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
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的优势和劣 势
优势:他们大多出乎意料,给报道者和读 者一种强烈的好奇感,因为突发性使得这 类事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也是读者迫切 想要了解到的内容。 劣势:这类事件发生前基本没有先兆,人 们无从得知他们将要发生,更无法预测, 所以报道策划很难在事前进行,只能在事 情发生后的短时间内进行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是由谁来做?做什 么?怎么做?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 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 性活动。
由谁做?新闻编辑。 做什么?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 怎么做?制定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新闻 资源开发与配置的方案
由谁做?
根据报道任务的重要程度来定 对于一些重大的报道活动 对于一些不太重大的报道活动,或报道面 较小、内容单一的报道活动
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的主题和内容的 特点
一般是正面信息。报道比较多的是庆典、 活动、比赛、会议等等,往往涉及成就性 的宣传报道、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 如卫星发射、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20周 年等等,每年特定的节假日、纪念日的活 动. 例行的重要会议,已列入日程的体育比赛、 文艺比赛、演唱会等等,都属于可预见的 新闻报道内容。
2013年《泉州晚报》 两会报道3.3
2012年《泉州晚报》 两会报道3.3
讨论
1、对于两会的报道,每家媒体都有不同的 表现;对于不同年份的两会,同一家媒体 也有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1997年香港回归报道,各家报纸不同
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D、非周期性的报道策划:
报社新闻采编部门根据报道 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
由于客观世界的变化往往难以预料,对于 突发事件采取有效的应变之策十分必要。 在当前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状态下,新闻 媒介只有将这两种新闻采访报道策划有机 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掌握主动权。
E、独立型的报道策划:
独立运行的、与其他活动无 关的新闻报道策划
B、非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对无法预见的突发性新闻 事件的报道策划
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的主题和内容的 特点:
一般是负面新闻信息。 主要是有关消极的新闻事实的信息。 负面新闻:一般指经过人加工而成的消极 的“新闻报道”。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的 内容为负面新闻信息,产生的影响也是消 极的、负面的;另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的 内容是负面的事实,但由于表现不当,产 生了事与愿违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不能任意摆布被报道对象,导演 事实。 另一方面,不能以报道策划为名行商业 策划之实。
(二)创新原则
报道策划的生机和魅力在于立异、在于出 新。 新闻报道 策划不同于一般的计划,他追求突 破,要从内容到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变通原则
报道策划要讲究灵活性,随机应变。 策划不能脱离报道事实来进行。 遵循“策划——实施——再策划——再实 施”这样一个多次循环的过程。
报 纸 编 辑 工 作 流 程 图
接受信息反馈、处理信息
第三章
新闻报道策划与 组织
第一节新闻报道策划及其主要类型(掌握) 第二节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理解掌握) 第三节新闻报道方案设计(理解掌握) 第四节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理解掌握) 第五节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报道创新策划(了 解)
思考
对于同一件国家新闻大事,不同的媒体有 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案例一:关于两会的报道 案例二: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
与2011年比较
2011年头版设了“基层 代表委员议国是”专栏 正常的开幕闭幕的两篇 社论,没有连续的评论。 头版留了一块版面给两 会记者进行述评消息的 报道。 区别:今年更加重视群 众的声音,更加重视评 论,对于记者的现场报 道以侧记的栏目不定期 出现。
与2005年相比
2005年重视现场报道(没有两会专刊) 两会报道不仅在会前策划且发表了经济 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政 治篇《执政能力写新篇》,文化篇《奏 响时代精神的雄浑乐章》,社会篇《不 懈追求的奋斗目标》等几篇特稿。在会 议期间又策划了20个选题紧扣两会议 程。又随机策划“热点报道”。 近些年把这些内容移向了两会专刊
“泰坦尼克”沉没事件 今年校园“五四”合唱 建党90周年纪念 关于我校校风建设报道 关于我院党员先进性的报道
C、周期性的报道策划:
报社新闻采编部门的一种 常规性的报道策划,运行时间 具有周期性特点
优点: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策划运作保 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这对于新闻媒 介做好日常状态下的新闻报道、保证新闻 媒介产品的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效原则
你认为什么样的新闻报道策划是好的 策划?
(六)集思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的对象一般是战役性报道、 专题报道以及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报 道。这些报道涉及社会环境和媒体内部的 众多方面,难度系数大,靠个人的智慧不容 易策划好。 同时,报道策划追求创意,而报道所要求的时 效性又决定了报道策划必须快速快决。这 就需要通过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提高报道 的质量和效率。
报道者身兼“报道者”与“当事人”双重 角色,新闻报道策划与活动的策划、组织 相互配合进行。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采访的客体很有可能 是媒介诱发的新闻事实。此外这种采访策 划的结果可能导致采访者对采访客体的干 预和介入,与新闻采访客观公正原则相违 背。如此新闻采访策划容易与新闻炒作甚 至新闻造假相混淆,产生争议。所以,这 类报道策划一定要慎重。
策划好大有意义,已经成为新闻界的 共识
《羊城晚报》用“策划”两字来概括新闻竞争策 略的核心; 《华西都市报》提出:策划是都市报的精魂和制 胜法宝,并把策划当作报纸发展的助推器; 《新民晚报》则提出了“编辑策划本位论”,认 为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本位职能必须强化,改变 过去重采轻编的现象,从而逐步走向以编辑策划 为中心、记者采写为依托的联合运作机制。
编辑的策划工作在时间上先于报道运 作,又与报道共同运行。
以往的编辑工作:新闻报道的后道关口
报道策划将编辑工作的范围扩展到新闻的 前道关口,即从新闻报道开始之前就介入运 作。
怎么做?
制定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新闻资源开发 与配置的方案。 1、新闻媒介定位和新闻产品设计方案为指 导 2、分三个阶段进行
新闻报道策划要以新闻产品定位与设 计为指导
新闻报道活动总是某一个特定媒介的新闻 报道活动,媒介的编辑方针以及媒介新闻 产品设计必然制约其新闻报道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是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 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
二、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的操作过程
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阶段:前期策划阶段(选题与预备阶段) 二阶段: 设计报道方案阶段 三阶段:后期策划、控制阶段(报道实施 与调控阶段)
要用多少版面? 要怎样的版式? 要做什么专题? 要动用多少记者? 在报道过程中如何应对新闻事件的发展? …………
本章实践部分:
为前一章中设计的报纸进行一次新闻报道 策划,写出策划方案,每小组派代表用 PPT课堂演示。
第一节新闻报道策划及其主要 类型
一、什么是新闻报道策划(掌握) 二、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的操作过程(掌握)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了解) 四、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了解) 五、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了解)
(一)取信原则 (二)创新原则 (三)变通原则 (四)实效原则 (五)可行原则 (六)集思原则
(一)取信原则
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是报道策划应当遵 循的首要原则。 1、在选题的阶段,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在方案设计阶段,要以全面、真实反映 客观事实为原则
报道策划应当注意打假
五、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
A、根据报道客体的发生状态划分——
可预见性策划、非可预见性策 划
B、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划分——
周期性策划、非周期性策划
C、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划分——
独立型策划、非独立型策划
A、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 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 道策划
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 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 非事件性新闻是指报道的新闻事实不是以 单一的、具体独立的某一事件的形态呈现, 而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是多个事件 的综合。 一种总结、回溯性的报道。不仅要回答 “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如 何”等问题。 总结成就的报道、经验性的报道、工作报 道、概貌通讯、解释性和研究性的报道。
报道策划者单纯策划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活 动,报道者并不介入报道客体中。如报道 国务院机构改革、人大政协会议召开、海 湾战争爆发等。 新闻媒介通常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 客观报道,这种报道策划是独立运行的。
F、非独立型的报道策划:
与其他策划活动(主要为 公益性活动)相关联和连接的 新闻报道策划
第三章
确 定 报 纸 的 编 辑 方 针
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
设 计 报 纸 结 构 、 规 模 和 风 格 设 计 报 纸 的 各 个 版 及 专 栏 策 划 、 组 织 当 前 的 新 闻 报 道 分 析 、 选 择 稿 件 修 改 稿 件 制 作 标 题 配 置 稿 件 设 计 版 面 校 对 、 签 发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时间:2012年3月5日-17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时间:2012年3月3日-12日
第一,两 会图片都 是彩印,两 会专栏名 称都加套 红.
第二,《人民日 报》除了要闻版 报道两会新闻, 还从3月3日起推 出了两会特刊。 以侧记体裁表现 两会的现场报道。
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的优势和劣 势:
优势:一是策划时间充裕;二是资料收集 较容易。相关资料可以事先准备好,并且, 新闻媒介对这一类性的报道都有丰富的经 验,资料储备较丰富,前期准备工作可以 精心设计和安排。 劣势:由于这类报道不具有突发性,对读 者来说,震撼力和冲击力不够强,再加上 大多是例行活动,报道时间相对集中,很 难在新闻受众当中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