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指导——浅谈哲理散文的阅读与鉴赏
江苏王达群
哲理,是对生活的参透,是思想的凝聚,是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社会人生,并寄寓于自然社会万千景观之中,显现在人生百态家长里短之间。
哲理散文是作者抓住思想闪现的瞬间,形诸笔端而写就的内涵丰厚、启人智慧的美文,它是散文中的“大哥大”。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形象和想像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汁液的思想。
哲理与形象、情感、语言四者完美的融合,是哲理散文的表现和特征。
哲理散文在给我们智慧启迪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审美的愉悦。
一位老作家说:“散文养人”,而我要说:“哲理散文养高尚的人。
一位作家曾说,哲理散文创作要“不以理绝情,不以情蔽理”,因此我们在阅读与鉴赏哲理散文时,既要从“理”与“情”的关系入手,也要
明“理”、体“趣”、悟“情”、赏“美”。
一、抓议论,明义理
阅读哲理散文,首先要知道“理”在文中所指的内容,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解读作者深邃的思想,理解作者的义理,这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哲理散文不需要严密的逻辑去论证,整篇文章也不是一个完整严密论证的过程,但是它要用议论性的语句去表达一种观点,或表达对某一事物、现象的感悟、认识和理解。
因此,我们在阅读哲理散文时,如果能把握住这些议论性的语句,那么就可以很迅速地了解哲理散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可以很轻松地品尝文章中的哲理味道。
如钱钟书的《论快乐》,这是一篇多闻博识、妙“喻”连珠、警句泉涌、谐谑幽默的文章。
文章开篇,作者说从旧书铺里买回了一本维尼的《诗人日记》,由此说起了“喜乐”“快活”“快乐”的话题,古今中外,拉拉杂杂,似乎令人不得要领,可是当我们读到“‘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时,我们就能感悟到作者所要说的主旨了。
当我们再读到“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等这些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性语句时,我们就能够明白,作者在告诉我们“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快乐无时不在,不但有世俗的快乐,而且有超越世俗的一面,快乐在于对生命主体的把握与理解,‘由精神来决定’”。
二、理层次,感受趣
阅读哲理散文,我们在理解“理”的同时,还要能够感受作者在表达哲理时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作者往往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通
过“趣”来吸引读者阅读,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哲理散文往往联想比较丰富,涉及的材料比较广泛,思维变换快,思辨力极强,且有创造性,如果不细心阅读,就会感到茫然无绪。
因此在阅读时,只要我们能理清文本的层次,进行发散联想,就能感受到作
者在表达哲理时所体现出来的趣味。
如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这是一篇构思十分精巧的哲理散文。
文章起笔比较随意,写朋友约作者去看菅芒花,并点题:“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惟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接着,由菅芒花写到看花的人在两年中所发生的种种变故,并发出“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慨叹,与“菅芒花”有“预约期”形成对比。
接下来,作者又重点谈
到“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告诉我们,要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顺理成章地得出人生要“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最后,作者从纷繁的思绪中回到对菅芒花的向往,使文章首尾呼应。
可以说,作者在表达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这一重大的人生哲理和积极的人生观时,由菅芒花到看菅芒花的人,由看菅芒花的人想到人生的“常”与“变”,逐层上升,趣味盎然,让读者在如沐春风中得到得熏染,奇趣无比。
三、明形象,体悟情。
散文的特征之一就是浓烈的抒情性,哲理散文也不例外。
阅读哲理散文,我们在明白“理味”、感受“理趣”的同时,还要让自己的情感也能得到濡染。
哲理散文具有“散”的特质,它虽有议论,但更多的是借记叙、描写、抒情来表达哲理,以事悦人,以情感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哲理散文所追求的境界。
因此我们在阅读哲理散文时,只有抓住形象,体悟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理”。
如史铁生的《想念地坛》,作者开头对地坛“安静并非无声”的描写,融进了作者对地坛深沉的怀念之情;对自己在地坛中心旅历程的追叙,透露出作者由“放弃”到“形而上寻求生命的解答”后的淡淡的喜悦;作者对“可怕的孩子”的记述,清晰地表达出作者对诡诈的厌恶;对园神老柏树等的描绘,反衬、烘托出了作者对“柔弱”的赞美……总之,作者的情感包括哲理都融进了所写的每一个形象之中。
“安静”——“零度”——“柔弱”,这些生命的重大命题,在作者的情感中显得那么真诚,那么感人。
四、品语言,欣赏美
哲理散文除了“理”美之外,更以其语言美而令读者折服。
余光中先生曾说:“生活中体会到的感性若要奔赴笔端,散文家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音调。
”“安排音调”就是追求语言美。
《假如我有九条命》的平实之美、《论快乐》的幽默谐谑之美、《可以预约的雪》的自然熨帖之美、《想念地坛》的包蕴之美,可以说美不胜收,字字句句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欣赏。
我们在对语言的品味欣赏中,要体会到作者思想的魅力,省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追寻生命的本真。
总之,对哲理散文的欣赏,我们只要从文本出发,综合运用以上几方面的技巧,就能“不以理绝情,不以情蔽理”,真正地走近哲理,提升精神,涵养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