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
陈燕
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
[方法]将突
发性耳聋、耳鸣病人1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葛根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耳聋、耳鸣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突发性耳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 05) ,两组耳鸣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均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葛根素;耳聋;耳鸣
葛根素注射液是由丹东联盛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无色液体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葛根素,为血管扩张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突发性耳聋、耳鸣是耳科常见病,短时间内常致全聋,临床上治疗效果不明显。
自2009年 1 月—2011 年12 月我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病人,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符合1997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诊断标准。
突发性耳聋60 例,男39 例,女21 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83 岁,平均年龄53.6 岁。
40岁以上发病35 例,占总数的58. 3 %。
就诊最早为3 h ,最迟为4 个月。
按听力学受损程度分为轻度耳聋15 例,听阈在10 分贝~30 分贝;中度耳聋3
2 例,听阈达60 分贝;重度耳聋1
3 例,听阈超过60 分贝。
神经性耳鸣40 例,病程皆在半年之内,其中发病小于1 个月者18例,1 个月~2 个月12 例,3 个月~6 个月者10 例。
不包括耳部病变引起耳鸣者。
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3岁~72 岁,平均年龄49 岁。
40 例耳鸣病人中伴有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者35 例,占87.5 %。
2 治疗方法
2.1 突发性耳聋将60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每日用葛根素注射液500 mg(2 支) ,加入5 %~10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对照组每日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 和10 %葡萄糖250 ml 加A TP 40 mg、辅酶A 100 U 静脉输注,均15 d为1 个疗程。
2.2 神经性耳鸣将40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
治疗组每天用葛根素500 mg(2 支)加入 5 %葡萄糖250 ml 稀释后静脉输注。
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 静脉输注,另加口服西比灵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均15 d为 1 个疗程。
2.3 护理入院后按医嘱立即配药及时输注。
配药时注意用药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严格控制滴速为40 gtt/ min~50 gtt/ min ,以保证250 ml药液在2 h内滴完。
同时观察病人有无发热、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并及时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不全及出凝血时间异常时应暂停用药。
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因为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病人多数听力丧失,从而产生焦虑、忧郁、恐惧、害怕、孤独等不安的多种心理,因此,护士应关心病人。
3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突发性耳聋疗效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 5 . 14 ,P﹤0 . 05.
表2两组神经性耳鸣疗效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 0.143 ,P〉0 . 05.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为耳鼻喉科常见症状,二者常常伴随发作,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内耳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是造成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3 ].而神经性耳鸣常常与听觉有关,耳鸣病人中有85 %~90 %伴有听力减退[ 4 ].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内耳血管循环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等被认为是致病的一些主要因素.两者临床治疗药物和方法较多,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提取,其主要成分为单体异黄酮化合物,是近年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它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作用,能有效对抗血管痉挛,阻止微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β1受体阻滞作用,对抗异丙基肾上腺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阻止耳蜗缺血,缺氧,使受损的毛细胞和柯替氏器得以修复,促进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的迅速好转,促进听觉的恢复.从表1可看出,用药15 d葛根素组总有效率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表明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从表2可看出,葛根素与丹参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丹参是中药提取研制成的制剂,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近年来用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有明显效果.本组结果表明,葛根素治疗神经性耳鸣也有明显疗效.本组采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未发现副反应和任何不良反应,且对于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越早越好.
参考文献:
[ 1 ]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 J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 ,32(2):72 .
[ 2 ] 魏能润.耳鼻咽喉科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327 .
[ 3 ] 杨建华,黄英俊.脾阴虚症与微观血瘀症的相关性研究[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 ,16(2):93 .
[ 4 ] 何永照,姜泗长.耳科学(下册)[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 308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