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中小学存在的严重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中小学存在的严重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者:李要来
单位:洛阳市孟津县西霞院初中
联系电话:邮编:
职务:中学一级教师
强行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实行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实施好多年了,可在农村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有人这样总结“素质教育提的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

学校大张旗鼓宣传减负,学生明显感觉越来越苦。

”结合农村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重视。

、教师队伍素质低,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法相对陈旧,教学手段滞后,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重视。

一提到素质教育,总拿应试教育一日不消,素质教育永难落实。

应试教育成了他们的挡箭牌。

主管教育的领导班子应该具备比较高的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

但是有些领导明显不胜任,思想过于保守,不求上进,但求无过,缺乏对教育改革的雄心,对教育事业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对素质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十分不利。

、教师综合素质低,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首先是思想问题。

农村教师长期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状。

从没想过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亲和力。

总认为自己可以了,但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后到了何种地步,在学生中的评价如何。

一味只要求待遇好,工资高。

其次教师老龄化,知识陈旧。

农村学校的教师是“小学爷爷奶奶,初中叔叔阿姨,高中哥哥姐姐”的现状。

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年龄结构偏高,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观念陈旧,接受新知识较慢。

有的当上教师后才去参加进修学习,有的只是经过短期职前培训,有的是半工半教,但都被委以重任。

教学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只凭自己极其肤浅的知识和经验上课,自然没有教学质量。

另外是师资力量缺乏。

由于农村中小学的工作条件简陋,生活条件差,待遇差,工资低,大多多年教龄的教师每月的工资还不如农民打小工的工资。

因此在职的转行的转行,跳槽的跳槽,下海的下海;刚毕业的宁愿在城里找一份临时工,也不愿意回乡村中小学教书。

师资力量的不足,给素质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教法相对陈旧,教学手段滞后,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农村中小学中,由于教师的文化素质低,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都是重智轻德,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课堂上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陈旧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小学的需要,更不适合学生年龄掌握知识的特点,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兴趣。

平时搞“题海战”,考试前进行猜题,使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伤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真的是完全对立,不能融合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

考试制度是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自然有它的优点所在。

完全取消考试制度,根据我国现有水平显然不可能,也不现实。

有些人认为考试制度不取消,素质教育都是空谈。

并不是这样,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力,而有效的考试正是验收素质教育成果的有效手段。

两者是看是对立,实则统一的关系。

下面是我认为的一些改进措施。

、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提高领导班子素质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不解放思想就没有开拓性实践,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教育的现代化。

各级领导要着眼于时代要求,着眼于未来的竞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各级领导政府,包括学校的中层领导,应该正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关系,再不能拿应试教育来作为挡箭牌,来应付上级领导。

思想首先应该解决问题,在行动上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这样考试正可以作为验收结果的重要手段。

其次,学校的领导应该懂管理,会管理,知道管理的重心所在。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借用到学校就应该是:“生为重,校次之,领导为轻。

“没有了学生,学校谈何存在,没有了学校,要领导何用,老师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而现在农村的领导自身素质不高,认为自己在学校高高在上,把管教师作为自己的权力,从不了解学生的现状,使教师和领导成了完全对立的两个阶层,学生在中间谈何发展?如果领导和教师能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现状,以学生发展为重,想法设法让学生学有趣,学有乐,苦学变乐学,学生将会实现素质提高,在考试验收中顺利过关。

因此,选拔、培养一批优秀的学校领导,是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首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教师是育人的职业,不同于工人制造机器零件,不合格或废品可以回炉重造,因为我们的失职会毁了一代学生,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每一位教师都应有“无功便是过,平庸也是错”的思想,让每一届学生因我而更辉煌。

其次,教师要坚持自觉学习和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一方面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修养,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思想,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兼收并蓄,达到广、厚、实的程度,掌握开展素质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另外,深化教师培训改革。

要做到“博”与“专”的统一,由以知识更新为主向知识更新与能力增长并举转变,切实提高教师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强力实行教学改革。

农村学校的学生竟将学校做如下比喻:“学校是监狱,教室是牢房,老师是狱长。

”可怕呀!现在的农村教育竟走到这种地步,不改行吗?新时代对学生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如果没有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就难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

学校和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改革的研究,提高教学改革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改模式。

传统教学思想是说教式教学,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处于主宰地位。

而素质教育是以启发学生探索为主,使学生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式学习,由苦学变为乐学,由学会变为会学,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填鸭式”、“满堂灌”,以讲代练的旧模式,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改手段。

素质教育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因特网、卫星通讯等多种方式实施“校校通”工程,逐步形成信息技术教育的“天罗地网”,加大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改教学体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旧教学体制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严格控制班级人数。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要限制一定班容量,才能顾及到全体学生,按照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地实行因材施教。

其次,课程设置要全面,落实要到位。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除了智力因素的提高外,还要提高非智力因素。

绝不能让劳动课,地方课,活动课,体、音、美等课成为虚设。

、改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在教学体制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不改革评价制度,其他的改革都将流于形式,难以把素质教育推上新的台阶。

对那些违反教育规律,把提高教育质量的“宝”押在加班加点上,搞书山题海,不断考试,以摧残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要坚决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