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颅底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颅底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感谢下 载
(Battle征) 乳突区、咽后壁
少见
颅前窝骨折 :熊猫眼征
颅后窝骨折
五、脑脊液的鉴别方法
• (1)将漏出液滴于白色吸水纸或纱布上,血迹 外周有月晕样淡红色浸渍圈;
• (2)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没有被鼻涕或组织 渗出液浸湿的那样干后变硬的现象;
• (3)收集血性漏出液观察,血性脑脊液多不易 凝固;
• (4)脑脊液含糖量较高,可用尿糖试纸测定; • (5)部分颅底骨折病人,鼓膜仍完整时,脑脊
液可经耳咽管流至咽部,病人可自觉有咸味 或腥味液体咽下。
六、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单纯性颅底骨折无须特殊治疗,主要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颅神经 损伤等合并症。当合并有脑脊液漏时,需防止颅内感染,禁忌填塞或冲洗。静脉 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多数漏口在伤后1~2周内自行愈合。超过一个月仍未停止漏 液者,可考虑手术。
八、护理措施
1、预防颅内感染,促进漏口早日闭合
(1)体位: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患侧。
(2)维持局部清洁:每日清洁外耳道、鼻腔或 口腔,指导病人勿挖鼻抠耳,注意不可堵塞鼻 腔。
(3)避免颅内压骤升:指导病人勿屏气排便、 咳嗽、打喷嚏等。
(4)对于脑脊液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 操作,禁忌作腰穿。
(5)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如头痛、发热等 。
护理措施
2、病情观察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明确有无脑脊液外漏 (2)估计脑脊液外漏的量 (3)注意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颅底骨折病人可
合并脑组织、血管损伤。导致癫痫、颅内出血、 继发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因此应严密观察 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等情况 ,以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早期迹象。 (4)注意颅内低压综合征:剧烈头痛、眩晕、呕 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血压偏低。
形所致。 • 个别情况下,垂直方向冲击头顶部或
从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 。
• 颅前三窝、骨折颅底骨折的分类
• 颅中窝骨折 • 颅后窝骨折
四、临床表现
骨折部位 脑神经 颅前窝 视神经
颅中窝 面神经、
颅后窝
脑脊液漏 鼻漏 鼻漏、耳漏
无
瘀斑部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能累及的
眶周、球结膜下 嗅神经、
(熊猫眼征) 乳突区
听神经、
3.脑液脊漏的护理
四 禁
禁止作 耳道填 塞
禁止冲 洗
禁止滴 入药液
三 不
不擤鼻 涕
不打喷 嚏
不剧烈 咳嗽
二
一
要
抗
取仰卧 位 抬高床 头15°
头下垫 干
抗生素 治疗
九、健康指导
• 1、颅骨的愈合多属纤维性愈合,线形骨折后 ,小儿约需1年,成人则需2-5年才可望达到骨 性愈合。
• 2、请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屏气排便、咳 嗽、擤鼻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 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和感染。
治疗
2、手术治疗合并症 : (1)脑脊液漏不愈达一个月以上者,在抗感染前提下,开颅手术修补硬脑膜,以封 闭漏口。 (2)对伤后出现视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挫伤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者,应在12小时内行 视神经管减压术。
七、常见护理诊断
• 有感染的危险 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
• 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 高、颅内低压综合征。
颅底骨折 —
—孟亚蕾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概述
多因强烈的间接暴力作用于颅底所致,常为线型骨 折。颅底部的硬脑膜与颅骨贴附紧密,故颅底骨折时易 撕裂硬脑膜,产生脑脊液外漏而成为开放性骨折。颅底 骨折常因出现脑脊液漏而确诊。
二、颅底骨折的原因
• 颅盖骨折延伸而来。 • 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 • 头部挤压伤,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
• 3、请多食芹菜、豆制品、芝麻、香蕉等粗纤 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良 好习惯。
健康指导
• 4、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8小时/日。 • 5、劳逸结合,可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以不感到头痛、头晕为宜。 • 6、请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外力的碰撞。 • 7、如有剧烈头痛、眩晕、呕血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 8、请遵医嘱服药,勿自行停药或擅自减量。 • 9.请于出院后一个月来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