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
【精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
——胡佛
胡佛为什么这样自信?
经济大危机爆发
“黑色星期四”来临。
在经历过短暂的虚假繁 荣后,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 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 蔓延,整个美国都感冒 了,接下来,所有资本 主义国家都被感染。资 本主义世界陷入到了一 场前所未有的病痛之中。
当时有人有100美 元,却想买一辆福 特汽车,该怎么办?
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思考: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分析出罗斯福新政有何作用?
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想一想 罗斯福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
材料: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
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 秩序的新应用。”
图三 卖车,价格降到100美元
图四 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Whimpering Thirties” 呜咽的三十年代
生活“苦苦苦”
“胡佛村”
艰难求职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影响: 引发了严重 的政治危机。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如果竞选成功,
自由的市场经济,
我保证将为美国
材料二:
贫富差距大,购买力严重不足。
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
盲目分期付款,股票投机猖獗。
材料三:
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 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90%的股票是投 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 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材料四: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骛,“炫耀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 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和瘫 痪。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以后,每隔8—10 年重演一次。
课堂总结
从经济的虚假繁荣到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经济的 发展不能自由放任,也不能像前苏联一样高度集中。 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结合本国国情的历史 条件,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 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我的朋友们,你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并不是把这笔钱放在保险库 里。银行是把你们的钱用于许多不同形式的投资,换句话说,银行把钱 用来使工农业的轮子保持运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留存的)钱 是完全足够普通公民对现款的需要的。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 在褥子底下更安全。”
——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1933.3.12)
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1936年底, 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措施三:调整农业政策
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 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 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 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 的经济损失。农民的现金收入从 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 近70亿美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福特率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价格为265美元,是当时福特汽车厂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当时有人有100 美元,却想买一 辆福特汽车,该 怎么办?
银行贷款 分期付款
不够还银 行贷款, 怎么办?
股票投机
1924—1929年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 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 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 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 的汽车,使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A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拓展提高
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 社会经济的衰退。
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赈”
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 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 人也处境困难。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旧金山金门大桥
措施五:社会福利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 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 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 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 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挥之不去的幽灵
——经济危机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郁金香价格炒高; 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贿赂政府以股票换取国债,股价虚高; 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第二合众国银行以票据维护自身稳定; 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银行贷款大量押在股市和债券; 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通货膨胀;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 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40%
时间长 影响
外贸 缩减
70%
69.1 %50%4源自% 50%66%范围广
失业 人数
1700 万
476 万
近300 万
85 万
300 万
近 3000
万
破坏性 特别大
危机的表现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产品积压 图一 1930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
图二 失业的人群
失业率高、人民困苦
——罗斯福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 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 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救济(Relief) 复兴(Recovery) 改革(Reform)
以工代赈、社会福利 复兴工业、农业 除旧立新,新在何处?
这些新政措施都是由谁实施的?
国家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 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 车等等。对新汽车的追求永无止境,当福特在1928年宣 布他将推出新的A型车时,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对这种尚 未谋面的汽车下了订单。“新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
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课堂练习
1.罗斯福新政中,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属于( C )
A.整顿金融
B.调整农业
C.公共工程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2.新政较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B )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D.彻底否定前任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
料
——罗斯福
1.“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指的是什么?
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
2.“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这句话的实质是什么?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社会症状
新政药方
积极效果
银行纷纷倒闭 工商企业破产
整顿银行,美元贬值
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 业复兴法》
恢复银行信用 刺激出口
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
农产品价格下跌 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
稳定产品价格 改善生产环境
失业人数激增 兴办公共工程,实行社会救济 刺激消费生产 稳定社会秩序
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 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 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会 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 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汽车长龙
材料一:
生产相对过剩。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小女孩: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妈妈: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小女孩: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妈妈: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人民实行新政!
预经济的政府。
1575万票—2280万票
胡
罗
佛
斯
福
临危受命——罗斯福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 统➢届在他的就是职唯美一演国一说位总中连统任说;四:“……叹 交(换193手3—段19难45)逃贸易长流冰封;
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
场➢主他的是产唯一品一找位不坐到在轮市场,千万 个椅家上庭的的美国多总年统积; 蓄毁于一旦。”
赚钱还贷
生产更 多商品
促进生产发展
购买更多商品
购买力提高 生活水平提高
在19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胡佛是一 位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他在竞选 时的口号十分鼓舞人心。他说:“如果我 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 家有一辆汽车”。
——《大国崛起·美国》
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 烂充满希望。
新知导入
Whimpering Thirties “呜咽的三十年代”
Roaring Twenties “咆哮的二十年代”
美国为什么会从“咆哮的二十年代”到“呜咽的三 十年代”?美国又是如何摆脱这种“呜咽”的?
新知讲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