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育中感受真善美
摘要:真善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是现代价值体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
教育是座传播真善美的神圣殿堂,只有那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人,才有资格步入这殿堂的巍峨大门,并作出辉煌的业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顾名思义,真善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
关键词:真、善、美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绝不仅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不仅每时每刻都要用自己的知识、智力、素质、觉悟去影响下一代的心灵,而且用自己的无私的臂膀推动下一代去开拓、去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但也更要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寓真善美教育于教学过程中,而其中尤以美术教育显得最为突出。
如果说其它课程赋予学生的多是理性知识的话,美术赋予学生的则是善于发现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一颗真、善、美的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就明确地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生能否获得真知灼
见,能否得到思想升华,取决于教师能否以真实形象和真实情感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记忆画的训练就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每年的开学第一课,笔者经常会以《假期记事》为题,让学生回忆、描绘自己的假期生活。
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有的描绘自己看到的印象深刻的景物,有的记录有趣难忘的瞬间,有的孩子甚至能把在大自然中的整个生活场面画下来,画面上麦田、远山、道路、汽车和忙碌的人群等丰富的内容以及事物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都能得
到恰当的体现。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对生活要求真的体现,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观察真实的事物才能逐步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大力提倡让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多回忆,多表达。
“千教万教,教人求善”
笔者在陶行知“求真”教育思想的启发下,也演绎了这么几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善;千学万学,学做善人。
”何谓“善”?从哲学上讲,善是指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
“善,德之建也。
”(《国语·晋语》),与“恶”相反。
简单地说,利人的品德即是善。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善”的培养。
笔者认为,“善”于“德”其实是一回事,是相辅相成的。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力、判断力、分析力以及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传输和道德意识培养的过程即善的陶冶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经在引导学生欣赏《地球妈妈》这幅画时,就联系到我
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随意乱扔生活垃圾、大量排放工业废水以及肆意浪费粮食等种种破坏地球环境的不当行为,已经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千疮百孔,不堪重负,进而警示和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环境,爱护地球,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度电,爱护每一棵花草,不乱扔乱吐,不乱抹乱画,以珍惜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善与德的意识以及正确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仅仅依靠美术课本的内容,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寻求善与德的需要。
做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适当选择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画或故事等,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受到感染,并激发学生表现善意的愿望。
“千教万教,教人求美”
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求美”教育,如孔子对人、事、物的要求是,既“尽善”,又“尽美”,他似乎把“美”看作是人、事、物完好的最高层次。
人类的审美本能,即是依靠直觉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
在美术教育中,教人求美,即是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进而最终能够创造美。
如对传统绘画、雕塑作品、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现代绘画艺术的欣赏可以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技法训练则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儿童的绘画中,线描画能自由运用各种形态的线通过疏密、繁简变化表现节奏和韵律,能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植物上自由组合装
饰,做到繁而不乱,繁简有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画作中表现出的这些优点一一加以肯定,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他们由无意识的显现发展为艺术表现。
同时,教师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对美的发现。
笔者在《我的小天地》这一节,就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室内布置的照片与图片,让他们自己去欣赏和感受装饰的魅力,并通过互相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与建议。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自己的家居环境进行点评,同时提出对自我小天地的大胆设想。
在这个环节,孩子们个个兴致高涨,各抒己见,有的甚至在课后还真的付诸行动,亲自动手将自己的小卧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
真善美的教育体系,“求真”是基础,“求善”是核心,“求美”是结果,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们美术教师应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利用多种形式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覆盖面,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用心灵构建诗化教育的基石,用人格编制儿童真善美的世界,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术新课程标准
[2] 《教书育人》
[3] 陶伯华《美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