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
《白桦》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 公园里的鲜花纷纷绽.(zhàn zàn)放,人们在花海中徜.(shàng ch áng)徉,无比惬意。
2. 冬姑娘穿着毛茸.(róng lóng)茸的白色大衣姗.(cè shān)姗来迟。
二、读拼音,写字词。
1. 在这jì jìng()的夜里,méng lóng()的月光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2. 这幅书法作品,笔势xiāo sǎ()飘逸,令人赞叹不已!
三、下列词语与“姗姗来迟”结构一致的一项是()
A. 白雪皑皑
B. 翩翩起舞
C. 自言自语
D. 议论纷纷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白桦》的作者是苏联的叶赛宁写的。
(修改病句)
2.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1)这节诗写了的白桦,让人感受到一种之美。
(2)我会仿写这节诗:在我的,有,仿佛,披了。
五、课内阅读。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比喻
C. 排比
D. 拟人
2.“流苏”在文中指()。
A. 白桦枝条上垂落的冰凌
B. 花穗样的装饰物品
C. 一种树
D. 流动的物体
3.这首诗以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姿态,表现出一种、之美。
4.下列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说明白雪反射朝霞,产生光芒,这光芒让白桦更加圣洁,表达了对白桦的喜爱之情。
②“洁白的流苏如画”赞美了流苏的洁白。
六、课外阅读。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特点。
2.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
这里有,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虽不言静而静自现。
第二节接着描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写;然后由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
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写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
B.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营造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C.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4.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七、由文中的白桦你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他们的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一、1. zhàn zhǎng 2. róng shān
二、1. 寂静朦胧 2. 潇洒
三、B
四、1. 《白桦》的作者是苏联的叶赛宁。
(或:《白桦》是苏联的叶赛宁写的。
)
2. (1)披着雪花高洁
(2)示例:桌上一束玫瑰染上脂粉一身霞光
五、1. B
2. A
3.白桦高贵圣洁
4. ①
六、1.静谧美丽
2.听觉动静听觉
3. A
4.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七、示例:我想到无名的守林工人。
他们为了守护森林,日复一日、孤独寂寞地生活在森林里。
他们身上有着坚守岗位、不畏艰难、甘愿牺牲的精神品质。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