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常见疾病诊治冯军
术后
创伤 肿瘤组织
裂解
血
凝
小 抗血
板 凝因
血栓
数 血子
形成
因
子
活
性
三、血液高凝状态
术后DVT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相关。
普通外科 25%
妇产科 16%
多发创伤 50%
神经外科 22%
骨科关节手术 40-84% 心梗 24%
脊髓损伤 67-100% 中风 55%
妊娠导致的高凝状态亦是血栓高危因素
下肢DVT常见部位
下肢静脉常见疾病 一、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迂曲、伸 长和扩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等都可 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单纯性静脉曲张,即往称原 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系指病变范围仅位于下肢浅 静脉者。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 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站立时明显下肢沉重、酸胀、麻木 浅静脉隆起,扩张,蜿蜒成团
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硬节) 皮肤营养障碍(湿疹、色素沉着、溃疡)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踝部肿胀,足靴区皮肤 营养障碍)
治疗方法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
非手术: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硬化剂注射
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静脉剥脱 交通静脉结扎 微创手术
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 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曲 张。
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 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行程 可扪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困难。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瓣膜重建:股浅静脉瓣膜成形术、缩窄术、带戒术
诊断方法及要点
诊断方法:静脉造影(金标准)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超诊断体会: 1、大隐静脉内径、走行(判断血管基本情况) 2、下肢深、浅静脉通畅程度(决定能否手术) 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判断预后情况) 4、着重观察浅静脉异常部位(有无浅静脉栓子)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病因病理:为静脉瓣膜(交通静脉)功能不 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久增高。静脉瓣 膜功能不全与静脉壁薄弱,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 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造成下肢静脉压 力持久增高的重要原因,是长久站立和腹腔内压 增高。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病因病理:瓣膜结构薄弱,瓣膜松弛关闭不全。 静脉扩张,管腔扩大,瓣膜相对关闭不全。深静 脉瓣膜发育异常。小腿肌关节泵软弱。
解剖
交通静脉:内踝、外踝、大腿
小腿肌肉静脉丛:腓肠肌、比目鱼肌
大腿部浅、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 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 交通静脉和外踝交通静脉最重要。交通静脉内也 有静脉瓣膜,使静脉血经浅静脉向深静脉方向流 动。当交通静脉的瓣膜功能异常时,深静脉内的 血液就会逆向流入浅静脉,使浅静脉压力增高, 形成静脉曲张。
彩超诊断体会
1、大隐静脉内径、走行(判断血管基本情况)
彩超诊断体会
2、下肢深、浅静脉通畅程度(决定能否手术)
彩超诊断体会
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判断预后情况)
彩超诊断体会
4、着重观察浅静脉异常部位(有无浅静脉栓子)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病机制
静脉壁损伤
静脉血流的异常
血液成分的改变
静直
生脉 接
股静脉
股深静脉 末端
位于内收肌 管的腘静脉
腓肠肌肌 内静脉
左髂 静脉
胫骨后 静脉
• 近端深静脉血栓 --腘静脉(含腘静 脉)以上,发病率较 低
• 远端深静脉血栓 --腘静脉(不含腘 静脉)以下,发病率 很高
下肢DVT常见部位
解剖学因素 左髂静脉易受右髂动脉 骑跨压迫(COCKETT 综合症),造成远侧静 脉血流回流障碍而发生 血栓,这是左侧髂—股 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远较右侧为高的原因。
二、静脉血流的异常
大多数静脉血栓均原发与血流缓慢的部位。 静脉血流速度远较动脉血流缓慢,下肢静脉 内的血流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 心回流。 在制动或长期卧床条件下血流过分缓慢,易 于血栓形成。
二、静脉血流的异常
静脉瓣膜的瓣窝 内血流缓慢,且易产 生涡流,也是产生血 栓的主要部位。
三、血液高凝状态
解剖
(二) 深静脉
足和小腿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均为两条。 胫前、胫后静脉汇合成腘静脉。随后穿收肌腱裂 孔移行为股静脉,它伴随股动脉上行,达腹股沟 韧带深面移行为髂外静脉。股静脉收集下肢所有 浅、深部的静脉血,最后流向心脏。如以下路径 所示:下肢浅静脉→胫前、后静脉→腘静脉→股 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在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导致的血栓脱 落也是遵循了上路径最后嵌入肺动脉内,引起肺 栓塞。
下肢静脉常见疾病的诊治
冯军
2016年4月
概述
下肢静脉内有丰富的向心单向开放 的瓣膜,阻止静脉血逆流,保证下肢 静脉血由下向上,由浅入深地单向回 流。下肢静脉分为浅,深两组,浅静 脉和深静脉有许多交通支相连,最终 汇入深静脉。
解剖
(一)浅静脉
主要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大隐静脉在足内 侧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 侧和大腿前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外下方入深 面,注入股静脉。大隐静脉在内踝前方位置表浅, 易发生静脉曲张。小隐静脉在足的外侧缘起自足 背静脉弓外侧端,在外踝后方上行至腘窝,穿深 筋膜注入腘静脉。
理内 机
因膜
械
素损
损
伤伤
血 流 缓 慢
长 期 卧 床
不 同 体 位
解 剖 学 因 素
血凝 纤 液血 溶 粘功 系 度能 统 增异 异 加常 常
一、静脉壁损伤
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是血管内给药的常用途径,各种 刺激性溶液(如化疗药物、高渗营养液或抗 生素等)都可损伤静脉内膜。 直接的机械损伤 ——反复静脉穿刺或塑料管的长期留置在 静脉中, 是静脉血栓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PICC置管使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加。
深静脉血栓的自然病程
血栓溶解
收缩
血流再通
DVT 演变过程
血栓
脱落
PE
血栓机化
深V狭窄
深V闭塞
男,69岁,左下肢肿胀一天
10天后复诊
10天后复诊
18天后复诊
18天后复诊
下肢DVT分型
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 腿肿胀疼痛和压痛,Homans征(+),即将足 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激发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