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PPT课件完整版
具体形式: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 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 产品资料、档案文献。
第四章数据与事实信息检索
参考工具书 事实数据型信息检索 机构、人名信息检索 经济信息检索 网上统计信息检索
参考工具书
含义:根据一定的需要,系统汇集某方面的 知识信息或文献资料,并按特定方法加以编 排,以供人们需要时能迅速获取特定的文献 信息、资料或具体事实与数据的一种特殊类 型的文献。
信息源的分类
信息源概念: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 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划分标准:载体形式,加工深度,出 版形式
刻写型 印刷型 缩微型 声像型 电子型 实物型
载体划分
加工深度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
出版形式:即十大科技情报源
图书 连续出版物 特种文献(8种)
ISBN编码含义
2007.1.1前 2007.1.1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978,
979,980.
2007.1.1前
总固定位数为10位,定长。 地区号:1~5位,出书越多,序号越少。 出版社代码:2 ~5位。 书序号:1 ~ 6位,出书越多,序号越长。 校验码:固定一位,无实际意义。
③效用性 衡量情报服务工作好坏的标志。人们 生产传递情报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有使用价值 的知识,人们选择接收情报也是为了有效利 用已有的知识成果,从而实现情报的价值和 使用价值。
载体
概念:也叫文献载体,信息赖以存在的物质外壳。
载体的演变情况:
1.纸前时代与简牍制度。
甲骨——甲骨文,我国最古老有系统的文字 青铜器——青铜器铭文,一份文件或一份档案 刻石——刻石记事文 策
文献
概念: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四大要素:内容、载体、记录符号、记
录方式
关系
信息>知识>情报,这三者可以被 记录,储存,传递。
知识是系统化了的信息(不一定知 道,了解),通过交流,传递→情报 (被理解了的知识),通过思维决策→ 新的知识。
载体是信息、知识、情报的负载物, 当这三者一旦固化在载体上 称为文献。
报纸
含义:有统一名称,已刊载新闻和评论为 主的出版周期较短的定期连续性出版物。
特点:传递信息快,内容新颖,涉及面广, 读者多,影响大,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 及时性、新闻性是区别于期刊的主要特征。
分类:时间,立场,载体,内容。
特种文献
含义:出版发行和获取途径都比较特殊的 文献。特色鲜明、内容广泛、数量庞大、 参考价值高。
外文信息资源
国外图书馆和区域性的信息 资源网
国外行业、学会或协会信息 服务网
国外商业信息资源网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源
信息及其相关概念 信息的分类
基本概念
信息 知识 情报 载体 文献 相互之间的关系
信息概念
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 通过感觉器官或相应设备与外界进行 交换的一切内容,是表达其具体特征 的信号。
2.纸质文献时代与卷轴制度。简帛,写本书,卷子书 3.新型非纸时代
感光材料(缩微型文献)1839年 1930年美国开始用于图书馆; 胶质材料(声像型); 磁性材料 (机读文献)。
从文献载体的演变过程来看,特定的 载体材质必定要与特定的记录方式和 记录符号相适应。文献载体从自然物 质到工艺材料,从策重到轻便,从存 贮量小到存贮量大,从负载文字符号 到负载声音和形象符号。总之,载体 的发展朝着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有效存 贮和广泛交流的方向前进的。
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 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合。知识是人 类特有的概念。
情报
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为特定的目的 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三大基本属性:
属性
①知识性 没有移动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 报 故知识是其本质 核心,最主要的
②传递性 要获得情报必须经过传递,故情报通 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能量进行传递。 通信技 术
学习的意义
增强情报意识,提高获取信 息的能力
有利于减少课题的重复研究, 提高科研成功率
有助于节约时间,提高科研 效率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开拓性 人才
信息资源体系简介
中文信息资源 外文信息资源
中文信息资源
覆盖全国的大型计算机网络 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集成化的商业信息服务 地区性的信息服务网络 行业性的信息资源体系
连续出版物
概念:具有统一题名、编号或年月顺序号、 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包括期 刊、报纸、年鉴。
期刊 报纸
期刊
含义: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 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特点: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 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 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号出 版。出版周期短,报道信息快,数量大, 品种多,流通广,连续性和周期性强,内 容新颖、丰富,及时反映新知识、新动态、 新成果。标准编码,ISSN。
信息的标准
标准一 标准二 标准三 标准四 标准五
学习的必要性
文献量的急剧增长 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 出版类型增多,语种扩大,内容
交叉重复 文献内容交叉重复,出版分散 载文聚散,分布有序 文献质量下降 Internet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检
索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第一章信息素质与资源
信息素质 大学生学习的必要性 大学生学习的意义 中外信息资源体系的简单介
绍
信息素质
概念 内涵 标准
信息素质的概念
指一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 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 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
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需求 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道德 信息能力
概念 特征 ISBN
图书
概念
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 在内的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 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 并取得版权的出版物称为图书。(广义/狭 义,学科划分,文种划分,用途划分。)
特点
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出版 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较慢,内容新颖性 较弱。具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 间、页码、价格,标准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