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扶贫规划

产业扶贫规划

产业扶贫规划第一章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自治区《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宁党办发[2014]31 号)和盐池县委、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牛记圈村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章规划区概况一、基本情况牛记圈村位于王乐井乡北方向,距离王乐井乡15 公里处,全村土地面积150 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位于毛乌素沙漠南边,自然条件恶劣属土丘地,全村大致呈“高低不平”土丘陵地貌,牛记圈村下辖百记井、牛记圈、牛毛井西、牛毛井东、安定堡、赵记圈、马记圈、小沙窝、张步井、官记圈和刘相庄11 个自然村,农户830户2486人; 全村耕地24860亩,人均占有耕地10亩。

共有退耕还林地5422 亩,草原面积135158亩,承包611 户,林地面积44599,生态林面积11157。

农作物种植主要有荞麦、糜子、马铃薯及小杂粮等作物; 油料作物有花籽等; 优质牧草有紫花苜蓿、苏丹草等。

家畜家禽主要有牛、猪、羊、等,全村羊只存栏21600 只,养殖园区 5 个,养殖大户156 户,生猪存栏420 头。

2014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950 元。

地形: 位于毛乌素沙漠南边,自然条件恶劣属土丘地,全村大致呈“高低不平”土丘陵地貌,气候: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少雨多风、气候干燥、长冬严寒、短夏温凉、春迟秋早,每日早凉、午热、夜寒。

年降水量在300 mm左右,且多集中在夏末秋初,年均蒸发量高于2000mm约为降水量的6,7倍。

旱灾常有发生,且冬春两季最为严重。

干旱和风沙两大自然灾害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农林牧生产、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牛记圈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8 人,占农业人口的25%,其中民政低保人数173 人,占总人口的5%,2014 年人均纯收入2900 元。

该村基本没有抗灾抗风险能力,农户现金储备极少,生产资料缺乏,群众生活困难,集体经济空白,社会公益事业得不到发展; 基础设施欠账大,遇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将直接威胁群众的生活生产及生命财产安全。

无村文化活动室,无体育文化娱乐活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信息闭塞,观念落后。

第三章产业扶贫现状分析一、产业扶贫现状牛记圈村现有耕地面积 2.4 万亩,主要种植马铃薯和小杂粮,其中: 马铃薯种植面积2000 亩,小杂粮种植面积3000 亩,现有林地 1.9 万亩(退耕还林面积5422 亩),草原13万亩,现有存栏羊21000 余只,年出栏羊20000 余只。

二、现状分析造成牛记圈村贫困的主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产经营投入不足,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的影响,全村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 贫困程度较周边地区尤为严重。

二是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全村人均耕地10 亩,旱地24680亩,主要种植土豆、荞麦、优质牧草和旱地玉米,农业生产产量不高。

如遇干旱无雨年景,粮食基本绝收。

全村没有形成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链条,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贫瘠耕地取得。

农业结构不合理,夏粮种植面积大,秋粮种植面积小,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极弱,单纯的种植业收入极为有限。

三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落后,发展意识淡漠,接受新技能新事物能力差,导致扶贫、培训效益不明显,有时产生的边际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搞产业开发的积极性。

四是因灾、因病、因残导致部分群众返贫。

由于村情所决定,有些非贫困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又加入贫困的行列; 因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一人患重病,致使贫困家庭更加贫困; 另外少部分家庭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综上所述,牛记圈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业产业效益低下,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落后,因灾、因病、因返贫率高。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群众抗灾能力极弱。

经综合调查研究分析,只有依靠整村扶贫开发,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技能培训等方面着手推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村人口素质,改变全村贫困现状。

第四章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紧密结合盐池县各村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产业扶贫规划》与《宁夏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相结合。

充分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论证,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因地制宜、又突显特色的要求和“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贫困户增收致富为目标,以产业扶贫机制创新为动力,瞄准贫困村、贫困人口,在挖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对象潜力,找准支持扶贫对象关键环节的基础上,通过项目资金支持和示范建设,带动贫困人口广泛参与、能致富、可持续的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扶贫效果,提高扶贫对象参与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扶贫对象增收致富的能力,为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贫困户参与产业的自主权。

充分尊重贫困农民对产业发展项目的选择权在突出“ 5〃30”养殖和特色种植上下功夫; 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在顺畅金融支持途径上下功夫,引导群众自下而上确定项目。

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依据行政村水土光热等资源条件,按照草畜平衡、水土资源平衡、耕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确定项目规模。

坚持瞄准扶贫对象。

要把与扶贫关联度高、扶贫对象能广泛参与的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作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要使绝大多数扶贫对象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实现一户至少一项增收项目,大幅提升扶贫对象的经营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贫困农户收入增幅高于盐池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到2020年,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产业扶持全覆盖;(四)产业选择; 重点发展肉羊养殖,积极推广马铃薯、小杂粮、优质牧;(五)产业发展布局; 争取到2020年达到肉羊养殖存栏30000只,推;第五章建设任务;一、产业基地建设;(一)马铃薯产业;在现有1000亩马铃薯种植的基础上,到2020年;(二)草畜产业;基础母羊补栏项目:在现有190户贫困户4000只;(三)优质粮油产业;小杂粮基地建设项对象产业扶持全覆盖。

(四)产业选择重点发展肉羊养殖,积极推广马铃薯、小杂粮、优质牧草和旱地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五)产业发展布局争取到2020 年达到肉羊养殖存栏30000只,推广马铃薯种植1500亩,小杂粮种植3500 亩。

将铡草机由现有的80 台,增加至120 台,标准化养殖暖棚由265 座增加至365座左右,并新建青储池600m3左右。

新建马铃薯储藏窖100座,培育1-2 个专业化养殖滩羊的合作化组织。

在全村11 个自然村,白记井、牛记圈、牛毛井西、牛毛井东、安定堡、赵记圈、马记圈、小沙窝、张步井、官记圈、刘相庄全部展开。

第五章建设任务一、产业基地建设(一)马铃薯产业在现有1000 亩马铃薯种植的基础上,到2020 年新增500 亩马铃薯的种植规模,达到1500 亩左右的种植水平。

(二)草畜产业基础母羊补栏项目: 在现有190 户贫困户4000 只基础母羊的基础上,到2020 年基础母羊补栏达到10000 只,扩大养殖规模。

(三)优质粮油产业小杂粮基地建设项目: 在现有2500亩荞麦等小杂粮种植的基础上,到2020 年新增2000 亩荞麦等小杂粮的种植规模,达到4500 亩左右的种植水平。

(四)冷凉(设施)蔬菜红葱种植:在现有600亩红葱种植的基础上,到2020年新增400亩红葱的种植规模,达到1000 亩左右的种植水平。

(五)乡村旅游业旅游示范村: 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已申报成功,牛记圈村因安定堡城、烽火台遗址、安定堡观音庙等位于该村而得名,随着红色旅游带建成,开展考古体验等旅游项目,到2020 年以美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 万元。

新建农家乐; 现有农家乐一家,到2020年新增 1 个农家乐,达到两家农家乐。

(六)光伏产业光伏产业: 以现有刘相庄3900 亩光伏产业园的动工,到2020年争取新增7000亩,达到万亩光伏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 年,在相关政府资金扶持下,充分调动农民自筹自购的积极性,基本实现铡草机等主要农业机械覆盖到每个养殖户。

1、将铡草机由现有的80 台,增加至120台,标准化养殖暖棚由265 座增加至385座左右,并新建青储池280m3左右,新建马铃薯储藏窖100座。

2、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结合林业局柠条坪茬项目,积极争取包扶单位资金购买一台杰罗5425 饲料搅拌车,出售饲草料,收割玉米,增加村集体经济。

3、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第三轮互助资金500万元,全村农户100%受益。

(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育1-2 个专业化养殖滩羊的合作化组织。

培育1-2 个家庭互助农场。

(九)扶贫对象能力建设积极利用县、乡相关资金扶持大力组织并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其中,争取开展羊只养殖、病害防治、农作物种植及病害防治类的适用技术培训300 人次左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0 人次左右。

(十)自主创业鼓励村民走出去或是立足村内实际发展,运输、养殖、工程承包等内容的自主创业,力争达到20 人左右的规模。

第六章投资估算根据上述规划,我们在草畜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贫对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估算总额为2013 万元,其中: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11 万元,行业部门资金230 万元,农户和业主自筹365 万元。

、具体项目为贫困户基础母羊补栏项目,对目前符合养殖条件的190 户贫困户,平均每户给予11 只左右的基础母羊,跟具当前基础母羊的价格700 元/ 只估算,共需投入680 万元,其中: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 万元,行业部门资金150万元,农户和业主自筹300 万元;农机购臵方面,新增铡草机40 台,根据1250元/台估算,需要投入 5 万元,其中: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 万元,农户和业主自筹 2 万元。

养殖圈舍方面,力争在2020年再新建100 座养殖暖棚,据11000元/ 个估算,需要投入11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万元,农户和业主自筹66万元;新建青储池280m3预计投入50万元,以自筹为主;新建土豆贮藏窖100个,其中:10 吨土豆贮藏窖50个,8000元/ 个,20吨土豆贮藏窖50 个,12000元/个,共计需要1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万,农户和业主自筹40 万元;扶贫示范合作社方面,力争发展 2 家左右,根据当前每个合作社基础建设投入在150万元左右估算,需投入30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农户和业主自筹100 万元;互助资金方面,由现有的70 万规模发展至500 万元的规模,由财政专项资金支持400 万元;扶贫对象能力建设方面,估算需投入 3.5 万元,全部由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其中:开展适用技术培训300人次左右,估算费用 2.5 万元左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 人次左右,估算费用 1 万元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