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竹笛教学计划

中国竹笛教学计划

中国竹笛教学计划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青少年发挥潜能,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为目的,开设中国竹笛课程。

教学目的:
为了弘扬我国民族艺术,使竹笛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和兴趣,提供良好的平台。

以有系统、有步骤、有措施为要求,使青少年能够掌握一套完整、科学的演奏方法及能力。

一、初级班(以竹笛演奏的四项基本功——“气、指、唇、舌”为主要训练内容)
(一)第一阶段训练
1、掌握竹笛演奏相关知识,包括竹笛的历史,乐器各部分名称及作用,粘贴笛膜的方法,吹奏竹笛的口形、口风、嘴劲及口腔状态,双手持笛的正确方法及整体演奏姿势;
2、呼吸方法的训练,包括吸气时的嘴形、喉部打开的方法,控制气息及气息支撑训练,呼气的方法等;
3、基础吹奏训练,包括熟悉吹空位置的训练,基础发音练习,左手及右手音孔控制练习并筒音作sol的指法练习;
4、各个音区的发音及长音练习,着重气息训练;
5、必要的口腔技巧——单吐训练,包括音头(舌起音)练习、顿音练习及舌的耐力训练;
6、以筒音作sol为主要训练内容的相关音阶练习,包括简单的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气息与音阶练习及流畅的五声和七声调式训练;
7、合理正确地使用吐奏,掌握连音与吐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8、演奏简单的民歌与小乐曲,如:《老六板》、《康定情歌》、《凤阳花鼓》、《浏阳河》等等。

(二)第二阶段训练
1、继续巩固并提高气息、指法和吐奏的演奏方法,学习稍有难度的相关练习曲;
2、熟练掌握筒音作do及筒音作re的两种指法;
3、准确应用指颤音(tr)、波音和倚音,合理地提高手指速度;
4、通过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及音程综合练习提高气息控制的能力;
5、使用D调笛训练气息、手指、嘴形及舌头;
6、南派常用手指技巧练习,包括波音、叠音、打音、赠音等技巧;
7、传统江南丝竹及昆曲两首,《中花六板》和《朝元歌》
(三)第三阶段训练
1、掌握双吐与三吐的吹奏方法;
2、三种指法的连奏与吐奏音阶练习,以五声和七声音阶为主;
3、学习与各种吐奏相关的乐曲,如:《活泼的小松鼠》、《羊毛剪子咔嚓响》等;
4、指滑音的吹奏方法,相关必要之练习曲若干首,以使学生能够更熟练地掌握指滑音技巧的运指与方法。

5、多首民族风格乐曲及民歌演奏,并能在小乐曲中初步合理地添加各种必要的技巧,以增加演奏的表现力,如:《十五的月亮》、《阿里山的姑娘》、《茉莉花》、《牧羊曲》、《黄水谣》等等。

二、中级班(以提高演奏技术和掌握传统作品演奏为主要训练内容)
(一)提高演奏技术的相关练习
1、D调笛的气息练习,南派手指技巧——叠音、打音、颤音和赠音训练;
2、G调短膜笛的气息练习,北派技巧——吐奏、剁音、花舌、历音练习;
3、调式中变化音的训练,转调乐曲的学习;
4、短膜笛与长膜笛的快速综合吐奏练习;
5、复杂节奏节拍的综合练习;
6、通过具有一定旋律性的练习曲综合掌握南、北派竹笛演奏的技巧,并初步体会南、
北派传统作品的风格特征与区别;
7、演奏技巧于民族民间音乐演奏的实际经验性演奏训练;
8、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地方民间民族乐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为声乐、器乐伴奏及合奏的能力,承担乐队的演出工作并以此开阔音乐视野,如:广东音乐《步步高》、《旱天雷》,福建音乐《一枝梅》,沪剧音乐《紫竹调》,陕北民歌《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西民歌《兰花花》,创作乐曲《喜洋洋》、《幸福年》、《花好月圆》等等。

(二)南派传统作品的演奏与欣赏
1、传统南派著名笛子演奏家介绍;
2、学习并欣赏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演奏的民间乐曲《小放牛》;
3、学习并欣赏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演奏的较有难度的江南丝竹与昆曲风格作品《欢乐歌》和《姑苏行》;
4、培养灵活使用南派技巧的能力,欣赏并学习传统江南丝竹《行街》。

(三)北派传统作品的演奏与欣赏
1、传统北派著名笛子演奏家介绍;
2、学习并欣赏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王铁锤先生演奏的《赶路》;
3、学习并欣赏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刘管乐、戴亚先生演奏的《茉莉花》、《卖菜》;
4、学习并欣赏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先生演奏的《喜相逢》、《放风筝》、《黄莺亮翅》、《对花》和《闹花灯》。

(四)南北交融的经典独奏曲及部分创作作品的欣赏与演奏
1、近现代部分著名笛子演奏家介绍;
2、学习并欣赏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先生演奏的《水乡船歌》;
3、学习并欣赏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演奏的《收割》;
4、学习并欣赏著名笛子演奏家曲祥先生演奏的《红领巾列车奔向北京》;
5、学习并欣赏著名笛子演奏家高明演奏的《陕北好》、《枣园春色》;
6、经典竹笛名曲《我是一个兵》、《塔塔尔族舞曲》、《脚踏水车唱山歌》《京调》和《扬
鞭催马运粮忙》的示范及演奏;
三、高级班(以高难演奏技术训练结合经典竹笛独奏名曲教学为主)
(一)高难技巧训练
1、熟练掌握半音阶吹奏方法,确保音准并能流畅演奏。

中国竹笛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六个音孔,但是通过指法和气息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演奏平均律十二半音的音阶,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胜任一些风格性更现代的作品,还能在一些转调频繁,作品庞大的乐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拓展,各种艺术门类都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那么中国竹笛是否能胜任现代派风格的作品,有一点已经非常确定了,那就是将平均律十二半音演奏准确并且流畅,所以这部分的训练还是十分重要的。

2、筒音作la及筒音作mi的音阶练习,熟练掌握这两种指法;
3、循环呼吸法的训练;
4、大跳音程练习;
5、综合练习曲是指既包含多种技术技巧,较为复杂的节奏,曲式规模较大,并具有一定音乐旋律性,同时还不乏时代气息的类似于音乐会练习曲的练习。

(二)经典竹笛独奏曲分析与学习
以近年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典独奏曲教学为主,这些作品有的是诸多演奏家自行创作出的,也有一些是作曲家专门为中国竹笛这件乐器谱写的,它们都曾在上个世纪乃至今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丰富着竹笛的表现力,同时这些作品也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服务着。

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找到这首作品比较有权威性的视听版本感受一下作品的旋律风格,然后逐句研究一下乐谱,必要的时候应该做一些谱面的工作,针对一些技术难点加强练习,如果作品的风格性很强,如陕北风格,那么就可以多听一听与之相近的民歌,以帮助风格的掌握,运用适当的技巧表现这种具有特色的风格,最后可以流畅地演奏。

这些作品有:《牧民新歌》、《春到湘江》、《牧笛》、《早晨》、《幽兰逢春》、《万年红》、《家乡的歌》、《清泉话喜讯》、《沂河欢歌》、《五梆子》、《春潮》、《太湖春》、《鹧鸪飞》、《向往》、
《西湖春晓》、《赶牲灵》、《秦川抒怀》、《帕米尔的春天》、《云南山歌》、《挂红灯》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