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知识教程 常见慢性病预防

健康知识教程 常见慢性病预防

常见慢性病及预防对于慢性病,大学生们可能会感到很遥远、陌生甚至是不以为然。

如果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下面相关的知识,就会觉得这其实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不容轻视。

掌握一些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会终生受益。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精神异常和精神疾病等。

在我国,几乎80%的死亡可归因于慢性病,这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关键信息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造成人类残疾和死亡的最主要问题。

在我国几乎80%的死亡可归因于慢性病.慢性病发病原因中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60%,遗传因素占15%,其他因素占25%。

慢性病虽多发生在中老年,但病变的积累往往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

引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有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防治慢性病的关键是控制可变、可逆的危险因素。

可变的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有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缺乏、吸烟、酗酒、心理压力过大。

在大学生中存在的慢性病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尼古丁依赖)、精神异常和精神疾病等。

培养健康的情绪,正确对待压力和挫折对预防慢性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信息明确指出,在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中,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60%,遗传因素占15%,其他因素占25%。

这就意味着有2∕3慢性病是可以通过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的。

那么在大学生中主要存在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呢?一、不良的饮食习惯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能从小接受比较正规的有关饮食方面健康教育的人并不多。

一谈到吃,很多人都是“跟着感觉走”,不想受约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忽视了事物的健康选择与合理搭配,这样很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下去,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营养学习,还可能引发一些慢性疾病,是必须予以修正的。

那么在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呢?1.不吃早餐早晨起来不吃饭也不喝水,血液黏稠度会增高,将加重心脏负担;而且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也降低,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倦怠乏力,思维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如果经常不吃早餐,还有可能诱发肥胖、胆结石、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等疾病的发生。

2.食物过精,缺少粗粮粗粮如玉米、紫米、燕麦、绿豆和红薯等,由于加工少,营养破坏少,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含量较精致的大米、白面高,不仅营养丰富,对预防慢性病也十分有益,要适当搭配着吃。

3.偏食荤食中优质蛋白、钙、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丰富,素食中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多。

不爱吃荤菜,优质蛋白的来源会大大受限。

偏吃荤菜,又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和某些维生素及无机盐的缺乏。

因此选择食物时应注意荤素搭配,素食者要注重用豆制品、牛奶、蛋类和坚果来补充蛋白质。

4.暴饮暴食过量饮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诱发急性胃扩张、胃下垂等疾病。

若仅是大量油腻性食物,会迫使胆汁和胰液大量分泌,有发生胆道疾病和胰腺炎的可能。

经常食量大还可能导致肥胖。

5.经常吃零食、洋快餐、方便食品这类食品中,有较多是被营养学家们认定的“垃圾食品”,在国外又叫“空能量食品”,其普遍特点是营养质量比较差;容易让人不知不觉中发胖;不利于预防慢性疾病。

其中“垃圾指数”比较高的食物有可乐汽水、糖果、曲奇、薯片和薯条等,因此提醒大学生们吃零食、洋快餐、方便食品时要有选择、有节制。

作为常识我们有必要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激凌、冰棒和各种雪糕)烧烤类食品二、缺乏运动和从前相比,现代人的身体活动变得越来越少了。

坐车代替了汽车和步行,乘电梯代替了爬楼梯,一些家用电器代替了家务活动,互联网和电视的普及消磨着人们的运动意识,助长了久坐生活方式的形成。

生活变得方便舒适了,健康离我们却渐渐远了。

大学生们从事的静息性学习活动比较多,如果不重视身体锻炼,很容易导致一天的活动量不足。

专家们提醒如果一天无法保证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缺乏运动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心脏肌肉强壮,心腔较大,血容量多,冠状动脉弹性较好,血管腔较大,可以有效的预防冠心病。

一个人到了晚年能保持骨骼健康的关键,是在青少年时期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和运动锻炼,这样会使骨密度和骨强度达到较高水平,可以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

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紧张,运动能帮助创造良好的自我放松空间,缓解精神压力,可以减缓或消除紧张、激动、易怒、忧郁、神经质等坏情绪。

运动同时也能提高与人的交际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三、吸烟现在医学界已经公认吸烟成瘾即尼古丁依赖是一种高复发的慢性疾病,然而人们却普遍把吸烟当做一种不良嗜好,其实吸烟对健康造成的综合性危害高于其他任何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他们是造成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健康损害的罪魁祸首。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能使人对香烟产生依赖性,使血管和支气管内膜受损,导致气管炎、高血压及冠心病,而焦油和苯并芘则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是引发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

我国由吸烟引起的前三位相关疾病以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和冠心病,吸烟就好比是一台死亡发动机,它对健康的损害大多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方能显现,应该说吸烟是一种慢性自杀!由于被动吸烟危害极大,并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吸烟已经成为被人鄙视的行为。

目前吸烟早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控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先行者,要带头抵制烟草的侵袭,不沾染这种既害人又害己的恶习,对自己、对未来的家庭和社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四、心理失衡如今,心理失衡对健康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由它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严重时还可以导致机体多系统包括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消化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引发一系列心身性疾病。

有研究发现,压抑、不善于表达和宣泄情绪的人易患癌症,而性情急躁,易着急上火,喜争强好胜的人,易患高血压和冠心病。

不良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与不健康的心理相关。

大学生们正处在青年成长时期,人格的发展尚未成熟,有些同学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他人和社会,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虚荣、嫉妒、浮躁、自私、颓废等心理。

也有的人个性不太健康,过分内向、不善与人沟通、以自我为中心、偏执等。

随着人格的发展和自我心态的不断调整和疏导,不良的心理和不健康的个性是可以逐渐得到改善的。

其实任何人在生活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和挫折,大学生们在当代多元化社会中,要面对新旧观念的碰撞,东西文化的冲突,学习竞争的压力,未来就业的担忧,会产生多重价值体系决策的困惑和个人定位的迷茫,并因此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节常见慢性病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病是肥胖和精神疾病。

也可见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肿瘤和吸烟(尼古丁依赖)等。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大,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积极预防能收到显著效果的慢性疾病。

一、肥胖如今,在大城市成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30%和12.3%。

肥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梨形肥胖”,即臀部大,肚子不大,脂肪主要分布在皮下;另外一种是“苹果形肥胖”,即肚子大而突出,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这种肥胖可以导致更多与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

由于体重的过度增加,关节负担加重,过度磨损,胖人更易患关节病。

同时也增加了脂肪肝、胆结石、乳腺癌、肠癌的患病风险。

肥胖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劳动力,降低生活质量。

【诊断标准】成人体重超标的严重程度可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来衡量。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判断标准如下:正常:18.5~23.9kg∕㎡超重:24.0~27.9kg∕㎡肥胖:≥28kg∕㎡腰围是反应中心型肥胖的指标,测量方法是用皮尺在肚脐上一厘米处围腹部一周(与地面平行),腹部肥胖的判断标准如下:男性≥85cm(相当于2尺6寸)女性≥80cm(相当于2尺4寸)【防治处方】减肥应从调整饮食和体力活动两方面入手,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运动的消耗,健康的减肥二者缺一不可。

调整饮食:①控制高热量的食物:油炸类食品、洋快餐、坚果、各种糕点、甜饮料、酒类等,多吃含热量较低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②搭配好一日三餐热量比: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这样看来不吃早餐或晚餐太丰盛都是不合适的。

③调整进餐习惯:●进食顺序按照汤菜饭肉,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高热量事物的摄入。

●减慢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胖人往往进餐的速度太快,常常在感觉吃饱之前已经吃进去过多的食物了。

●每顿少吃一两口,最好七八分饱。

●进餐时精力要集中,不要聊天或做别的事情。

合理运动:减肥不必做高强度的运动,只需做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但持续时间要在40分钟以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动员体内脂肪分解,使腹腰部脂肪显著减少。

【细节提示】●适宜的减肥速度是6个月减少体重的5%~10%或一个月减1公斤。

●健康的减肥的标准是不腹泻、不乏力、不反弹。

二、高血压目前北京市的高血压的患病率是25%。

世界公认的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三大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和大量饮酒。

心理压力过大是如今年轻高血压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

高血压的常见类型有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和白大衣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确,可以多年自我感觉良好而偶于体格检查时发现。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而彻底治愈,需要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白大衣性高血压与情绪激动、心里紧张有关,使血压的一时增高,不需要治疗。

持续的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治疗,会逐渐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进一步发展会导致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缺血性损伤,使人致残、致死。

诊断标准发现高血压的唯一办法是测量血压。

诊断水平见表11-1。

表11-1 血压水平的定义(单位mmHg)【防治处方】规律用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是高血压患者避免出现并发症的关键。

同时要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轻精神压力;控制体重;低盐饮食,每日<6g;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过量饮酒;适量运动;不吸烟。

【细节提示】体检发现血压高了(>120∕80mmHg),必须尽早复查,寻找原因,明确诊断,必要时定期复查血压或遵医嘱治疗。

三、糖尿病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糖尿病的患病率仅为1%,2002年增至2.6%,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达8%左右,即每12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