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巾销售基础知识1(PPT64页)

毛巾销售基础知识1(PPT64页)


(十一)、穿经工序
穿经俗称穿筘,是经纱准备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穿经的任务就是 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筘, 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这样在经纱断头时 能及时停车不致造成织疵。
(十二)、织造工序
织造的任务是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织物规格要求,按 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 1.提高产品质量。织物质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 能和外观疵点两大方面。织物的物理性能,如:织物的经纬向强力、耐磨牢度、透气 度等,直接影响到服用性和穿着牢度,应根据织物的不同用途而确定。并要在生产的 全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指标要求。织物的外观疵点如:折痕、稀弄、百脚、跳花、破 洞等,不仅影响织物外观,对服用性能和穿着牢度也有着直接影响。
(五)、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2.加 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 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 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2.提高生产效率。织机的生产效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水平的考核指标之一。织机在运转 中由于断经、断纬、机械故障、处理坏布、上轴等原因而造成停台,影响布机的产量 和棉布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断头,减少机械故障,及时处理停台,缩 短停台时间,努力提高织机的生产效率。
营销系统产品知识(一)
目录
一、毛巾行业常用名词解析 二、毛巾生产过程 三、毛巾分类及常用面料 四、毛巾市场概况和陈列规范 五、如何选择毛巾及毛巾的使用与保养 六、毛巾终端推广答消费者问
一、毛巾行业常用名词解析
支纱:表示纱的粗细的一个计量单位,通常在我国纱支越高,表示 纱越细。比如10支纱就比40支纱要粗很多,支数越高,纱越细。
支数:面料支数是指一平方英寸的面料中纱线的数量。因此又叫英 支,简称S。是衡量纱的粗细的标准。支数越高,面料就越柔软、越 强韧,面料相对薄,做出来的面料质量就越好。 毛巾克重:就是单位面积的毛巾重量,一般是每平方米的毛巾重多 少克。例如一条浴巾的尺寸是75厘米*140厘米,重量是450克。那么 平方克重应是450/(0.75*1.40)=430克。 经纱和纬纱:各种织品都有长度和宽度,与布边平行的长度称为匹 长,匹长的方向就为织物径向;与布边相垂直的长度称其幅宽,幅 宽的方向为织物的纬向。在织布时,用于径向的纱为经纱,用于纬 向的纱称为纬纱。
(七)、络筒工序
主要任务: 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 度的筒子。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 质。
(八)、捻线工序
主要任务 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 好的股线。2.卷绕: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纱线 16S 21S 21S/2 32S/2 60S/2
纱织 主要用途
主要做毛巾的地经纱 用量最大的纱种
主要做地巾、沙滩巾的毛经纱 用于中高档产品的地经纱
用于丝光毛巾的地经纱和毛经纱
清棉工 序
毛巾整理
梳棉工序
织造工序
粗砂工序 并条工序 精梳工序
细纱工序
络筒工序
捻线工序
穿经工序 整经工序
(一)、清棉工序
(四)、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纤维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纤维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 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 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4.成条: 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主要任务: (1)分梳:将纤维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3)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三)、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细小的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 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撒旦发射 的
平纹织物:用平纹组织(经纱 和纬纱每隔一根纱就交织一次) 织成的织物叫平纹织物。
斜纹织物: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两根纱才 交织一次,采用添加经纬交织点,改 变织物组织结构,统称为斜纹织物。
贡缎织物: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三根纱才 交织一次,因此缎纹组织使织物密度 更高,所以织物更加厚实。
二、毛巾的生产过程
(九)、整经工序
任务和要求 1.整经的任务: 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 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 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
(十)、浆纱工序
任务和要求: 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的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 的张力作用。末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 的反复作用时,纱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部分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 这样不仅增加了织机的断头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的质量。为了减少织 机上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程,使经纱具有较大的光滑度,坚牢度,上浆的过程就 是几个经轴上的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经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经过 上浆后的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的纤维粘附在纱的条干上,提高了纱的光滑度,同时 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透到经纱 内部把部分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台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的相互移动, 提高了经纱的强力。
1.主要任务: (1)将紧压的原纤维松解成较小的纤维块或纤维束,以利混合、除 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除原纤维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 纺纱的短纤维。(3)将不同批次的纤维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 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 外形良好的棉纤维卷。
(二)、梳棉工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