,同比增长0.5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18 个百分点。
2010年1~2月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销情况单位:亿元,%6.盈利情况2010年一季度,行业累计利润同比略有下降,亏损面和亏损深度同比也都有所下降。
但随着经济的好转,行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渐好转。
2010 年1~2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1.82 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46 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75 亿元,同比下降5.4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35个百分点。
2 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亏损面为23.2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73 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14.7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30 个百分点。
2010 年1~2 月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盈利情况单位:亿元,%7. 出口情况2010 年1~3 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为11.06 亿美元,同比增长19.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3 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9.12 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9 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94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顺差2.26 亿美元,顺差减少了0.03 亿美元2010 年1~3 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出口情况单位:百万美元二.中国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医疗器械制造业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
但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而产生大量结构性矛盾,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
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 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使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07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企业近6000家,在如此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足5%。
产业集中度的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潜在生产力难以发挥,使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也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