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生平及作品

杜甫生平及作品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朗诵
天地一沙鸥。 2021/3/11
1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 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 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 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 桅杆。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
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 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 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因此一路上心 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
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021/3/11
11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 代表作品:《秋兴》八首﹑《蜀相》﹑ 《登高》﹑《旅夜书怀》、《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风也更加苍 老沉郁.
2021/3/11
7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 杜少陵是穷困之士,平生无大得意事,中间兵戈 乱离﹑饥寒老病,皆其实历;而所阅苦楚,都诗 中写出,故读少陵诗,即当得少陵年谱看.
2021/3/11
2
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 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 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 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 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 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 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 (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 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 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2021/3/11
9
❖ 杜甫,若说千百年后他的诗作不一定会流传 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时代将 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2021/3/11
10
一、背景简介
旅夜抒怀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入 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 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
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 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县),于九 月到达云安.。《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 的。
沉郁顿挫 大家子美
杜甫生平及作品
2021/3/11
1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祖审言,著名诗人.杜甫曾应进士举,不 第.天宝中,客长安近十年(曾住杜陵附近 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郁郁不得意.安 史乱起,流离兵火中.肃宗朝,官左拾 遗.不久,弃官入蜀,后为检校工部员外 郎.后举家出蜀,病死江湘途中.其诗抒写 个人情怀,往往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 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 “诗史”。
代表作品:《丽人行》﹑《兵车行》﹑《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从此杜甫走上了忧国 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2021/3/11
5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这是安史
之乱为祸最烈的时期,也是杜甫创作成就最高 的时期.
❖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 沦陷,杜甫带着妻儿逃离,后被叛军捉回长 安.757年,杜甫冒死逃脱.肃宗朝,授官左 拾遗.不久,因房绾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也就宣布了杜甫政治理想的破灭.
❖ 代表作品:《北征》﹑《三吏》﹑《三
别》、《春望》,仕途的挫折,使他忧国伤
时﹑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情感也更加深
沉. 2021/3/11
6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 政治的绝望,生计又成问题,760年春,
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 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其间又因地方节度使叛 乱,杜甫不得已离开四川,辗转流浪了几个地 方.764年,又回到成都,被荐举做了检校工部 员外郎.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往岳阳的 小舟上.
❖ 杜诗《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作品的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
❖ 杜诗合把做古书读。小年子弟拣取百篇,令熟 复,性情自然诚悫,气志自然敦厚,胸襟自然阔 绰,精神自然鼓舞。读杜诗不颛是学作诗。
2021/3/11
8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 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 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若隐若 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2021/3/11
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 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 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 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 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 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 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 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 历来为人所称道。
整个中华文化。
❖ 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 光彩。——闻一多
2021/3/11
3
杜甫生平:
❖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 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 始了他历时十年,前后三次的壮游生 活.天宝三载(744),杜甫在洛阳结识了 李白﹑高适,同游梁宋.天宝四载秋,两 人分手,李白置酒赋诗,饯行赠别.
2021/3/11
1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
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 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 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 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 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 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 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 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 代表作品:《望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诗风比较豪迈浪漫.
2021/3/11
4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