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

(完整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

一) 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

1. 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 人工智能是以机器为载体的智能(B) 人工智能是以人为载体的智能(C)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动物的智能(D) 人工智能也叫机器智能2. 以下属于素养性知识的是(A)。

(A) 为人处事方面的知识(B) 行业性知识(C) 分析性知识(D) 创造性知识3. 本课程提到,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是(D)。

(A) 数据智能(B) 读写智能(C) 逻辑智能(D) 语言智能4. 根据本课程,以下哪项不属于情感分析四维模型的内容(D)。

(A) 读音知情(B) 读脸知情(C) 读搏知情(D) 读书知情5.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C)。

(A) 1986年启动“863计划”(B) 1977年,吴文俊创立吴方法(C) 1957年,罗森布拉特提出感知机神经元关系(D) 1985-1986年提出误差反向传播算法6. 人工智能在围棋方面的应用之一是AlphaGo通过(A)获得“棋感”。

(A) 视觉感知(B) 扩大存储空间(C) 听觉感知(D) 提高运算速度7.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信息化的三个阶段(A)。

(A) 教育创新化(B) 教育技术化(C) 教育智能化(D) 教育智慧化8. 以下不属于人工智能对当前经济社会冲击最大的四个领域的是(C)。

(A) 制造(B) 教育(C) 艺术(D) 金融9. 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基础评论把(D)列为第一大技术突破。

(A) 机器学习(B) 人工智能(C) 智能围棋(D) 深度学习10. 根据本课程,过去生产一台哈雷机车需要21天,但在工业4.0时代,只需要(D)就可以把私人定制的摩托车交给客户,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A) 2天(B) 24小时(C) 12小时(D) 6小时11. 根据本课程,根据相关机构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总体成本与美国相比(C)(A) 远远低于美国(B) 远远高于美国(C) 已经几乎相等同(D) 无法判断12. 根据本课程,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属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哪个发展阶段?(C)(A) 驾驶辅助(B) 部分自动驾驶(C) 有条件自动驾驶(D) 高度/完全自动驾驶13. 根据本课程,2011年,美国正式推出(B),并提出优先发展三大代表性技术。

(A) 工业4.0(B)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C) 新工业美国(D) 美国制造205014. 机器学习的经典定义是(C)。

(A) 利用技术进步改善系统自身的性能(B) 利用技术进步改善人的能力(C) 利用经验改善系统自身的性能(D) 利用经验改善人的能力15. 根据本课程,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是(D)。

(A) IT+(B) +IT(C) 互联网+(D) 硬件进化+软件革命16. 人工智能发展有很长的历史,其中,深度学习模型于(D)提出。

(A) 1946年(B) 1956年(C) 1986年(D) 2006年17. 行为性教育不包括以下哪项(C)。

(A) 观察性教育(B) 效仿性教育(C) 体验性教育(D) 创新性教育18. (C)的目标是实现生物智慧系统与机器智能系统的紧密耦合、相互协同工作,形成更强的智慧和能力,提供示范应用。

(A) 跨媒体智能(B) 群体智能(C)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D) 自主无人系统19. 根据本课程,“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是我国智能制造到(A)的发展目标。

(A) 2020年(B) 2025年(C) 2030年(D) 2035年20. 根据本课程,以下属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的是(D)。

(A) 新能源和互联网结合,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B) 制造业数字化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C) 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技术,会引发制造业革命(D) IT技术第三波浪潮来临,制造业面临智能互联变革1. 大数据智能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五个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其研究面向CPH(赛博、物理、人类)三元空间的知识表达新体系,链接()。

(A) 实体(B) 技术(C) 行为(D) 关系2. 根据本课程,3D打印技术有什么优势?(ACD)(A) 变革产品设计理念(B) 降低大批量生产的成本(C) 降低小批量生产的成本(D) 是很多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新的制造手段3. 根据本课程,比较美国和德国在智能制造战略上的部署,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BCD)。

(A) 美国在IT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方面具有领先优势(B) 美国是利用IT优势向下整合制造业(C) 德国在制造能力方面占优势(D) 德国侧重在制造业中嵌入IT创新应用4. 我们国家在解决计算机产业空心化、CPU基础软件方面做了很多投入,面向未来,我们要在计算机革命、新机器、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多布局,主要目标是(ACD)。

(A) 三年赶英(B) 2020年领先世界(C) 五年超美(D) 2030年领先世界5. 人工智能发展有三大流派,下列属于符号主义观点的包括(BD)。

(A) 符号主义又叫生理学派(B) 符号主义又叫逻辑主义(C) 符号主义又叫仿生学派(D) 基本思想是把智能活动进行形式化的精细描述,然后通过机器进行执行6. 下列有关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ABD)。

(A) 1956年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B) 1936年提出了图灵计算机概念的模型(C) 2006年是神经计算机元年(D) 2016年是神经计算机元年7. 根据本课程,智能制造系统由哪些方面构成()。

(A) 智能创新(B) 智能产品(C) 智能生产(D) 智能服务8.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三个阶段的目标是(ACD)。

(A) 2020年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B) 2025年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C) 2025年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 2030年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9. 中国工程院在2015年启动《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人工智能从1.0越变为2.0,主要表现在(ABCD)。

(A) 从人工知识表达技术到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B) 从处理类型单一的数据到跨媒体认知、学习和推理(C) 从追求“机器智能”迈向人机混合的“增强智能”(D) 从机器人到自主无人系统10. 根据本课程,以下哪些属于近年来发展的新兴技术?(ABCD)(A) 物联网(B) 云计算(C) 3D打印(D) 机器人(三)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

1. 中国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削弱,所以必须重视并积极发展智能制造。

(A) (是)(B) (否)2. 本课程提到,以视觉为主的感知是智能之源。

(A) (是)(B) (否)3. 根据本课程,人工智能已经在我国的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A) (是)(B) (否)4. 进入21世纪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为智能制造发展进入新阶段创造了条件。

(A) (是)(B) (否)5. 神经网络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像计算机那么成功地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原因在于:人工神经网络缺少一个好的物理实现的器件。

(A) (是)(B) (否)6. 人工智能的基本理念是学习的方方面面以及智能的其它所有特征都可以精确描述,从而使得能够通过机器仿真。

(A) (是)(B) (否)7. 知识推送是智能教育的根本任务。

(A) (是)(B) (否)8. 教育智慧化是让算法达到极致,以情感计算为标志。

(A) (是)(B) (否)9. 根据本课程,智能制造是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展开的。

(A) (是)(B) (否)10.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多层神经网络中每一层学一个简单的任务,从简单的部件构成复杂对象的过程。

(A) (是)(B) (否)11. 智能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A) (是)(B) (否)12. 根据本课程,新工业革命实现了极度自动化和极度连通。

(A) (是)(B) (否)13. 本课程提到,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能力还不足以模拟大多数人脑的功能。

(A) (是)(B) (否)14. 根据本课程,智能制造的概念起源于日本。

(A) (是)(B) (否)15. 当前,我国智能制造装置和部件主要靠自主生产。

(A) (是)(B) (否)16. 精准计算的成功基础是教育数据的基础性。

(A) (是)(B) (否)17. 1950年,冯·诺伊曼发表一篇文章,提出:真正的智能机器必须具有学习能力,而制造这种机器的方法是先制造一个模拟童年大脑的机器,再对它进行教育和训练。

(A) (是)(B) (否)18. 人类第一架飞机于1903年飞上天,人类空气动力学是1939年-1946年由冯·卡门和钱学森建立起来。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时候科学的进步早于工程技术。

(A) (是)(B) (否)19. 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主要目的是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A) (是)(B) (否)20. 智能制造已经被确立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A) (是)(B) (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