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方法
线型2(续)
图 线 (GB/T17450-1998)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
图线宽度
应用举例
波浪线
(b/2)
断裂处的边界线、视 图与剖视的分界线
双点画线 粗点画线 双折线
(b/2)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 线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b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
(0.5---2mm) 面表示线
(b/2)
断裂处的边界线
图线画法示的共同语言,是设计、制造 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为了便于生产、管理 和技术交流,使图样规范化,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9年发布的《技术制图》是工程界 重要的技 术基础标准,因此每个工程技术人 员在绘制工 程图样时必须严格遵守标准的有关规定。
一、图纸幅面及标题栏
幅面代号
R2=R1-R
R2=R1+R
(a) 直线与圆弧相切 (b) 圆弧与圆弧外切
(c) 圆弧与圆弧内切
圆弧连接画法2
(a)圆弧与直线相切
(b)圆弧与直线和圆弧外切
(c)圆弧与圆弧外切
(d)圆弧与圆弧内切
•4•0 •6•0
•10
• 16 •30
•150
样图
第二三阶段:画加底深图
•R20
(整1理)布、图加、深绘、基标准注线
2. 锥度
正圆锥的底圆直径与圆锥高度之比,在图 样中以1:n的形式标注。
3.常见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正六边形的作图:已知对角线长度D
作法一
作法二
正五边形的作图:已知外接圆直径D
A B KO
A K OC
a)
b)
c)
4. 圆弧连接
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之间的相切作图,要求 连接光滑,其关键是准确求出圆心和切点。
(2)绘已知线段、求圆心及切点 (3)绘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1234567890
直体示例(一)
四、图线 (GB/T17450-1998)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 粗实线 细实线
虚线 细点画线
图线宽度 应用举例
b
可见轮廓线
(0.5---2mm)
(b/2)
尺寸线、尺寸界线、 剖面线、引出线、 辅助线
不可见轮廓线
(b/2)
不可见过度线
(b/2)
轴线、对称中心线、 轨迹线、节圆及节 线
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型尺寸之比。 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 放大比例:比值为大于1的比例,即2:1。 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
1:1
2:1
1:2
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由表1-2规定的系列中选取。
表1-2 规定比例
原值比例 1:1
放大比例 5:1 2:1 缩小比例 1:2 1:5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双点画线
可见轮廓线 粗实线
圆的对称中心线 细点画线
移出剖面轮廓线 粗实线 轴线 细点画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双折线
对称中心线 细点画线
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 波浪线 剖面线 细实线
不可见轮廓线 虚线
尺寸线 细实线
尺寸界线 细实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双点画线
图线画法示例2
沿圆周分布圆的中心 线按(a)图画出
表1-1 图纸幅面及边框尺寸 (单位 mm)
图框格式
1.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 分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
图框格式(一)
2.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同一格式的图框格式。
图框格式(二)
3. 标题栏
每张图样的右下角均应有标题栏,标题栏的格式由国家标 准(GB10609·1-89)规定。
中心线应超出轮廓线
中心线太长
圆心处应是 两线段相交
应线段相交
(a)正确
此处应断开
此处应相交
(b)错误
1.2 几何作图
在制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几何图 形的作图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最基本的 几何作图方法。
一、斜度和锥度
1.斜度 一直线对另一直线或一平面对另一平面的 倾斜程度,在图样中以1:n的形式标注。
批准
6.5
共张 第张
7
(9) 9 10
单件 总计 备 注 重量 (单位 名称) (图样 名称) (图样 代号)
12 12
16
12 12
16
50
20
18
在学校的制图作业中,标题栏可以简化,建议采用以下格式。
(图名)
制图 审核
(签名) (签名)
日期 日期
比例 件数
(图号) (校名)(班号)
二、比例(GB/T14690-1993)
5x10n :1 2x10n :1 1x10n:1 1:2x10n 1:5x10n 1:1x10n
三、字体(GB/T14690-1993)
在图样中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 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1.汉字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
机械制图标准序号名称
2.字母及数字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直体和斜体
ABCDEFGHIJK abcdfghijkl
8
40
180
44
8
38
10
12
(20)
7
标题栏
8x7(= 56)
14
序 号
代号
10 10 16
16
名称
12
16
数 量
材料
(材料 标记)
标记 处数 分区 更改文件号 签名 年、月、日 设计 (签名) (年月日) 标准化 (签名) (年月日)
4x6.5(= 26) 12 12
阶段标记 重量 比例
审核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