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划分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是由16世纪法国律师让·布丹首先提出来的。
1576年,布丹发表了《国家论六卷》,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国家,经历了三种国家形态即封建主义国家、等级制国家和绝对主义国家。
与此相应,封建君主制也经历了三种统治形式即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
等级君主制是欧洲中世纪晚期的一种政权形式,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
专制君主制是封建君主制的最高和最后形式。
古代希腊出现过多样性的不同政体,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君主制政体②贵族制政体③民主制政体形成了"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或者说来源于社会共同体)的重要原则的三种传统是: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传统、罗马共和传统、日耳曼人的部落民主传统其他公民和政治权利目的在于保护公民自由免遭国家专横行为之害,被说成是消极的权利的人权公共利益集团追求对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利益,如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利益协会、和平组织等等。
主要以向政府和社会施加压力为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的利益集团被称作压力集团无论是当权者还是社会思想家大都把政党看成是政治生活中的"有害之物"是在政党发展的公开排斥时期罗马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和罗马帝国时代。
王政时代是古罗马国家的形成时期,该时期正是罗马社会从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表现出军事民主制的色彩。
在王政时代,罗马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10个氏族组成一个库里亚,10个库里亚组成一个部落,称特里布。
罗马共和时代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主要围绕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及政治权利问题而展开。
土地问题成为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中心内容。
在罗马国家形成后的共和时代,罗马社会主要分成两种人--贵族和平民。
共和时代的罗马政治制度仍然是以大土地占有为基础的新老贵族联块执政,全体罗马公民有限参与的寡头民主制。
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森杜里亚大会即百人队大会。
百人队大会最初是一种以军事内容为主的大会,后来成为公民参政性的最高类型的人民大会。
在罗马共和国的政制中,最高行政长官是执行官。
行政官员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
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两人组成。
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包括森杜里亚大会和特里布大会两种形式。
特里布大会是罗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会,最初只有平民参加,因此又称为平民大会。
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机构,由王政时代的长老会议发展而成,控制着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
总之,在共和国的政制中,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
罗马帝国的统治体制先后采取三种类型。
即元首体制、四帝共治体制和君士坦丁体制。
雅典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整个城邦民主制度的拱顶石,它以全体公民的名义行使权力,不仅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审判机关,而且可以对各级官吏行使监察权。
雅典城邦的最高军事机构是十将军委员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梭伦和克里斯梯尼建立的议事会是雅典最重要的统治机构。
在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内容里涉及了三个时代,一是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二是克里斯梯尼的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胜利,三是到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人全盛时期。
雅典城邦人口中公民是城邦的成员,有权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这种特权是根据出身而获得的。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制度近代史上第一个确立了宪政制度的国家是英国,英国宪政制度的最终确立是通过17世纪的宪政革命最终完成的,但是英国宪政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13世纪。
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国家是英国。
英国既是"议会之母",也是代议制度的发源地。
代议制在英国产生后,很快就传到西方各国并被普遍接受和采用。
美国有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但是在宪法里却没有直接提出主权在民或者类似的问题,只是在宪法序言中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精神。
美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体现在宪法的制定、批准和修改的过程之中。
美国的分权制衡除了在联邦政府内部的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的典型的分权制衡关系外,还体现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联邦与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国会参众两院之间的分权制衡、州政府内的分权制衡、联邦法院与州法院系统之间的分权制衡、国会与州议会之间的分权制衡等。
最早把主权在民原则写进宪法而确定下来的是法国,法国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发源地,1789年法国大革命颁布的《人权宣言》被作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序言,该宪法是法国第一部宪法,也是欧洲大陆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宣布"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不可剥夺的和不可动移的;主权属于国民"。
人名近代自然法理论最先是由荷兰法律学者格劳秀斯提出来的。
四帝共治体制由戴克里先创立。
戴克里先把帝国划分为四个部分,由四个统治者治理。
在主权学说史上,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了议会主权理论政治思想家。
洛克以议会主权论来委婉地表达了人民主权思想。
在《政府论》一书中,洛克把政府所掌握的政治权力分为三个方面: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对西方法治思想发展有贡献的是: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阿奎那对代议制进行系统思考的政治思想家是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密尔。
密尔代议理论的有:确立了"好政府"的两个基本标准、最理想的也是实际可行的政府形式就是代议制政府、实行精英民主、保障少数代表在议会的对抗职能、议会实行两院制。
霍布斯的君主主权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利维坦》一书中。
在布丹的国家主权理论的基础上,霍布斯依据自然法理论,系统论证了君主主权理论。
创立了较为完整、科学的三权分权理论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同样是分权学说的信奉者和践行者。
他认为,代议制和三权分立是人民控制政府的根本方法。
以权力来制衡权力,以野心来对抗野心是其分权理论的精神。
改革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改革,二是社会结构改革,三是政治改革。
属于梭伦改革的经济改革内容的是:取消了所有的债务负担、解除所有土地的抵押关系、对贩卖他乡遭受奴役的奴隶均索回予以释放、积极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鼓励外邦的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属于梭伦改革的政治改革内容的是:剥夺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将公民大会提升为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400人议事会、创立了"陪审法庭"作为雅典的司法机关属于克里斯梯尼改革内容的是: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城邦的行政单位、将梭伦时的议事会的规模扩大为500人、建立"陶片放逐法"制度选举人类社会选举制度的萌芽出现在原始社会,是一种"古代自然形成的民主制"。
在美国,黑人选举权真正得到全面实现是1970年。
在现实生活中,各州尤其是南部许多州仍利用人头税、文化测验、祖父条款、白人预选制等规定变相地限制黑人的选举权。
在美国普选制确立的过程中,第一个把选举权与财产彻底分离的州是马里兰州。
1810年马里兰州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纳税资格,规定"该州的每一位成年自由男子,只要年龄在21岁以上,均有选举权",从而成为原来13个州中第一个把选举权与财产彻底分离的州。
美国宪法规定,移民取得美国国籍7年后可以竞选众议员,9年后可以竞选参议员。
(阿根廷、塞内加尔都有类似规定)。
在美国,1890年,怀俄明州加入联邦,成为授予妇女选举权的第一个州英国工人阶级于1837年掀起了群众性的宪章运动,提出了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平均分配选区、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第六条要求,其中,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为首要的目标。
英国女性首次获得选举权是在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规定凡是成年男子只要拥有规定的住所或营业所资格都可以获得选举权,与此同时,规定年满30岁的妇女,凡拥有5英镑价值的土地,或拥有住宅,或丈夫具备以上条件者,都享有选举权。
英国在1969年的《人民代表法》又将年龄要求降低为18岁,从而使成年公民的普选权最终完全得以实现。
英国自治市的工人获得选举权是在1867年。
设置专门机构对选举进行监督的典型是法国。
根据1958年宪法规定,宪法委员会对总统选举进行监督,裁决选举诉讼,公布投票结果。
1848年宪法规定,议员选举是直接的、普遍的,并以秘密投票方式进行;凡年满21岁,享有公民权和政治权的所有法国男性公民,不受财产限制均为选民。
由此法国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得以最终确立。
法国妇女在历史上首次获得选举权是在1944年4月21日认为在选举过程中发生纠纷,应当由国家的政治机关而不是法院在选举诉讼中承担审判职能的是政治主义实行职业代表制的是爱尔兰。
爱尔兰参议院的60名参议员中,有43名议员是从文化教育、农牧渔业、工商等行业推荐的候选人中产生。
1856年11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第一届议会通过的宪法规定实行秘密投票。
由于秘密选票首创于澳大利亚,因此也被称为"澳大利亚选票"。
分权型提名方式是指公职候选人的提名基本上由选区的党组织决定,以英国最为典型。
英国保守党和工党都在选区设有党的组织,专门负责候选人提名和竞选活动。
有些国家还采用小选区与大选区相结合的办法,如德国联邦议院和日本的众议院,都是一部分议员由大选区通过比例代表制产生,另一部分则是按小选区和多数代表制产生。
所谓小选区,又称为单名制选区,即每个选区只能选出一名议员或代表,美国国会、英国下议院和法国国民议会的选举都采用小选区,获相对多数选票者即当选。
选举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候选人情况公开、选举过程公开、候选人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公布竞选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在一些国家,从事特殊职业或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也无法获得选举权,如阿根廷、巴西、美国的许多州禁止军人参加选举。
普遍选举原则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学说,认为选举权是人民固有的权利,应当为人民所普遍享有。
西方国家选民资格的积极要件包括:国籍条件、年龄限制、居住期限西方国家曾长期采用公开投票制,即选民在公开的环境条件下公开表明自己的投票意向,其具体方式有举手表决、口头投票、欢呼投票、双记名投票等集权型提名方式是指候选人的提名是由政党的中央机构或领袖决定,采取这种提名方式的典型国家是以色列。
以色列议会采取一院制,议员选举实行比例代表制,按照法律规定,议员候选人非经政党提名无效。
各政党按提出的政党候选人名单,均由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或党的领袖决定。
现代以来,给与外国人选举权的国家有:荷兰、英国政党以政党的活动范围为标准,政党为地方党、民族党、国家党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