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博弈论1

经济博弈论1


• 博弈论就是关于包含相互依存情况中理性行 为的研究。 • 所谓相互依存,通常是指博弈中的任何一个 参与者受到其他参与者的行为的影响,反过 来,他的行为也影响到其他参与者。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 宏观经济学上与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对 应的是政府政策的动态一致性(Dynamic consistency or time consistency); • 所谓政府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指的是:一 个政策不仅在制定阶段是最优的,而且 在制定之后的执行阶段也是最优的。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 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 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
2009: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
贡献主要在于她对经济治理,特别是对公共问题 的分析。 得奖理由是他对经济治理,特别是对公司边界的分 析”。诺贝尔委员会称:“在过去三十年间,这些 原创性的贡献将对经济治理的研究从边缘推进到了 科学关注的前沿。”
1996: 莫里斯(James A.Mirrlees)和维克瑞(William Vickrey)
这两位经济学家的贡献集中于运用博弈论对 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
博弈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
• 2001:阿克洛夫(Akerlof)、斯宾塞(Spence)、斯蒂格利茨(Stiglitz)
这三位作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奠基人被授予诺 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分别在柠檬品市场等不 对称信息理论研究领域做出的基础性贡献。这些贡 献发展了博弈论的方法体系,拓宽了其经济解释范 围。 2002: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 史密斯(Smith) 贡献主要在于通过实验室实验来测试根据经济学 理论而做出预测的未知或不确定性。是对以博弈 论为基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证伪工作的一 大创举。


齐 威 王
3,-3 1,-1 1,-1 下 -1,1 1,-1 1,-1

1,-1 3,-3 -1,1 1,-1 1,-1 1,-1
得益矩阵
猜硬币博弈
猜硬币方 正 面 盖 硬 币 方 正 面 反 面 -1, 1 1, -1 反 面 1, -1 -1, 1
石头、剪子、布
博弈方2 石 头 博 弈 方 1 石 头 剪 子 布 0, 0 -1, 1 1, -1 剪 子 1, -1 0, 0 -1, 1 布 -1, 1 1, -1 0, 0
一、基本模型
囚徒 2 坦 白 囚 坦 白 徒 1 不坦白 -5, -5 -8, 0 不坦白 0, -8
囚徒1:坦白 囚徒2:坦白
-1, -1
两个罪犯的得益矩阵
二、双寡头削价竞争
寡头2 高 价 寡 头 1 高 价 低 价 100,100 150,20 低 价 20,150 70,70
双寡头的得益矩阵
上中下 上下中 下 中上下 中下上 下上中 下中上
齐威王
上 中 下
田忌 上 下 中 中 上 下 1,-1 1,-1 3,-3 1,-1 1,-1 -1,1 中 下 上 1,-1 1,-1 1,-1 3,-3 -1,1 1,-1 下 上 中 -1,1 1,-1 1,-1 1,-1 3,-3 1,-1 下 中 上 1,-1 -1,1 1,-1 1,-1 1,-1 3,-3
寡头1:低价(70) 寡头2:低价(70)
政府组织协调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1.3.2 赌胜博弈
• 赌博、竞技等构成的博弈问题,在经济 中也有许多应用,赌胜博弈也是一类重 要的博弈问题,对经济竞争和合作也有 很大启示
• 赌胜博弈的特点是一方之得等于另一方 之失,不存在双赢,属于“零和博弈”
田忌赛马
田忌 上
博弈论的形成
1944年 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博弈论和经济行为》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 引进扩展形(extensive form)表示和正规形(normal form)或称策略形(strategy form)、矩阵形(matrix form)表示 • 提出稳定集(stable sets)解概念 • 正式提出创造博弈论一般理论的主意 • 给出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
数学中的极大 极小定理
肯 尼
搜索北线 搜索南线 列极大值
2天
1天
1.1 什么是博弈论
1.1.1 什么是博弈 1.1.2 一个非技术性定义 1.1.3 博弈论与经济学
1.1.1 什么是博弈
博弈就是策略对抗,或策略有关键作用的游戏
• Game——博弈,Game Theory——博弈论 • 游戏和经济等决策竞争较量的共同特征:规则、结果、策略选 择,策略和利益相互依存,策略的关键作用 游戏——下棋、猜大小 经济——寡头产量决策、市场阻入、投标拍卖 政治、军事——美国和伊拉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2005:奥曼(Aumann)、谢林(Schelling)
他们通过博弈理论分析增加了世人对合作与冲突的 理解。其理论模型应用在解释社会中不同性质的冲 突、贸易纠纷、价格之争以及寻求长期合作的模式 等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博弈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
• 2007:莱昂尼德· 赫维奇(Leonid Hurwicz) 、埃里克· 马斯金(Eric S. Maskin) 、罗 杰· 迈尔森(Roger B. Myerson)
博弈论革命
• 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博弈论发展的重要阶段 • 这个时期博弈理论仍然没有成熟,理论体系还比较乱, 概念和分析方法很不统一,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还比较有限,但这个时期博弈论研究的繁荣和进展却 是非常显著的。 • 对这一阶段博弈论研究的迅速发展,除了理论发展自 身规律的作用以外,全球政治、军事、经济特定环境 条件的影响(战争和冷战时期的军事对抗和威慑策略 研究的需要,经济竞争、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以 及经济学理论发展本身的需要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阶段博弈论研究的繁荣发展,才有 80、90年代博弈论的成熟和对经济学的博弈论革命。
1.2 博弈论历史和发展
• 博弈论的早期研究 • 博弈论的形成 • 博弈论革命
博弈论的早期研究
• 博弈论历史没有公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案。如2000年前我国 古代的“齐威王田忌赛马”与1500年前巴比 伦犹太教法典“婚姻合同问题”等。 • 1838年古诺寡头模型 • 1883年伯特兰德寡头竞争模型 • 1913年齐默罗象棋博弈定理 、“逆推归纳法” • 1921-1927年波雷尔混合策略的第一个现代表 述,有数种策略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解 • 1928年诺伊曼和摩根斯坦提出扩展形博弈定 义,证明有限策略两人零和博弈有确定结果
1.4.1 博弈中的博弈方
博弈方: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 人或组织,也称为参与者或局中人 • 博弈规则面前各博弈方之间平等,不因博 弈方之间权利、地位的差异而改变 • 博弈方数量对博弈结果和分析有影响 • 根据博弈方数量分单人博弈、两人博弈、 多人博弈
一、单人博弈——只有一个博弈方的博 弈
博弈论方法的本质与精髓
由于参与者的相互依存性,博弈中一 个理性的决策必定建立在预测其他参与 者的反应之上。 一个参与者将自己置身于其他人的位 置并为他着想,从而预测其他参与者将 选择的行动,在这个基础上该参与者再 来决定自己最理想的行动。
1.1.2 一个非技术性定义
定义:博弈就是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 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 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 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1. 1 什么是博弈论 1. 2 博弈论的历史和发展 1. 3 几类经典博弈模型 1. 4 博弈基本概念与分类
俾斯麦海战
日方
航行北线 肯尼 搜索北线 肯尼轰 炸天数 航行南线 肯尼 搜索南线
零和博弈
搜索 南线
2 1 2
搜索 北线
3
日方 航行北线 2天 1天 2天 航行南线 行极小值 2天 3天 3天
考 核
• 平时成绩:30% 点到,5% 作业, 10% 课堂提问与论坛讨论, 15% • 期末考试: 70%
博弈难不难学?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第一章 导论
本章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包括什么是博弈和博弈论,给出一 些经典博弈例子。对博弈分类和博 弈理论的结构作一些讨论,对博弈 论的发展历史等作简单介绍。
四个核心方面 博弈的参加者(Player)——博弈方 各博弈方的策略(Strategies)或行为(Actions) 博弈的次序(Order) 博弈方的得益(Payoffs)
1.1.3 博弈论与经济学
• 相同点:经济学与博弈论的研究模式是一样的,都强调 个人理性,强调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在这一点上,经济学与博弈论完全一样。 • 不同点:经济学中,个人的最优选择只是价格和收入的 函数;博弈中,个人的最优选择是自己与其他人选择的 函数 • 信息经济学:以问题为导向,给定信息结构,研究什么 为最优安排 • 博弈论:以方法论为导向,给定信息结构,研究什么是 可能的均衡结果
1.3.3 斗鸡博弈
B
前 进 前 进
-∞ , -∞ -1, 1
后 退
1, -1 -1, -1
A
后 退
鸽派和鹰派
美国 鸽派 前苏联 鸽派 鹰派 0,0 1,-1 鹰派 -1,1 -∞,-∞
1.4 博弈基本概念与分类
1.4.1 博弈中的博弈方 1.4.2 博弈中的策略 1.4.3 博弈中的得益 1.4.4 博弈的过程 1.4.5 博弈的信息结构 1.4.6 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1.4.7 小结
博弈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
• 1994:纳什(Nash)、海萨尼(J.Harsanyi)、泽尔腾(R.Selte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