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 第1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2月Vol 133 No 11 Journal of S 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eb 12008文章编号:100025471(2008)0120126205论展览温室室内空间的优化利用设计———以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为例魏勇军1, 秦 华2, 周 倩211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重庆永川402168;21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摘要:结合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分析并阐述了展览温室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景观设计手法,总结了通过景观设计实现展览温室空间优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关 键 词:展览温室;空间利用;优化;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 98612文献标识码:A展览温室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缩微展示一定的主题与地域景观.因此,如何科学、艺术、经济地利用温室内部空间,对实现其可持续经营极为重要.笔者参与了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本文在探讨影响展览温室空间利用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提高温室室内空间利用率的景观设计途径,以期对今后展览温室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图1 展览温室透视图1 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概况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位于重庆市南山植物园核心景区,建筑占地面积6668m 2,建筑面积7400m 2,温室建筑设计高16~26m ,系9个高低错落的拱形钢架结构玻璃温室(图1).温室设计定位为以展示多种类植物及其生态景观,供游人观赏、游览为主的现代展览型温室,重庆市科普教育、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园地.2 影响展览温室内部空间利用的因素当代展览温室集植物收集、展示与旅游观光为一体,温室内部空间的创造与高效利用对温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展览温室空间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室本身造型设计以及温室内部环境设计两方面,本文主要从温室内部环境设计分析.211 展览温室功能区划现代展览温室是一个集科普展示、观光、会议、餐饮娱乐、纪念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建筑.因此,合理划分植物展示区并处理好它与其他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关系,对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与后期经营效益,实现温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收稿日期:2007209204作者简介:魏勇军(19812),男,四川乐山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212 地形地貌的塑造在展览温室建筑设计的前提下,建筑内部地形地貌的塑造是整个温室景观设计的基础.景观主题和不同生境的植物的展示都要依托适合的地形.同时,丰富的地形地貌可以为多层次、多角度的游览设计提供条件,也为环控设施的布设创造良好的掩蔽.213 植物景观布置植物景观是展览温室展示的核心.温室植物景观的营造建立在人工地形基础上,因此,地形塑造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植物对温室空间的利用程度.而植物景观布置本身,包括植物的选择,植物的展示方式以及植物群落的构建模式,都将对温室的景观形态与空间利用率以及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214 游览的组织对市民开放,供人们游览观光是现代展览温室承担的重要功能之一,游览的组织对展览温室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游览组织对温室空间经济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合理的游人容量设计、游览线路与游览方式的组织以及游览设施的设置等.215 环境控制设施的布设温室环境控制设施包括控制中心及其配套设施、管线等,一般控制中心单独设置,影响温室空间利用与景观形态的主要是各种设施与管线的布设方式:地埋式、地上式、悬空式等.地埋式不占绿地面积,适于各种管线布置;地上式则会占用绿地面积,可能对植物的生长与景观产生不利影响;悬空式不占绿地,但有可能对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它的布设取决于设施的种类与温室净空高度.3 优化展览温室空间利用的途径311 结合地域特征,合理划分植物展示区展览温室功能区划与植物展示区的划分应突出地域特征,合理确定植物展示区的类型、面积及其布展方式.植物展示区类型不宜过多,过多会导致植物种植区坡碎化,交通面积增大,不经济.同时,各展示区的面积与布置方式的确定须综合考虑地域气候、植物生活型特点以及建筑净空高度等.图2 展览温室总平面图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由主入口综合服务区与植物展示区域两部分组成:主入口区包括主入口大厅、二楼科普展示厅及三楼多功能厅;植物展示区包括四季花卉展示区(200119m 2)、热带雨林植物展示区(202519m 2)、多肉多浆植物展示区(102412m 2)、亚高山植物展示区(62117m 2),以及特殊植物展示与过渡区(38014m 2)(图2).分区设计考虑到重庆的地理特征及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为降低维护成本,尽量减小了亚高山植物展示区的面积;在布展方式上,设计将四季花卉展示区与热带植物展示区位于温室净空较高的区域,利于景观营造与植物生长,而多肉多浆植物与亚高山区植物体量较小,设计将其布置于温室净空较小的区域,并将多肉多浆植物区做抬升处理,在该区底下设置休闲茶室,实现了空间的经济、复合利用.312 依据景观展示区主题,塑造地形景观地形塑造对突出各展示区的景观特色与温室空间利用的经济性有重要影响.地形的塑造应反映不同植物展示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与植物景观相融合,并便于游人观赏.在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中,充分尊重不同植物展示区的地域地貌与建筑净空高度特征,进721第1期 魏勇军,等:论展览温室室内空间的优化利用设计行了经济、合理的地形景观塑造.热带雨林植物展示区由于建筑本身净空较高及景观展示的需要,进行了较大体量的地形塑造和山体设计,并巧妙利用山体,在其内部设计隧道,既合理利用了空间,为雨林景观营造提供了条件,也体现了“山城”的地形特色.四季花卉展示区在地形处理上将温室后部抬高,并在中心区域适当塑造地形,形成两山夹岸的效果,既结合了温室外部地形特征,也突出了核心景观创意“绿韵山舞跃南山,两江汇聚蕴山茶”.亚高山植物展示区则根据温室建筑各处的具体净空高度在地形上着重塑造了孤峰、细流、平原、沼泽等地貌景观,彰显了该区的区域景观特色;而多肉多浆植物展示区则主要通过微地形塑造来衬托植物景观(图3).图3 展览温室横断面示意图313 模拟地域植物群落特征,营造植物景观植物景观是展览温室展示的核心,设计中应着眼于再现地域植物群落构成特征的同时,充分、经济利用空间.植物群落的设计主要包括植物的选择、展示方式以及群落的层次设计.植物的选择包括植物种类与规格的选择.种类的选择应突出其珍稀、奇特性与丰富度;植物规格不宜过大,大规格植物难以移植,持续生长也会受影响,尤其是容易同建筑净空之间产生矛盾;而植物的展示方式与群落设计则需考虑其生活型特征与生态特性,结合地形塑造和建筑净空,分组团、多样化营造,突出区域群落特征.在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热带雨林植物展示区结合山体、隧洞设计与建筑净空高度特点,在山体不同部位设计了不同植物群落组团,如热带荫生植物组团、热带密林群落组团、热带观赏植物群落组团、湿地植物组团等,在建筑较高处选用高度在10米内,反映生态现象的树种及其他热带树种,以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层间植物为主要群落模式,着力展现了绞杀、老树生花、附生、板根等雨林生态现象与丛林奇景.四季花卉展示区为主入口对景区,本区以花卉、棕榈植物为中心植物群落,将其布置于主入口温室净空较高区域,结合水带、跌水等景观,营造热闹的氛围.同时,在其周围以规格适宜的常绿阔叶植物与地被为主营造背景群落以及专类植物展示组团,烘托氛围,突出了物种的多样性.由于重庆本地夏季气候炎热,因此需较低温度维持的亚高山植物展示区是本温室能耗较多的区域,为满足空间利用、景观展示以及降低维护成本需求,设计将本区分为不同展示方式的区域,中心区域以生态幅度相对较广的乔木、灌木以及花卉如松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等科的植物,在孤峰带营造亚高山针叶林景观,而山腰与山麓部分营造亚高山灌丛景观与五花草甸、沼泽景观;靠温室建筑边缘一侧则设计为面积约40m 2的玻璃房隔离展示区,主要展示生态幅度较窄的小灌木与花卉,如百合科、毛茛科等科的一些属,形成特殊植物群落景观.多肉多浆植物展示区划分为多个专类植物组团及一个综合展示组团,结合茶室,将包含猴面包树、象脚木、非洲霸王树、椭叶木棉等大体量植物的非洲特色植物群落与美洲特色植物群落布置于该区中拱高较高且在茶室范围外的区域,以利于植物生长,而将植物种植边缘沿底层茶室建筑墙面后退,配以小体量植物如龙舌兰、芦荟等组团为主,以满足空间要求.植物展示上,结合功能与植物特点,在蹬道两侧以及靠近亚高山玻璃隔断区域,主要以台阶式种植为主,既满足了它作为亚高山山体挡土墙的功能,减小了占地面积,又利用此狭小空间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景观;而金琥组团则以斜坡展示为主,以柱状植物为背景,构成了中心区立体植物景观(图4).82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图4 多肉多浆植物与亚高山植物展示区种植断面示意图314 合理组织游览线路,精心设计游览设施游览设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游览路线与设施的设计,从空间与时间上分流游人,延长温室的游览时段,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首先,游览线路的组织要保证游览的有序进行,组织多层次、多角度的游览方式.主要游线尽量为单循环、无障碍,次要游线则需引导游人深入欣赏景观细部.其次,确定游人容量.游人容量的设计与提高取决于道路场地面积的大小,也依赖于合理的游线组织与游览设施的设计.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在游览设计时:总体上将展示区中道路场地面积控制在30%以内,以一条逆时针无障碍主游览线路贯穿全区,再结合各展示区的景观特征,组织多层次游览线路.如热带雨林植物展示区中,既有山麓主游路,也有林中蹬道、山底隧道、空中栈道,形成立体式游览道路,引导游人多角度游览和多层次地使用温室内部空间.此外,设计注重高科技科普展示设施的应用及其与地形、植物的结合处理,各展示区通过塑造水景、光景、声景,如雨林中自然现象的模拟,隧道中展示设施与水景光带的设置以及结合山体与植物设计的傣家竹楼,合理利用了空间,也大大增添了游览的景致,方便游人夜间游览,扩大了游人容量,也为重庆的夜景新增了一张靓丽的名片.315 从功能与景观要求出发,合理布设环境设施设备环境调控设施的设计也是现代展览温室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环.如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在加热方式上,建筑设计最初将四季花卉展示区加热设备以地面式设置,这样就减小了绿地面积,影响了景观,且易因加热不均而对植物造成伤害.最终经过多方协调,并结合国内其他展览温室专家的建议,将加热设备悬空设置,充分利用了温室顶部的剩余空间,使空间利用更经济、合理.其他设施如喷淋管线、灯饰等多结合建筑结构和植物配置,既节省了空间,也减少了对景观的影响.4 小 结综上所述,在进行展览温室的景观设计中,为达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温室内部空间以实现温室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在把握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对建筑本身的理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展区划分,再根据各展区主题进行适宜的地形地貌塑造,并结合地形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开辟多层次的游览路线.此外,在尽量不影响温室景观的前提下,巧妙利用地形和剩余空间完成环控铺设.展览温室的建设是一个含盖了建筑、景观、园艺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专业充分协作,同时它也是一个持续的设计过程,无论是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还是后期经营维护阶段,都需遵循科学性、艺术性与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保存、展示植物以及供游人游赏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温室的可持续经营,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本文主要从植物展示分区、景观、游览组织及环境设施的设计方面探讨了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的途径,因此尚存在一些问题未能解决:如游人容量的具体测算及其影响的交通场地面积在温室中的面积比例等等,这些问题由于国内温室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921第1期 魏勇军,等:论展览温室室内空间的优化利用设计03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参考文献:[1]胡永红,黄卫昌.展览温室与观赏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 黄卫昌,胡永红.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室内布展设计及植物选择[J].上海建设科技,2000,1:25226.Prim ary Analysis of the Space Design of Exhibition G reenhouse———A C ase Study of the Landscape Designof the Exhibition H ouse in Chongqing ArboretumWEI Y ong2jun1, Q IN Hua2, ZHOU Qian21.Life Science Dep art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 ongchuan,Chongqing402168,China;2.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 cape Architectur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6,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and demonst rates t he factors t hat affect t he space use of exhibition green2 houses and t he corresponding designing met hods t hrough t he landscape design of t he exhibition greenhouse in Chongqing Nanshan Arboret um.It summarizes t he overall t hought for optimized inner space use of ex2 hibition greenhouses and t heir 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t hrough landscape design.K ey w ords:exhibition greenho use;space use;optimize;landscape design责任编辑 欧 宾 。