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课程感悟1

美学课程感悟1

《美学》课程学习报告
微笑改变世界
——《美学》课程学习报告《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篇开篇这么讲道: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要,心眼口,信皆要。

这是弟子规中关于读书的概论,告诉我们读书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我们美学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本学期在章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既在课堂上感受到了美学博大精深的内涵,也在几次美学实践活动中更进一步感受美、创造美,让美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事,教会我们用一颗发现美、欣赏美的心去感受生活。

一、美学概论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从古老中国的老子、孔子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无不对美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到底什么是美呢?美是任何人都能体验到的一种精神活动、情感活动、心理活动。

每个人都会有美的感受、美的体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这些都是对美的一种直观感受和认识,并不是系统科学的研究。

直到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文艺学等近代学科进入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鲍姆加登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严格规定了美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并写出了美学专著,初步形成了美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讨了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1750年,鲍姆加登出版《美学》一书,美学成了一门独立学科,而鲍姆嘉登也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美学就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而关于美的本质,自古以来中西方都有无数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但却莫衷一是。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什
么是美”这个问题并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出发,认为是先有美的理念,然后才有美的事物,认为“美的本质是永恒的理念”。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观”,他还认为最能体现“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观就是艺术美”。

而中国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美的本质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在这样的基础上也会促进学者们对美学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面对一个事物总是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就是美感。

美感分为本能美感、实用美感和高级美感。

本能美感是指因为颜色、线条、声音等引起的快感,人和动物皆有。

实用美感既能满足生理需求也能满足精神需要,如制作衣服。

高级美感是指与实用价值分离,只供人欣赏,只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所产生的美感,这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有关,阅读一本好书便是高级美感。

人对不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同时美也是以多种形态存在,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

自然美主要是指大自然瑰丽的美景,如奇美的桂林山水、让人流连忘返的蜈支洲岛,这些都愉人身心、悦人耳目。

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时总是会通过移情、象征等来使欣赏的美景有了双重意义,使得主客观相统一。

社会是由人这个小个体组成的,所以社会美主要体现为人的美。

人的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综合体现,不管是外在美还是内在美,重点都是乐观自信,让心和脸一起微笑,自然整个人精气神都会很好。

当人的美体现在生活上时就是日常生活美,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活环境美和人体的装饰美。

日常生活美主要给人怡情悦目,安静舒适的美感,既要实用也要有美感能够欣赏。

一个人的情趣和品位可以从他居住的环境体现出来。

在追求生活日常美的时候,要讲求五个原则:和谐、比例、均衡、节奏、重点。

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美感最典型的表现形态,因此美学要研究艺术,艺术是美学研究对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上,如贝多芬悲怆又昂扬向上的“命运交响曲”,李清照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声声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都是艺术美。

一幅画,如果没有展示,不被人观看、鉴赏,就失去了审美意义;一部文学作品,没有出版,不被人阅读、欣赏,也就失去了审美价值。

对一个美好事物的欣赏就是审美。

审美过程中主体的参与也会影响美的创造和再创造。

所谓一千个
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阅读中都参与了哈姆雷特这个角色的创造,使其更丰富更立体。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美的回味,反思,反省,就是审美品位。

品味往往发生在体验之后——比如看一部好小说,好电影之后,我们被小说的情节,故事,情感,思想所震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离开了小说,但仍然沉浸在小说之中,掩卷而思或很想找人说说,这就是品味。

二、美学实践
“不力学,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弟子规》中说如果所学的不实践力行,而只是在文字上做文章,结果会变成华而不实的人,这种人是不会成才的。

对于美学的学习一样,一个学期的美学学习让我认识到美学的博大精深,也很快乐地在美学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美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生活,所以在章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有了几次美学实践。

第一次的活动“谁不说俺家乡美”真的让我震撼于所有同学的创意,每个人都很努力的用不同的方式把自己家最美的那面展现给大家。

还记得海南的同学用一种温情温馨的歌唱方式把海南的每一种美唱出来,让我们既感受到了海南的风景美,也体会到了海南的人美、歌美,文化美。

我所在的闽粤赣组以一种幽默的方法用当下最火热的穿越方式让大家感受闽粤赣的美的同时也让大家着实快乐大笑了一次。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各个同学的家乡美,跟让我们体会到那种全班同学团结在一起的心灵美!
在讲到日常生活美时开展的”美化宿舍“活动就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宿舍都根据自己的宿舍文化布置了宿舍,可谓异彩纷呈。

我们宿舍其实一直都是模范寝室,每天都会坚持打扫,衣服鞋袜也从不堆积,桌面也都会收拾整齐,所以整体寝室显得简单干净简单。

每个来我们宿舍串门的同学都必感叹:哇,你们宿舍好整齐呀!其实这就是我们把日常生活美切实做到,把美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

首先从生活环境做起,让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整齐干净起来,整个人也都会自信美丽。

所以在这次美化宿舍活动中,我们坚持本真简单的原则,并没有对宿舍做过多美化,但在章教授检查中也是很抢眼的。

这就是把日常生活美坚持的好处。

三、美学感悟
其实头一次听到章教授的名字便是一阵好感,章汝先,谦虚温和有涵养,而
后在接触中更是让我惊喜,章教授竟是如此可爱的人,有一颗比年轻人还要年轻的心!而这一学期在美学课程学习中跟章教授的接触,进一步让我了解并且爱戴章老师。

在美学学习过程中,相信所有同学最熟悉的便是老师那句”太美了!“每次听到老师讲这句话,我便会不自觉的微笑起来,老师是多可爱!一句“太美了!”传递的除了老师惊喜还有那种激励人的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话总是如同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太阳,有无限的能量。

章教授教会我只有怀着一颗赞赏心、感恩心才能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

这学期公关周的”德之根——孝亲尊师“朗诵演唱晚会中更是看到一个让我感到又心疼的章教授。

章老师每天骑着小电驴在烈日下奔跑,只为确定落实晚会中的某一个细节,打电话发短信不停只为化缘到某一份赞助支持,也曾想过,其实老师不用这么事事亲为这么辛苦自己,这些完全可以交给别人去做,老师只要统筹规划好就是。

但是,章教授做每一份工作都是那么充满激情,那么开心满足的笑容,原来,这些忙碌的工作带给老师的不是疲惫的身体而是富足的心灵。

老师步伐永远快而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她工作有多辛苦琐碎,章教授的口头禅是:太美了,太好了!这样的口头禅总给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有些我们看来琐碎无聊的工作,章教授却能很快乐充满激情的完成。

我想,只有一个人心里充满了爱的力量,如一棵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她才能温暖自己,天天向上,有激情的生活,把温暖传递给他人。

在整个美学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最多的便是章教授的“心灵美”,那种积极乐观充满激情的美丽。

还记得老师说的“让心和脸一起微笑,长相不怎麽好,就让自己有才华,如果才华也不怎样,那就露出你的微笑。

不管长得怎样,笑起来就好看,就很美。

只要你在微笑,世界都在向你微笑。

不管你长得怎样,只要笑起来就会很漂亮,就会给人美感。

每天微笑对待每一个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微笑的习惯。

对人微笑就是布施。

自己快乐就能照亮别人。

”这段话如同一束阳光照进久违暖阳的内心。

是啊,每个人都是闪亮的钻石,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一句闲言碎语而影响自己这大好年华的心情。

生活处处是美,用微笑去改变世界,不要让生活改变了你的笑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