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2017.11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8分,第Ⅱ卷52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考生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Fe:56 Mn:55 Cu: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胶体的聚沉D.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2.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A.分液B.蒸馏C.萃取D.过滤3.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B C D4.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无水乙醇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5.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 BC D6.“嫦娥一号”的运载火箭“长三甲”使用的一种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2H8N2),其燃烧产生巨大能量推动火箭运行。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gB.1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6.02×1023)gC.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molD.22.4L偏二甲肼含有N A个偏二甲肼分子7.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Fe3+、NO3-、SO42-B.K+、Na+、Cl-、CO32-C.Zn2+、NH4+、NO3-、Cl-D.K+、Na+、MnO4-、SO42-8. 下列图示中说法正确的是9.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A.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B.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C.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四氯化碳和水[来源:]D.加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加入稀硫酸中:Ba2++OH-+H++SO2-4===BaSO4↓+H2O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Mg2++H2OC.石灰石上滴加稀醋酸:CaCO3 + 2H+═ Ca2+ + H2O + CO2↑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11.下列实验过程中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没有依据的是选项异常情况可能的原因A 萃取时,振荡溶液,静置不分层萃取剂加得太多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B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的凹槽与漏斗上的小孔没有对齐C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破裂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蒸发皿底部D 蒸馏时,发现冷凝管破裂没有通冷凝水或先加热后通冷凝水12.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B.用氯化钙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C.一透明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Cu2+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即证明溶液中有SO42-13.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制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轮船底部生锈14. 根据反应:O2 +2H2S===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A.H2O>NaI>H2S B.H2S>NaI>H2OC.S>I2>O2D.O2>I2>S1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CO2和He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 3.2 gO2和O 3的混合气中氧原子数为0.2NAC. 3.4 g的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N AD.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2N A16.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17.(12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②铝③Ca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1)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3)以上属于电解质的共有种。
(4)将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 4HNO 3 = Al(NO3)3 + NO↑ + 2H2O,当有 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14分)(1)下图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分析项目检测结果单位参考范围1 锌(Zn)115.92 μmol/L66-1202 铁(Fe) 6.95↓mmol/L 7.52-11.823 钙(Ca) 1.68 mmol/L 1.55-2.10……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儿童元素含量偏低。
②报告单中“μmol/L”是(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③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
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维生素C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A、B、C三种物质随着X的变化,Y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X表示的是物质的量,则Y表示的不可能是_____(填序号,下同)a.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体积c.物质的摩尔质量d.物质所含分子或原子的数目②物质的量相同的A、B、C三种气体,压强恒定时,若X表示的是温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______。
a.气体的质量b.气体的分子数c.气体的摩尔质量d.气体的体积(3)现有6.8gNH3,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该气体所含原子数为________,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将该气体完全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19.(12分)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操作①为______________;B中的沉淀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操作③所加的试剂为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
(3)操作④所加的试剂为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填“是”或“否”),如不严密,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严密,此空无需作答)。
20. (14分)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 (浓)= 2KCl+2MnCl2+5Cl2↑+8H2O(1)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
(2)由该反应判断,KMnO4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选填“强”或“弱”)。
(3)用0.5 mol·L-1的Na2S溶液100 mL,恰好将0.02mol的MnO4-还原,已知MnO4-在反应后生成Mn2+,则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实验室需用80mL0.5mol/L的KMnO4溶液,某同学欲用KMnO4固体配制该浓度的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需称取KMnO4固体的质量为,配制KMnO4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②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请填序号) 。
A.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刻线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50℃烘干C.配制溶液时,把量好的KMnO4固体小心放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使用前要检査容量瓶是否漏水(5)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请填序号)。
a.定容时俯时容量瓶刻度线b.洗涤操作时将少量液体洒到外面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d.称量时物码倒置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8分)1~5:CBDAB 6~10:BCADB 11~16:ADCDDA17.(共12分)(每空2分)(1)Ba(OH)2 + 2HNO3 == Ba(NO3)2 + 2H2O。
(2)Al2(SO4)3 == 2Al3+ + 3SO42-。
(3)4(4)Ba2+ + 2OH-+ CO2 == BaCO3↓+H2O或OH-+ CO2 == HCO3-(5)0.6mol,Al + 4H ++NO3-==Al3++ NO↑+2H2O。
18.(14分)(1)①铁(或Fe)(1分)②浓度(1分)③还原性(2分)(2)①c (2分)②d(2分)(3)0.4 mol(1分);9.632×1023(或(1.6N A)(2分);8.96 L(1分); 2.0 mol/L(2分)19.(12分)(1)溶解(2分);Mg(OH)2(1分)(2)Ba(NO3)2(1分),Ba2+ + SO42-== BaSO4↓(2分)(3)K2CO3(1分),Ba2+ + CO32-== BaCO3↓(2分)(4)否(1分),加入过量盐酸改为适量硝酸(2分)20. (14分) (1) 2:5 (2分)(2) 强(1分)(3) 0(3分)(4)① 7.9g(2分);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②AD(2分,小写不得分)(5)a(2分,大写不得分)(容量瓶不写规格不得分,计算结果不带单位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