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与整治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
,
;(3)
,都会产
,但随着
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
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
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m2以上。
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
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
,细集
改性
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
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3)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
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2.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治理措施
(1)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
可不加处理。
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
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
(2)灌油修补法。
在冬季节,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沥青或沥青砂浆(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喷抹到缝中,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加以保护,
,
,
沥青,
热补法
,喷洒乳
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3.沥青路面松散的治理措施
(1)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在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可在高温季节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
(2)大面积麻面就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并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应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
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齐,并碾压成型。
(3)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
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的矿料不应再使用酸性石料。
4.修补破损面积
(1)喷洒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原剂可使原路面表面层沥青改善塑性,对空气和水起到密封作用,从而可以避免脱皮、剥落,使路面结构紧密、缝隙封闭,增强柔韧和
,使其
,是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