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精品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精品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一、案例介绍
xxx,小学二年级学生。

性格内向,比较倔强;学习成绩良好,写得字很美观;自尊心很强。

在学校我一直认为他是个很优秀的学生。

可是上个学期有几次在路上遇到他,他不仅不与老师打招呼,而且躲躲闪闪,避开老师的视线。

一副心虚的样子,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后来,我注意到:其实,见到他的地方根本不是他放学回家的路。

一问他,他就说:“我搬新家了。

”后来的几次交往证实他压根就没搬家。

我被他给骗了。

直到有一次他妈妈的钱包里少了三十块钱打电话向我求助时,我才知道原来他经常不及时回家,总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欺骗家长。

除此以外,还不下十次的偷了父母的钱又死不承认,屡教不改。

在家里,就是个十足的“谎话精”。

我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对该学生的细心观察,了解、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是、在学校老师眼中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为了不让老师知道他的不良表现,所以一次次对老师撒谎。

家中他是独子,爷爷奶奶特别娇惯他,犯了错,就找理由帮他在父母面前掩饰,逐渐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

二、案例分析
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判断这个学生的问题可以界定为青少年不良行为。

青少年不良行为是指违反社会公众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

常见的青少年不良行为有说谎、偷窃、打人、骂人考试作弊、离家出走、逃学、网络成瘾等。

在本案中,该学生同时存在两个问题说谎和偷窃。

“说谎”是人类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说谎”包括两个基本要素:(1)具有向欺骗他人的目的;(2)说不真实的事情。

“说谎”是有意志、有意识的行为,即具有欺骗他人的意志,而有意识地说不真实的话。

青少年说谎行为的出现,其动机很多,因而形式也个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根据说谎行为动机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动机积极的说谎。

(二)、动机消极的说谎。

动机积极地说谎指的是出于善意的说谎,即我们品是所说的“善意的谎言”。

很多时候,动机积极的说谎不仅不会伤害他人,还会成为沟通感情、消除误会、避免纠纷的有效手段。

动机积极地说谎行为是人性心理的正常表现,还是人类智慧的充分发挥和展示。

动机消极的说谎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非正常的目的或满足自己过多的欲望而有意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的行为,消极的说谎动机包括逃避惩罚、满足虚荣、吸引他人注意、掩盖错误等等。

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所以,它与品行有关,反映了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显然,xxx的问题属于动机消极的说谎。

因此,我对该同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制定方案对其加以教育和引导。

三、个案处理
青少年往往在说谎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说谎的水平经常是无懈可击的,但青少年说谎的时候会露出一些“破绽”如目光游离,避免与人对视,语速过慢,边说边想,表情不自然,做出很多小动作,过多地解释同一个内容等。

就像治病必须清楚病症才能对症下药一样,我对xxx的说谎动机和表现先做了充分的了解。

然后针对性辅导。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了解小学生说谎的原因。

爱说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

xxx是因为不良习惯的作用而说谎,第一次说谎获得成功,就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

要纠正他的行为得在适当的情况下揭穿他的谎言。

第二,启发xxx同学认识到诚实的可贵。

诚实是人的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人真心诚意,办事光明磊落,诚实能使人赢得更多的朋友。

我通过小学生喜欢的故事《放羊的孩子》、《长鼻子国王》及让学生玩跟谎言有关的游戏等使孩子认识到说谎者只能获得暂时的好处,最终一定会被识破,下场是可悲的。

第三、结合最近的一次说谎,给予合理适当的惩罚。

xxx,最近的一次说谎是因为偷了妈妈钱包里的三十元钱,妈妈明知是他偷的,可他就是不承认,并把钱藏了起来。

他妈妈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帮忙教育他,可能的话劝他把钱还给妈妈。

为了不冤枉xxx,我一再向其母亲取证确认钱就是xxx偷的。

我先试探着问他:你妈妈说他的三十块钱不见了,你知道是什么时候丢的吗?他说:“昨天晚上。

”未等我开口,他已经等不及了,心虚地说:“不是我偷的?”我当时就明白了钱是他偷的。

我没有揭穿他,希望他能承认。

如果他能承认错误,我就表扬他的坦诚,并原谅他的过错,不在众人面前批评他。

可是,xxx拒不承认,我决定让他见识说谎的可笑,让他认识到说谎是错误的。

我先将他叫出教室,然后,让同学将他的书包拿到我办公室来,其实,在半路上我已将xxx偷的钱找到了。

我故意告诉他,我没翻他书包。

质问:“我再问你一次,到底有没有拿妈妈的钱。

他答:“没有。

”追问:“可你妈妈的钱丢了,没错吧!”答:“是”续问:“除了你家里还有谁在场?”答:“三岁的弟弟”逼问:“那么事实证明就是你拿的。

”他目光开始游离,边想边说,还不时注意着我的表情。

他找退路了:“我只拿了五元钱”。

我说:“没错,我是在你书包里找到了五元钱。

”他以为我真没找到其他的钱,又开始说谎了:“我真没拿其他的钱。

”此时,我将三十元钱一起放在桌上:“你既然没拿,那怎么三十元刚好都在呢?家里除了你再也找不出可能做这事的人了,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你在说谎。

你在我找到证据后,还心存侥幸,一再欺骗我。

你知道这有多好笑吗?你越是说谎,我就越生气,也对你越失望。

你妈妈也一样,当你说谎的时候,其实他早就明白怎
么回事了。

你根本就不该说谎,只要你承认错误,父母、老师都会原谅你的。

”我用这件事要让他明白诚实的重要,说谎是不受欢迎的。

“这次,你说谎了,你得向我陈述最近你还撒过什么谎,为什么撒谎?”然后,我逐一帮他分析,跟他一起探讨,遇到此类情况怎么做才最好,以便为说谎找到替代性行为。

并约定他每周向我汇报有无说谎的事发生,一旦发现,就在班上公开批评。

以长期的强化,纠正错误。

第四、强化小学生的诚实行为,及时纠正小学生的说谎行为。

当发现儿童的诚实行为时给以鼓励和表扬。

尤其是当小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时,一定先表扬他诚实的做法,然后再批评他错误的行为。

当发现他说谎时,一定严厉批评,使其认识到说谎是不能原谅的,尤其不能让儿童通过说谎得到好处。

第五、与家长联系,发挥合力作用。

有的家长给孩子规定,考试90分以上就给以奖励,90分以下,就挨一顿打。

孩子怕挨打,就把72改成了92分,不但没挨打,反而得了奖,就容易养成用说谎掩盖缺点的毛病,在学校里,小学生也会碰到说实话挨批评,说假话讨老师喜欢的情况,使小学生遇到把责任推给别人。

因此,我和家长特别注意当儿童有缺点时,应耐心询问,循循善诱,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另外,我和家长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信守诺言,答应孩子的事情予以兑现,言行一致,做孩子的表率。

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先做到,做不到的事,绝不在学生面前说。

尤其是对家长,我要求他们做到以
下几点:
1、做个诚信的父母。

2、注意教育方法多尊重孩子,少用一些压制或体罚的方法教育孩子。

耐心跟孩子讲道理。

3、不放纵说谎的行为。

对于孩子消极说谎必须给予处罚,让他感到说谎之后会很倒霉。

将说谎习惯扼杀在摇篮中。

第六,教育学生会使用善意的谎言。

在生活中,有的太诚实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而有时说谎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礼节性的谎言,别人出于好心帮自己的忙,却帮了倒忙,有人送你礼物,但你并不喜欢,这时就不能实话实说,相反却要客气地向人表示感谢。

当你碰到了坏人时,出于自我保护,也不能把什么都告诉他。

在这些情况下,虽然没说实话,但这不是说谎,而是机智的表现。

四、案例反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遇到各种困难,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在不经意间受到挫伤,这会是一种无法挽回的伤害。

爱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爱也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

在教育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时刻关爱,用真心的爱来温暖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战胜困难,让孩
子在关爱中体会到快乐,在信任中寻找到帮助。

教师也正是在付出关爱与收获信任中,享受教育的最大快乐!对爱说谎的孩子进行辅导时要满怀爱心,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以平和的心态原谅辅导对象目前的落后,用发展的眼光相信辅导对象会更优秀。

不能伤害儿童的自尊。

切记将说谎行为与其品质相联系。

应让他与其他同学一样学习、生活。

肯定其优点,使他有主动修正自己行为的愿望。

要认真对待任何一次说谎,不要因为说谎行为而批评他这个人,应就事论事。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让辅导对象因说谎而获益,当然更不能让辅导对象感到你不再信任他。

应给他期待,对他在日后改正错误充满信任。

总之,辅导员应掌握科学的方法,牢牢把握好批评教育与宽容的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