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饮食和水传播:病原体污染了 食物、水,再经口进入人体而 使其受到感染。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 接接触。狂犬病、破伤风等传 染病可以由传染源的分泌物直 接接触感染易感者;乙型肝炎、 沙眼等传染病可通过被病原体 污染了的衣物、手、用具、医 疗器械等间接接触传播。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个人卫生: 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饭前便后洗手;口杯、手帕等个人专 用;不吃变质和不清洁的食物,不喝生 水;不随地吐痰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环境卫生: 要保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蟑螂、 老鼠;室内通风换气要好;用紫外线、消 毒剂消毒用具、食具;保证饮水和食品清 洁卫生等。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传染病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引 起明显或不明显的病理反应,并能 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殊的病 原体 2、传染病的免疫性 3、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 地方性和季节性 4、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 5、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保护易感者
(1)特异性预防 措施 (2)非特异性预 防措施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特异性预防措施—— 预防接种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非特异性预防措施
【1】体育锻炼 【2】加强营养
谢谢大家!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病原携带者:可分为病后病原 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前 者指的是病人患传染病后,症 状虽已消失,但仍能排出病原 体;后者指的是病原体虽已侵 入人体,但人体没有临床表现, 但能排出病原体。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受感染的动物:指感染了病原 体,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传染 给人的动物。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隔离患者 教室及时消毒 勤洗手 多喝水 锻炼身体 打疫苗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早发现
1、管理传染源
(2)早报告 (3)早隔离 (4)早诊断 早治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个人卫生
2、切断传播途径
(2)环境卫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虫媒传播:通过节肢动物叮咬 吸血或机械携带,病原体直接 或间接侵入易感者,使其受到 感染。
得天下才而教育之
血行传播:病原体通过输血, 注射等途径进入健康人体,引 起感染。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垂直传播:病原体由上代传给 下代,而引起感染。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土壤传播:病原体污染土壤, 通过人接触而感染。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 体外后经过一定的途径侵入他人体 内,所经过的途径为传播途径。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 (2)饮食和水传播
(3)接触传播 (4)虫媒传播 (5)血行传播 (6)垂直传播 (7)土壤传播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空气传播: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鼻咽部的病原体,可随打喷嚏、 咳嗽、唾液、飞沫、痰、呼吸 等方式排出体外而污染空气, 导致他人感染。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 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病人
传染源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病人:指感染了病原体,并有 一定临床表现的人。病人排出 病原体的整个时期叫传染期, 据此可决定对病人的隔离时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 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传染病预防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案例分析:
A与B是同桌,A得了感冒,B不幸 地被传染了。请回答: 1、A的感冒是如何传染给B的? 2、在这一过程中,传染源、传播 途径和易感者分别是什么?
A
空气
B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