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PPT课件

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PPT课件

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1 问卷调查结果 5.2 英国学生离合词习得偏误分析 5.2.1英国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类型 5.2.2 英国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原因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答辩人: 导 师: 学 院: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报告内容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
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6 研究的方法
7 论文进度安排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研究的意义: 本文着眼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英国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 离合词情况进行了广泛地调查,从他们使用离合词的具体偏误出发进 行分析, 对留学生使用离合词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类, 并对这些偏误 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试图总结出这些偏误出现的规律,力图找到行之 有效的有关离合词的教学对策,使英国留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 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减少离合词使用的偏误,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 能为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提供一些帮助,能更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离 合词的教学和与此相关的对英国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
选题的依据: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说起离合词的语法功能中国 人理解起来也很困难,因为离合词能“合”能“离”,把词的用法 和句的用法功能结合在一起,与其他词语很不相同。刚接触离合词 的人不敢使用“离”的用法,“离”的用法很复杂,种类也多,所 以离合词是教师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外国学生在 学习汉语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英国学生掌握汉语方面的知识 比其他国家学生多,但对离合词方面的知识却一点也没有,因此再 使用离合词的时候按照英语语法来理解,经常把离合词当作一般的 动词使用,所以就出现了“见面我的父母、我己经游泳完了、我今 天请客你、聊天聊天”等的错误。一般离合词是在汉语口语的背景 下产生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知道离合词的功能当然会 出现对生活口语方面的偏误。但这些偏误都有明确的原因和规律性, 所以,本文以此为依据,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离合词的研究及针 对英国学生离合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外汉 语过程中关于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对英国留学生的离合词偏误研究比较少,只有孟雯的硕士论文(2009) 、 高书贵的论文(1993)和林朝海的论文作了一些简述, 但因为孟雯的硕士论 文的研究调查对象非常广, 涉及到了多个国家, 而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 的偏误原因分析得不够;高书贵的论文则只是就当时教材中的离合词处理方 式论述如何使教材中的离合词更好地对译英语,使学生更好地明白汉语离合 词的用法,但高书贵没有结合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偏误句对学生产生偏误 的原因作深入详细的分析。而林朝海的论文并未针对英国学生做实际的调查 取料,对英国学生的偏误仅做了简要的分析,涉及的离合词数量也非常少。
2.1.1 离合词界定 2.1.2 离合词分类及扩展 2.1.3 离合词产生 2.2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 2.2.1 离合词的偏误研究 2.2.2 离合词针对国别研究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用法特征 3.1 离合词“合”的用法特征 3.2 离合词“离”的用法特征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4. 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调查分析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方法及步骤 4.3 调查问卷设计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三、创新之处
1、现在的离合词研究一般的对象国别范围比较窄,对以英国学生习得汉 语离合词的偏误研究就更加少了,已有的只有少数几篇论文针对英国 留学生离合词有研究,但都不全面,本研究力求通过问卷调查,为英 国留学生离合词问题提供实证研究,以得到比较全面的研究结果,同 时为前人的研究增加对象的多样性 。
2、拟关注中高级英国留学生离合词的使用偏误情况,在目的语泛化、 母语负迁移等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对 这些偏误及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减少偏误的策略。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绪论 1.1本文研究的对象 1.2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本文写作的框架 2. 离合词语法研究综述 2.1离合词本体研究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0 世纪 50—70 年代,学者对离合词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离合词的本体研 究,讨论对离合词的命名和性质界定。 陈望道先生是最早看到汉语中的离合词的。他在1940年就指出了离合词这 一现象。 “离合词”陆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过那是在当时汉语拼音化 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与汉语词的界定和分词连写紧密相关。因“离合词” 介于词和词组之间,究竟是词还是词组?是连写还是分写?当时引起了广 泛的争议。出现了认为离合词是词、是短语、既是词又是短语、介于词和 短语之间这4种主要的观点。离合词的性质尚无定论, 造成认识上的模糊; 界 定有分歧, 划分标准有差异, 得出的离合词的数量也不同; 对外汉语教材对其 采取回避策略, 无解释说明, 与一般词无区别。以上种种原因, 使得许多人在 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因不明白离合词的特点, 而把它们和一般词等同起来, 犯 了不少语法错误。本体研究的不足最终导致对外汉语教学没有科学定论的 指导。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2)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学者对离合词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对外汉语应用 研究这个领域。
随着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离合词”运用的偏误又成为“外国 留学生运用汉语的一大通病”。对“离合词”的关注就是来源于留学生的错 误,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很重视。北京大学任雪梅的硕士论文《从留学 生学习偏误看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从“ 教 ”和“ 学 ”两个方面分 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和类型,并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来避免偏误的建议。此 外,饶勤(2001)研究了“离合词”的配价,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却不能 处理所有“离合词”。近期以来对外汉语界开始有更多的学者把目光转移到 了针对特定国家的留学生的研究,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对外汉语教学 的研究已经进一步的深化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