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第五小组:郑玉彬、吉苑菲、张萱仪、武传亮、岳云虹、张丽丹
风险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离不开相关的基础理论。
但是由于风险管理已经涉足多个研究领域,而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它
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定位都不尽相同,因此它的学科基础具有差异性。
以下将是风险管理的一些基础理论。
一、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
风险管理的系统一般是以一个或多个真实世界为背景的,其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空间、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都呈现出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不确定性使得主体只能控制行为,而无法控制后果。
人们只能通过研究大量风险事件,发现风险事件发生所服从的统计规律性以及其服从的概率分布,对自己实施的行为进行科学控制。
因此,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风险管理最基础的理论,它能够计算各种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估测事件发生的风险,并作出相应的决策支持。
二、系统论及控制论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可以将风险管理系统的整个过程看作一个由相互关联、有组织的单元组成,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有机系统,它具有整体性、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调整和控制自身处于最佳状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因此,风险管理系统应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将风险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并根据控制结果和预期结果的差异不断调整风险控制
措施,以便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
三、经济预警理论
对经济波动的预测,促进了预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在构建风险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经济预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预测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最早提出预警思想的是法国经济学家福利里( Alfred fourille)。
他在1988年巴黎统计学会的会议上发表了《社会和经济的气象研究》一文,阐述了监测预警的思想。
随后,经济预警理论在宏观经济预警中得到了充分发展。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来进行经济预警,如:景气指数法、人工神经网络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等。
微观上的预警分析则较晚。
1993年,武汉交通大学佘廉教授开始了“企业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研究,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企业建立预警管理系统的思想依据。
目前,对微观经济预警管理主要有:企业灾害预警、公共关系预警、财务预警、战略决策预警等。
四、信息论
如果从抽象的角度考虑风险管理系统,可以将其看作一个由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构成的系统。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各种有关的信息是该系统的主要基础和依据。
因此,应该将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风险管理系统中,首先收集信息,并及时更新系统原有的风险信息,然后对已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转化和处理,过滤无用信息、虚假信息、干扰信息以及信息中的噪声,解决风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时滞。
这些处理过的信息为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风险预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