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一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科学。
测定将各种现有地面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地面的起伏状态等,用图形或数据表示出来,为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测设将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形成的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图形的位置在现场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
⊙简述测量仪器及其发展方向常规测量仪器有光学水准仪、经纬仪和钢尺现代化的测量仪器有电子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GPS)提高测量工作的速度、精度、可靠度和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测量的基本任务(工作)是地面点位的确定水准面是指任意静止的海水面大地水准面是指平均高度的静止的海水面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高差是指两个地面点间的高程差碎部点是指反映地物或地貌的几何特征点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为地面点间的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工作基本原则是边工作边检核。
二DS3:D-大地测量 S-水准仪 3—水准测量时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值不超过3mm.转点是指作为传递高程的临时立尺点S3型水准仪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个组成部分。
望远镜是由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分划板、目镜组成。
视距丝是指十字丝分划板中与横丝平行而等距的上下两根短细线。
水准尺有双面水准尺和塔尺两种,双面水准尺一般为3m长,尺面每隔1cm涂以黑白或红白相间的分格,每分米处标注有数字,红面底部起始数分别为4687 mm和4787mm. 21B16塔尺一般长为5m,尺面分划值为1cm或5mm。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照准和调焦、精确整平和读数。
仪器装箱前,先清除仪器外部灰尘,松开制动螺旋,将其它螺旋旋至中部位置,按仪器在箱内原安置位置装箱。
点之记是指绘图说明点位的平面图。
仪器到水准尺间的距离应基本相等,最大视距不大于150m水准仪主要轴线有水准管轴、望远镜的视准轴、圆水准器轴和仪器竖轴水准仪检验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仪器本身误差、观测误差及外界条件影响误差水准尺零点误差、水准尺倾斜误差、整平误差、读数误差、仪器和标尺升沉误差、大气折光影响铟钢尺中大三角形对准分米刻划,小三角形对准5cm分划。
电子水准仪的特点有读数客观、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功能强。
三水平角是指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竖直角就是测站点到目标点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向上为正,称为仰角,向下为负,称为俯角,范围为0°~±90°。
天顶距是指视线与测站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正值,其范围为0°~180°。
DJ6:D---大地测量 J---经纬仪 6---仪器检定时,水平方向观测一测回的中误差小于±6″DJ6经纬仪读数装置一类是测微尺读数装置,一类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读数装置。
国产DJ6型光学经纬仪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大部分组成。
照准部主要由望远镜、照准部水准管、竖直度盘(竖盘)、光学对中器、读数显微镜及竖轴等各部分组成。
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安置经纬仪、照准目标、调焦、水平度盘配置和读数等工作。
置数是指照准某一方向时,使度盘读数为某一预定值的工作。
盘左(正镜)是指使仪器竖盘位于望远镜左边盘右(倒镜)是指使仪器竖盘位于望远镜右边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横轴(水平轴)、竖轴(垂直轴)、望远镜视准轴(照准轴)、照准部管水准器轴经纬仪的检验有:照准部管水准器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管水准器检验)、十字丝的竖丝应垂直于横轴(十字丝检验)、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视准轴检验)、横轴应垂直于竖轴(垂直照准检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光学对中器的检验。
水平角观测误差有:度盘刻划不均匀、照准部偏心、水平底盘偏心仪器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整平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对中是指使仪器(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的操作过程竖盘指标差是指读数指标针往往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差的一小角值。
四直线定线是指在同一直线上定出若干点的工作钢尺量距的辅助工具有测钎、标杆、垂球等相对误差K是指往返丈量的距离之差与平均距离之比,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
K值越小,精度越高。
钢尺长方程式是指在标准拉力下(30m钢尺用100N,50 m钢尺用150N)钢尺实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其形式为 l t=l0+△l+αl0(t-t0)直线定向是指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电磁波测距与传统测距工具和方法相比,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
电磁波测距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两种测距仪使用时应注意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观测条件下,结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及符号表现出一致性倾向,即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的误差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偶然误差是指是指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及符号都没有表现出一致性的倾向,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的误差。
当系统误差设法消除和减弱后,决定观测精度的关键就是偶然误差。
⊙简述偶然误差特性具有有限性—偶然误差绝对值不超过某一值聚中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对称性---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抵消性---随着观测次数无限增加,偶然误差理论平均值将趋近于零。
衡量精度的标准有:中误差、容许误差和相对误差相对误差K是指观测值中误差m的绝对值与观测值D的比,并将其化成分子为1的形式。
最可靠值或最或然值是指有限次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六全站仪是光电测距仪与电子经纬仪及数据终端机(数据记录兼数据处理)结合的仪器。
全站仪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
⊙GPS系统组成及其优点GPS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的显著优点。
GPS整个系统分为卫星星座、地面控制和监测站、用户设备三大部分GPS信号接受机按用途分为导航型、测地型和授时型;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码接受机和无码接受机;GPS定位原理有静态与动态定位、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原理;GPS定位的基本方法有卫星射电干涉测量、多普勒定位法、伪距定位法、载波相位测量。
GPS导航定位系统特点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单、全天候作业、功能多应用广。
RTK技术是GPS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的简称,其组成有基准站和流动站,1、用户需要架设本地参考站2、误差随距离的增加而增长3、距离受限制,一般小于15km4、精度为1cm+1ppm,可靠性随距离增加而降低。
VRS虚拟参考站法,多个基站(至少三个)组成,具有以下优点:1.覆盖范围增大;2.相对传统的RTK,提高了精度;3.可靠性也随之提高4.更广的应用范围。
导线测量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1、导线外业工作有勘察选点、测边、量角、定向GPS平面控制测量外业包括准备工作、天线设置、接受机操作、气象数据观测、测站记录等项内容GPS平面控制测量选点工作应注意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大于10°~15°,应避免周围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应注意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不超过20KM;基准点上空开阔,能正常跟踪3颗及以上卫星。
交会法测量有测角前方交会、测角侧方义会、测角后方交会、测边交会三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顺序称为后-前-前-后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顺序称为后-后-前-前三角高程测量分为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和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经纬仪导线用经纬仪测量导线转折角,用钢尺丈量导线边长,由此构成的导线叫经纬仪导线。
⊙简述导线点选点注意事项1、相邻点间要求通视,地势要求平坦,方便量边和测角2、点位视野应开阔,注意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同时便于碎部点测量和施工放样3、导线边长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010-6-9土木建筑工程系105地形图是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
比例尺是指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d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距离D之比。
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根据比例尺精度可以确定测图时测量距离的精度。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等高线平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等高线的特性:1.各点高程必相等2.为一闭合曲线3.除悬崖、峭壁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4.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关系5.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成反比。
经纬仪测绘法测量顺序为选取碎部点、安置仪器、立尺、观测记录与计算、展点绘图、拚接检查与整饰地物碎部点尽量选在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处地貌碎部点尽量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洼地、河川、湖泊等的坡度和方向变化处。
九施工测量的任务是根据施工需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按一定的精度和设计要求,用测量仪器测设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
与测图相比,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施工测设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材料、用途和施工方案等因素。
工业建筑高于民用建筑钢结构高于钢筋砼结构装配式建筑高于非装配式建筑高层高于低层测设的基本工作就是测设已知水平距离、已知水平角和已知高程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坡度线的测设是根据附近水准点的高程、设计坡度和坡度线端点的设计高程,用高程测设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点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地面上,测设方法有水平视线法和倾斜视线法⊙写出视线高程法测设高程的步骤1、安置水准仪于已知水准点O和被测点R间,整平仪器2、后视已知水准点上立尺,读取后视尺上读数a,计算H i=H0+a 和计算b=H i-H r3、将水准尺紧贴R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使前视水准读数b与计算值相等时,在桩侧面沿尺底画一横线,则该线为所测设的高程点。
十建筑施工控制网与测图控制网比较1.控制点密度大,控制范围小,精度要求高2.受干扰性大,使用频率高建筑基线是指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测设建筑基线有用建筑红线测设、用附近控制点测设建筑方格网长轴线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或垂直,并且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小于3个。
建筑施工高程控制网可以通过四等或等外水准测量来布设。
场地水准点的间距宜小于1km,距离建筑物、构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振动影响范围以外不宜小于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凡是重要的建筑物附近均应设水准点,整个建筑场地至少要设置三个永久性水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