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金森病药》PPT课件
11
为什么临床上帕金森症患者服用左旋多巴的同时,要服用卡 比多巴?
▪ 左旋多巴仅有1%进入中枢,大部分在外周多巴脱羧酶 作用下转化为DA。DA不能进入中枢
▪ 卡比多巴抑制多巴脱羧酶,阻止左旋多巴转化为DA ▪ 促进左旋多巴进入中枢 ▪ 减少外周DA蓄积,减轻不良反应
12
左旋多巴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帕金森病
2、中枢胆碱受体阻断药 ▪ 苯海索
9
拟多巴胺类药
左旋多巴
酪氨酸
羟化酶
多巴脱羧酶
酪氨酸
L-多巴
多巴胺
MAO-B
代谢
10
左旋多巴
体内过程 ▪ 吸收
• p.o吸收迅速,0.5-2 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半衰期为1-3 h • 主要部位小肠,胃排空减慢和胃液酸度增加,可降低F
▪ 分布和消除
• 仅有1%左右进入CNS • 大部分在外周多巴脱羧酶作用下转变为DA,被再摄取 • 大量DA蓄积在外周,引起不良反应 • 被MAO和COMT代谢由肾排泄
▪ 金刚烷胺 • 适用于轻症。若黑质DA神经衰竭,则无效
19
中枢抗胆碱药
▪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抑制纹状体中胆碱神经功能 ▪ 疗效弱于左旋多巴 ▪ 适用于
• 轻症患者 • 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禁用左旋多巴 • 与左旋多巴合用,使50%患者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 • 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 传统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抗帕金森病有效,但外周 抗胆碱作用引起的副作用大,因此合成中枢性胆碱受体阻断药以 供应用 ▪ 常用苯海索
▪ 精神障碍
• 10-15%出现失眠、焦虑、幻觉、妄想、抑郁等精神障碍 • 可用氯氮平对抗
17
左旋多巴
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禁用
• VB6:ADCC的辅基 • 选择性MAO-A抑制剂:吗氯贝胺 • 吩噻嗪类:阻断D2受体 • 利血平:耗竭中枢DA
▪ 协同
• 外周D2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 • ADCC抑制药:卡比多巴、苄丝肼 • 选择性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 • DA受体激动药:溴隐亭 • DA促释放药:金刚烷胺
13
左旋多巴
2、肝昏迷 伪递质学说
蛋白质代谢
酪胺和苯乙胺
肝功能正常 肝功能低下
MAO代谢 血中浓度
苯乙醇胺和羟苯乙胺
神经细胞内羟化
脑组织
作为伪递质与NE 受体结合
左旋多巴
DA
NE能神经功能低下 神经传导障碍
NE
14肝昏迷ຫໍສະໝຸດ 仅作为辅助治疗, 治本还需改善肝功能
左旋多巴
不良反应:主要由外周DA蓄积引起 ▪ 早期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心血管反应 ▪ 长期反应 • 异常不随意运动 • 精神障碍 • 开关现象
15
左旋多巴
早期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80%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 DA刺激胃肠道和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D2受体 • 长期使用产生耐受 • D2受体阻断药:多潘立酮(吗叮啉)
▪ 心血管反应
• 1/3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DA作用于NE能神经末梢,负反馈抑制NE释放 –DA受体扩张血管
20
中枢抗胆碱药
苯海索(安坦)
▪ 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 对震颤疗效较好,对僵直及运动迟缓较差 ▪ 中枢抗胆碱药,与阿托品相近 ▪ 作用弱于阿托品、左旋多巴及金刚烷胺 ▪ 不良反应比阿托品弱,有口干、扩瞳、尿潴留等 ▪ 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21
本章重点
▪ 左旋多巴的全部 ▪ 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的原理
• 兴奋β受体,引起心律失常 • 长期使用产生耐受
16
左旋多巴
长期反应 ▪ 异常不随意运动
• 50%出现面舌抽搐、怪相、摇头、双臂或躯干做摇摆动作 • 偶见喘息样呼吸或过度呼气 • DA受体过度兴奋 • 开关现象 • 突然多动不安(开),而后肌强制性运动不能(关),交替出现 • DA的储存能力下降
▪ 进入中枢后被黑质DA能神经元摄取,脱羧为DA,补充递质 ▪ 特点
• 对轻症、年轻患者效果较好,重症及老年患者疗效较差 • 起效慢,药后2~3周。最大疗效1~6个月。疗效与疗程相关,
疗程超过3个月,50%有效,超过1年,75%有效 • 对肌肉僵直、运动困难症状效果好,肌肉震颤差 • 对吩噻嗪类等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锥外体系症状无效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药
1
帕金森症 PD
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拳王阿里
陈景润
2
邓小平
帕金森症
临床症状 ▪ 静止性震颤 ▪ 肌肉僵直 ▪ 运动迟缓 ▪ 姿势反射受损 ▪ 表现:共济失调、流涎、吞咽困难、记忆障碍、痴呆
3
帕金森症
分类 ▪ 原发性 ▪ 老年性脑动脉硬化 ▪ 脑炎后遗症 ▪ 抗精神病化学药物中毒
帕金森综合征
4
帕金森症
▪ 多巴胺缺失学说 ▪ 兴奋性神经毒性学说 ▪ 氧自由基学说 ▪ 线粒体功能障碍学说 ▪ ……
5
帕金森症的DA缺失学说
胆碱能神经 DA能神经
DA
△
Ach 兴奋
抑制
6
黑质病变
正常人中脑有一条狭长的黑色素沉着部位,那便是正常 数量的黑质神经元聚集的部位。而在帕金森病人中脑的 相应部位则颜色浅淡,这是黑质神经元减少的缘故
18
其他拟多巴胺药物
▪ 卡比多巴 • 与左旋多巴1:10混合使用,可保护75%的左旋多巴不被转化为DA • 不能进入中枢,单用无效
▪ 苄丝肼 • 与左旋多巴1:4混合使用,75%可治好。金标准
▪ 溴隐亭 • 兴奋D2受体,无选择性。不良反应多,少用
▪ 司来吉兰 • 继左旋多巴后第二个里程碑性的抗PD药物
7
黑质病变 多巴胺合成
DA能神经功能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
Ach能神经功能相对
氧自由基学说
8
抗帕金森症药物分类
1、中枢拟多巴胺类药 ▪ DA前体药:左旋多巴 ▪ DA受体激动药:溴隐亭 ▪ DA能神经递质促释药:金刚烷胺 ▪ 外周DA脱羧酶抑制药:卡比多巴,苄丝肼 ▪ 选择性MAO-B抑制药:司来吉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